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琳琳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和运行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13-02
  
  近年来,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办学的规模逐步扩大、层次逐步提高,办学的效益也越来越被重视,经济效益地位日益突出。学校的经费来源多元化,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等并存,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收入甚至已成为单位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发展趋势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在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这就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在观念上、管理上、人员素质上都要相应提高。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含义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的组织、筹集、调拨、融通、使用、结算、分配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随着高校逐步走向市场和学校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必然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教育资金运动,还包括从属于教育资金的生产、经营资金的运动。这就意味着高校财务管理对象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流量,而是资金、资产、资本的流量与存量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值的资金运动规律会影响资金的投向。一方面,随着时间延长,增值后的资金比原来资金的绝对值逐步增大;另一方面,在同样的时间跨度里,投入不同项目的资金增值的幅度不同。所以,财务管理对资金运动的预测、调节、控制职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可选择性。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以及高校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高校财务管理基本原则归纳如下:
  1.法治原则。1998 年8 月29 日九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高等院校管理者依法治校的具体依据。依法办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这一法规性、政策性都很强的管理活动所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2.宏观调控、微观搞活原则。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政府对高校实行宏观调控,高校自主权扩大。(2)在高等学校内部,学校与其各部门之间也有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关系。
  (三)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新形势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有了新的扩展,不再是单纯的核算与监督。按照高校财务制度以及高校经济活动的现实需要,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
  1.资金管理。依法多渠道筹集和科学运用事业资金是高校资金管理的关键。在国家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应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资金,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要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短缺和教学资源浪费并存的客观事实。经费短缺掩盖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坚持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效益的重要前提。
  2.预算管理。高等院校应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在年度开始前编制年度收支计划,把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来抓,合理编制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反思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府管理权力下放,高校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高校依法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高校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自由。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相应地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如在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仍然存在收支不实、截留收入、挤占挪用专项经费、设置账外账、债权债务长期不清理等问题。具体如下:
  1.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2.缺乏系统的控制监督机制。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利,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3.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伴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可控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加快了高校融入社会的进程,高校经济活动内容日益广泛,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已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4.财务管理体制运行缺乏科学性。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者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统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两种极端,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问题。
  三、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路
  良好的财务管理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如何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应该是每一个高校的工作重点。下面谈几点对策思路。
  1.转变管理观念。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体制。教育投入依赖政府拨款,高校财务缺乏理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由政府机关的附属机构转化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一个依靠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搞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校财会人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要正确认识新的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作用,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明确财务管理在高校诸多管理环节中处于基础地位,并落实到实处,把高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统一起来。
  2.统一领导,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统一领导,是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成功的保障,是解决集权问题,保证高校正常发展的根本,只有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才能实行分级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只是将理财权下放,但财务事务的领导权和财务资源的分配权还是由学校掌握。学校对财务事务的统一领导主要体现在确立财务处作为学校唯一的一级财务机构,统一领导学校的财务事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学校统一领导的重点在于对财务事务进行宏观管理,不直接干预学院内部财务事务的管理,而是通过统一编制综合预算,将学校的财务资源依据一定的原则分配到学院、部、处,各单位在预算内支配经费。
  3.建立财务综合评价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理财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核算日益复杂,会计数据也日益丰富。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和会计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高等学校财力资源的配置状况,掌握学校财务的总体实力,分析和比较学校的办学效益,检查和监测学校的财务风险,就需要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以便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反映和预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可以从总体上起到正确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合理的评价与比较,将财务管理的基本思想融进评价指标之中,通过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考核起导向作用,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健康的道路。
  4.建立责任会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高校的财务管理由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模式向现代分权管理模式转换,在分权的同时要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建立权责利统一的管理模式。有责必有权,权责必相符,是实施责任会计的基本前提。高校以学院作为责任中心,并进行适当的分权,有利于院系责任的明确。高校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要将预算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管理结合起来,通过采用责任会计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建立以院、系为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核算管理体系,明确院、系的权力和责任,建立对院、系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学院目标和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使学院等责任中心权责利相结合。
  5.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当前情况下,财会人员通过后续学习,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彻底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深入教学、科研实践,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和强化各项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高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积极领导和支持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并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大家关心财务管理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子辉.论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
  [2] 王崇保.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5,(28).
  [3] 任刚.加强高校预算管理[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10).
  [4] 李林.高校财务管理及其对策选择[J].事业会计,200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