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与交往关系的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席华娟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明确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关于生产力和交往的辩证关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分工与交往是同义相释,通过对生产力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交往表现形式的分析,认为分工本身就是交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来理解生产力、分工和交往是一个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交往;生产力;分工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196-0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了唯物史观,在阐释生产力和交往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伴随有分工的逐渐细化、需求的增加、交换的贫乏、贸易的扩大以及世界历史的缓慢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交往、分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突破而发展。
  
  一、生产力处于初级阶段的交往形式:性别分工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分工
  
  马克思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就是说,首先要有人的存在,然后才能谈论与之相关的一切。当有生命的人类出现之后,那么首要的伴随着它的存在始终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而生存是与人的劳动分不开的,最初的人类是借助于自然界先于他们而有的石头、木棍等来获得天然的食物以维持种的存在;当他们借助于自己制造的工具来获取食物时,人类的第一步生产就开始了。
  马克思讲:“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 [1]24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可以说制造工具是人类最初的生产,借助于工具,人在获取自己生存的食物方面能力愈来愈强,食物愈丰富人的身体愈来愈好,反过来更有能力获取更多样的食物,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生产力因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社会群体的交往关系变迁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私有制。马克思认为,人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人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又包含他们是以何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即怎样生产的。私有制是生产力提高结果,也是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原因,私有制与分工伴随在一起的,分工与生产力是既为原因又为结果的关系。最原始的天然的分工就是性别的分工,这种分工使人类得以存在和繁衍,这就人类的两种生产当中的一种:人口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的结合与交往密切相关;因为天然的男女性别的分工,男人与女人之间必须有交往活动,才能有人类世代相传。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与工具水平的提高相联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人身上,而生产工具作为人的延伸了的能力,会为每一个在社会中相关联、求生存的人所重视,因此谋求自身能力的提高便与为获得高水平生产工具的交往相关联,这种交往最初局限在家族、氏族、部落等关系之内,但终会扩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更大的范围;当世界历史形成时,这种交往就会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而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二种活动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样,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1]33。这两种关系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对自然关系的这种生产对个体来说会产生一种扭曲,人们被屈从于分工的限制,屈从于它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交往不能得到实现。
  
  二、生产力高度发展阶段的交往形式:三次大分工和不同形式的所有制
  
  当人类通过生产工具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1]24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来都是跟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纠缠在一起的,脱离最初的性别分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的需要人们之间的协作。马克思讲:“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 [1]24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又带动交往形式和内容的发展,而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对分工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三次大分工,无一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这次分工的生产因素是专职化劳动的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这次分工的生产因素是生产劳动的多样化,人们之间的交往程度加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分工,经过这次分工,劳动活动越发专门细致,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业。商业的分离,引起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从而也使城市和乡村的交往关系发展了起来,最终迎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得比以前任何阶段都快的多,就像马克思感叹和描述的:“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使,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行,仿佛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竟有这样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呢?” [2]的确如此,轮船、铁路、电报,哪一个不是人们之间交往的新产物?哪一个不是人们之间交往的新手段?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是自由竞争的交往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资产阶级在一天天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等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原先各自独立的,各有其不同利益、法律、不同政府、不同税则的各个地区,几乎只是在一定地域之内活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拥有同一政府、统一的法制、统一的民族利益、统一的税关的民族了” [2],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随之形成了,这是与生产力、分工程度紧密相关的。“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1]25马克思精辟地概括了这一过程。
  
  三、生产力、分工和交往是一个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
  
  分工和交往是相伴相随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生产力愈发展,交往就愈加自由和开放,人们之间因分工能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马克思曾归纳亚当・斯密和萨伊对分工和交换的论述:“分工给劳动以无限的生产能力。它起源于人所特有的交换和交易的倾向,这种倾向大概不是偶然的,而是运用理性和语言的结果。人的才能的差别与其说是分工及交换的原因,不如说是它的结果。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征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作出任何贡献。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互相利用。” [3]萨伊的观点是:“没有交换不可能有生产。分工对于创造社会财富来说是一个方便的、有用的手段,是人力的巧妙运用。” [3]人类的分工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同类动物之间即使差别甚小,也不能优势互补,而人类则不同,他们可以交换各自没有的东西,各自擅长的能力,这种交换就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在这种本能交往的基础上才发展出分工的能力。在分工的初级阶段,人是屈从于这种分工的,他的个性是受到压抑和束缚的。但“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37。在这种分工下,人类社会的生产是继续向前发展的,只不过分工产生的个人的特殊利益使人类的交往成为一种商业交往,社会本身,严格说来也成为了商业社会,这也是货币占据统治地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然而,即使在这种状态中,“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生活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力。” [1]38-39那么,如何去消除这种不受自己支配的异化的权力呢?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必须坚持分工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一切丑恶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民族之间的特色优势才能互为补充,趋向同一。狭隘的、民族的、个人的交往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交往所代替,真正的共产主义的普遍交往才能形成。固定的分工被突破,异己的力量将消失。分工造成的普遍交往和生产最后消灭了分工。
  交往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扩大。最初的简单的性别交往和低级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交往,都因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了,但马克思讲:“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真实的分工。” [1]3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1]56-57城市的存在,完全是交往的存在,它集中了人口、享乐、资本等,贸易成为不可避免的,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就在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分工下出现了。获得自由的农奴,仅有一点手艺的平民,保卫自己城市的武装力量,师傅与徒弟之间、战争、商人阶级等等包括各种个体与地方性的团体的交往中产生出市民阶级,各种联系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所有制形式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马克思将其依次分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马克思对此作出总结:“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1]28-29在个人的生产活动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互动中,分工产生的普遍交往逐渐消灭分工,人类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33、25、37、38-39、35、56-57、28-2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71.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