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学视阈下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明 戈亚燕

  摘要:人的身体、心理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孕育健康身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健康的身心。心理不健康、生态环境不平衡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运用体育教育的手段和海南特有的生态自然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育;心理健康;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20-02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不仅仅是社会性的存在,人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外还应当有“精神生态”的存在。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然的关系。精神性的存在是人类更高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精神因素注定要对人类面临的生存境遇产生巨大影响。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中,唯有人类在进化的阶梯上达到精神的层面,在已知的宇宙空间里,人类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人类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面对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靠我们自己的真诚与明智,靠人类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人的潜能与活力将转向文化的、情感的、审美的、精神的领域,新的发展理论将把“精神的进化”看做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这既是一场社会革命,又是一场人的革命,关于人的心理与素质的革命。把“精神”因素引进生态环境中来,人们将因此获得双重效应――人类内在素质的提高与人类外在环境压力的缓解。
  面对“第三次浪潮”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很可能是一种人类内部的精神空间、心理健康的危机。而只把生态问题、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解决,寄托在相关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而忽略了人的主观因素和精神健康因素,更忽略了生态危机向人的精神、心理空间的侵蚀与蔓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健康、人与心理全部关系来看,着重研究体育教育中,生态与健康、心理和生理更好的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的人格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一年级、四年级学生共980人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60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280人,男生320人。一年级抽取300人;四年级抽取300人。发放问卷980份,有效问卷962份,有效回收率为98.16%。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件和资料,已较全面地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访谈法。就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与专家、学生等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活动等级及体育锻炼感觉进行问卷调查。
  4.统计分析法。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效应有如下几个方面:态度影响不良行为的改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知觉敏感性和反应准确性;提高自我良好感;促进精神放松;消除身心障碍;获得运动技能;精神的进化。
  我们知道,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只有好的态度(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才能心理健康。这样就能克制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也能积极和谐地与他人相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在世,谁也少不了与他人交往,交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自己,并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包括道德、文化、思想修养在内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且也将全面增加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承受能力,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
  早在抗战时期,以“两把菜刀闹革命”闻名的贺龙就创建了一二○师“战斗篮球队”,后来这支篮球队闻名于陕甘宁晋绥边区,他们边打鬼子边打篮球,堪称“双打”。在当时艰苦、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前辈利用体育运动促进精神放松;消除身心障碍;并获得运动技能;可见,体育激发人向上的意志和自我挑战、一往无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课外运动量的关系。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探讨课外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该量表有3个项目,分别从参加身体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每个方面分为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按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按1~5等级分别计0~4分。计分方法为:运动量=频率×强度×时间。PARS-3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0分。将运动量与SCI-90各因子得分计算相关系数,各SCL-90因子与PAR-3的得分均呈稳定的低度负相关关系(P<0.0l或P<0.001),表明身体锻炼的运动量越大,心理健康的状况也就越好。之所以相关系数较低,是因为身体锻炼并非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唯一途径,而且对于心理健康状况本已较好的人来说,要继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困难的。
  2.不同运动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体育锻炼必须科学合理,关键就是运动量适宜。不同运动量的SCL各分量表得分除了敌对性外,差异显著(P<0.00l或P<0.0l或P<0.05)。LSD检验表明,大运动量学生SCL各分量表得分低于小运动量学生(P<0.00l或P<0.01),低于中运动量学生,但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大运动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是中运动量学生,小运动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3.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感觉的关系。对SCL均分与体育锻炼感觉各分量表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SCL均分为因变量,以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积极参与感、疲劳感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用后退剔除法,剔除标准为0.10,结果表明,安静感、疲劳感进、精神振作感、积极参与感被剔除的原因是其容忍度,分别为0.638、0.655,大大超过了系统设置的0.10的容忍度标准。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之一,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的积极情绪越多,消极情绪越少,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4.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问卷调查中要求学生采用等级评分法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进行评定,0分表示“厌烦”,10分表示“最爱”。对学生个人评分与SCL-90各因子计算等级相关,结果表明:全部SCL-90因子得分与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呈稳定的低度负相关关(P<0.001),表明对体育课越喜爱,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影响。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责任感,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个体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三是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口爆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参考文献:
  
  [1]余展飞,杨新发.现代心理卫生科学理论与实践[R].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