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巍
摘要:盈余管理是现今学术界研究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之一,历来被学者们重视。由于委托代理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对于掌握着企业现金流控制权一方来说,通过盈余管理来谋取显性或隐性利益的决策是一种理论行为。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提出在制度和法规层面加以防范的措施,以期推动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65-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民营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08年民营企业家数在中国法人企业中占比已达60%以上,民营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GDP的比重已超过65%,实现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8%,全年实现纳税占中国税收总额近60%。另外数据还显示,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不仅为中国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还提供了中国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随着民营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加强民营企业管理,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基础
关于盈余管理,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过定义。顾兆峰(2000)强调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宁亚平(2004)在分析了前人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后认为,盈余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作假两个内容,两者互斥。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的价值。广义的盈余管理指盈余操纵,狭义的盈余管理指盈余作假(贺德富、邹晶,2008),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建立在广义的盈余管理的基础上。
盈余管理最主要的操作法包括两个层次,报表层次和交易层次,报表层次的盈余操纵主要是要与营业相关的应计项目操作、营业外项目、会计政策与估计的选择;交易层次的盈余操纵主要有交易事项的安排等。通常情况下,通过报表层次进行的盈余管理比交易层次的盈余管理更为普遍(Johes,1991),而且在法律保护程度较低的国家,譬如奥地利、南非和韩国等国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高,而在美国等国家法律保护程度较高,则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低。
财务报告中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盈余不符合“过去的永远是过去的”这一经济学教义,但在持续经营这一会计假设下,会计盈余可以传递公司未来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由此影响政府、所有者、债权人等信息需求方的决策,与此同时,作为会计主体的各利益集团间也有利益冲突,所以盈余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动机源于拉丁语“morore”,动机对行为有引发、指导和维持作用。盈余管理目的是在一定外部环境下,盈余管理主体为维持民营企业活跃于市场这一具体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引发、维护盈余管理主体从事盈余管理活动的力量源泉。
二、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1.报酬契约动机,也为资金计划动机。在委托代理理论中,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由于代理关系的存在,产生了报酬契约,而民营企业会计报告盈余在签订、履行和评价报酬契约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得报酬与报告盈余挂钩的经理人会对会计政策和程序的选择使企业盈余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变动,具体来讲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形。(1)当资金计划设有盈余下限且企业非操控盈余(即现金流量加上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低于下限时,管理人员会进一步调减操控性应计利润,以降低会计盈余,进行所谓的“巨额冲销”,降低以后会计期间的折旧费和摊销费用,使得未来年度管理人员获得奖金的机会增加。(2)当奖金计划设有上限且企业的非操控盈余高于盈余上限时,管理人员也会选择减少报告收益的会计方法。因为超过上限部分净收益失去了带来奖金的机会,管理层可采用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将本期收益递延至下期。(3)当企业的非操控盈余介于盈余下限和上限之间时,奖金计划才会激励管理人员采用增加报告收益的会计政策和程序。
2.资本市场动机。资本市场是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场所,要进入这一市场,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1)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民营企业,为了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以便募集更多的资金,其管理当局很可能对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余信息进行操纵,从而欺骗投资者。(2)其他资本市场动机,典型的有管理当局下市收购(MBO)与内部人交易,在MBO中,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外部融资机构的帮助收购所服务企业的股权,从而完成单纯的企业管理人员到所有者的转变。由于盈余信息在管理当局下市收购的估价中非常重要,因此发生下市收购的管理当局有低估盈余动机。
3.资金筹划动机。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贷款给缺乏资信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了得到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任,企业难免要对会计报表进行“修饰”,这属于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的外部动机。对于那些无法获取金融机构贷款的中小民营企业,则需要通过内部募集的方式来解决,如让职工交纳风险抵押金,让职工参股入股等;而只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才能换取职工的信任和资金支持。为此,管理当局常常通过盈余管理,提高账面利润,这是盈余管理的内部动机。
4.控制权市场的动机。由于控制权市场的激烈竞争,任何公司都有被接管、收购兼并的危险,公司的经理人员也有被取代的职业风险。如一家公司管理混乱,经营不利,那么其股票价格则会相对于本行业股价水平下跌,公司的股票市价总值下降,当那些有能力的企业机构预期能从接管公司中获利时,他们会趁机以低价买进足够的股份,从而取得公司控制权,并赶走在任经营者。因此这也是企业经理人重要的盈余管理动机。
5.信息传递观动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关系人的一种工具,如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认为是负担不起加速折旧的信号;相反,采用加速折旧则是财务状况良好的表现;再如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有时会把可操纵的损失应计项目“积攒”起来,一并在某一期间确认,这称为“巨额冲销”,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巨额冲销向投资者提供这样一个信号:“不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日子就要到来了”,所以这也是众多民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动机。
6.税务筹划目的。避税可以说是企业盈余管理中十分明显的目的之一。企业往往会尽量降低报告净收益,尽管税务部门在计算企业应纳税额时,会执行税务会计,减小了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但企业仍有可能选择其他的会计政策调整利润,如固定资产折旧法选择加速折旧法,可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从而使前期收益递延至后期,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况且对于延缓的纳税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贷款。与此同时,企业交纳的税款减少意味着节约了现金流量,在“现金为王”的时代,现金支出的节约就提升了企业的营运资本,对增加企业盈利水平和改善财务有较大帮助。由此可知,税费的减少对企业大有裨益,所以企业会出于此目的进行盈余管理。
7.债务契约的动机。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效应,往往也伴随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于债权人来说,通常会在契约中加一些限制性条款,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能进行超额贷款,保持一定的流动比率或利息保障倍数。一旦违反规定,企业贷款会面临被收回的危险,所以,当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违约风险。
短期借款合同虽然没有附加限制性条款,但同样也会导致盈余操纵。因为企业的现金流量波动越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如果企业到期无法还债,企业有可能破产。因此,企业会尽量通过盈余管理,即平滑利润的办法来掩盖潜在的现金流量的大幅波动。如此,一些以净利润作为贷款安全性衡量指标的债权人就会乐意提供这种信贷,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躲避资金短缺导致的破产,这也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
8.政治成本激励动机。现代企业不可能完全置身于政治之外,民营企业也不例外。盈利能力强的民营企业通常会受到较多的关注和宣传,政府部门可能会对其征收更多的税收或施加其他管制,所以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可能也较大。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帮助和保护。
9.其他目的。李志文、宋蘅(2001)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后存在普遍利润下滑的现象,无论是政府选择假说 ,还是配股时机假说都未能有效解释原因,且各年度配股后的公司利润显著低于同行业水平,但与证监会配股要求相呼应,说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配股而操纵利润行为。
此外,陆建桥(2002)从1993―1997年上交所22家亏损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运用了行业相同,规模相类的22家盈利公司作为控制样本,采用多个模型多角度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为避免上市公司因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诸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等处罚,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及其前后普遍采取了相应的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小结
通过对以上民营企业管理行为动机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操纵利润、盈余调整的动机不可能消除,而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才能尽量避免这些动机转化为现实,才能营造一个积极公开的市场环境,笔者建议今后要借鉴西方管理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相应的一系列法规和条令,确保民营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王年生.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徐淑英,边燕杰,郑国汉.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和绩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魏明海.盈余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安世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