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厦门市物流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丽英 吕佳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飞速发展,为我国GDP的增长贡献巨大。而厦门市物流业在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以厦门市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发展区域被定位为介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全国九大发展区域之一。因此,了解厦门市物流业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加快厦门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厦门物流业;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552.7;F2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52-02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适应市场竞争及市场协作要求下的新的专业化分工,使产业部门得到加快发展。主要包括订货、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的全过程,需要把涉及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最终用户组成网络。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因此,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物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厦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一、厦门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1.物流通道设施建设有较大的发展。港口运输方面,至2009年底,开辟全港集装箱航线153条,其中,远洋航线39条,近洋航线32条,内支线22条,内贸线39条,月航班816班,通航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在厦门,全球前20名班轮公司都设有分支和代理机构。2008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0万TEU,步入世界港口20强。2009 年,厦门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1亿吨,首个亿吨大港成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出现了。此外,厦门市还是与台湾直航的首选口岸之一,在1997年4月,福建省率先开通与台湾高雄港集装箱试点直航工作,目前累计实现超过了300万TEU的运输量,占两岸试点直航的70%以上。空港运输方面,在2009年,货物吞吐量19.50万吨,全国大陆机场第五名的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全国第三名的全货机航空数量,是全国十大繁忙机场之一和四大航空口岸之一。目前,在厦门拥有营运的航空公司35家、通航城市86个,其中包括21个国际及地区的,累计开通境内外航线170条。铁路运输方面,在200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12.32万吨,已开通包括上海、江西、武汉、乌鲁木齐、西安、郑州等地区货运直达快速列车;在2010年初,福厦铁路的正式通车,厦门铁路得到高速发展。随着未来福厦、龙厦、鹰滦铁路的相继建成,将形成通达全国铁路的陆路运输网络,直接无缝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区。公路运输方面,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47个主枢纽之一,对外通过高速公路、高级铁路以及与国道连接,可抵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城市配送体系完善,2009年完成货运量5 018万吨。
  2.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发展状况。厦门市已相继完成“四大物流园区”(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即现代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浏五店物流园区)的编制规划工作,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不断向前发展。
  现代物流园区。由厦门海港、空港、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一起联动运作,规划面积大致达到9平方公里,包括象屿保税区(一期、二期)、保税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厦门港(海天与象屿码头)作业区四大功能区,是厦门岛规划的唯一综合性物流园区。截至现在,该物流园区运作状况稳定,累计有20多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近千家企业入驻,物流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区的85%。
  海沧物流园区。规划面积大致达到5平方公里,入驻园区的相关物流企业已经超过200家。其主要业务集中在发展集装箱运输国际物流、再生资源、能源化工和石材物流等。在2007年海运中,集装箱吞吐量占整个厦门港的1/3以上。
  杏林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7.2平方公里,区内规划建设的前场铁路特大型货场定位为我国铁路发展综合物流体系的前沿试点,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尤其是对台贸易出海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厦门市乃至闽西南直达大陆中西部地区海铁联运的主要节点。
  厦门市根据其产业经济结构特点和周边地区的物流业务需求的特点,还应分别建设机电产品、家居建材、进出口石材、再生资源、农副产品和汽车及配件等一批批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并先后认定20多个市级重点物流项目,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在实施项目带动辐射促进厦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正向作用。
  3.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状况。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将海港EDI、空港EDI和电子商务中心EDI平台进行整合,构建符合全市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截至2012年上半年,厦门市已经初步建成了高性能数据处理、交换中心和高速网络中心,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实现了与海关、国检等相关单位信息系统的一点接入,而且还能与国检总局、中国电子口岸等国家级垂直管理系统的成功对接。一个高效、便捷、畅通的一体化信息网络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并且业务辐射可达到泉州、漳州和龙岩等地区。该平台的运营目标是连接厦门各行各业,尤其是海、陆、空及现代物流业等相关行业的各种信息。同时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物流信息建立紧密联系的关系网,以标准格式支持数据传输与处理工作,即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安全、高效运转向用户提供一个高效、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促进厦门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发展。
  4.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情况。厦门市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着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需求急迫的局面。为此,近几年来厦门市始终重视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方面,通过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校机构协作,培养物流专业的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另一方面,通过物流协会、社会办学机构开展专业科目的在职培训和相关的资格教育,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厦门市20家主要办学机构共同教育和培养了各类物流专业人才近18 000人。   二、厦门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经济规模不够大,市场空间和服务辐射力小。厦门市现有的城市规模和市场规模与其应起的龙头作用还相差一大截,经济总量非常小,在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GDP位居末位;在全国前100名城市中,GDP排名的仅在第53名,仅仅只是广州的1/5,还不如深圳的1/3;在省内排名也在福州、泉州之后。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受所处东南沿海区域及背靠的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影响,由于经济总量非常小,区域经济协作水平又很低,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进一步放大厦门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厦门大多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小而全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工商企业都是自营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相对较少,与发达国家70%的企业依托利用第三方物流相比明显存在差距,影响厦门物流市场需求的扩展。
  2.物流设施衔接水平低,物流通道建设急需进一步完善。在“十一五”期间,厦门市的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但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连接,“西进东出”的物流通道时间和成本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发展海空港航运中转没有什么有效的成果。
  近几年来,在推动闽粤赣13市经济协作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建设工作中,厦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可是也一直存在着与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运营价格优势总体不明显,铁路基础建设和及管理模式造成国际集装箱的班次一直末开通以及厦门口岸转关手续还是很繁琐等一系列的问题,海铁联运规模效应并没有很大的突破。尽管在开发“无水港”项目工作中,政府、企业及港口口岸等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做出很大的努力,但是至今在内陆地区还是没有具体的项目建成投产运营,明显落后于天津、大连、宁波等沿海港口城市。在公路交通运输通道方面,由于福建省省内物流成本较高,很难吸引其他省市选择厦门港进行货物的集散,与浙江省和山东省举全省之力支持宁波港和青岛港吸引外省货源、减免省内公路通行费的做法相比,厦门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几年来,对台物流通道建设也因两岸关系的新变化将需要进一步加强。
  3.现代物流服务业态创新应用少,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不足。总体上看,厦门市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资产总额不足100万元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3,大多数物流企业服务集中在公路、水路运输及配套仓储、批发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中。而绝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固守传统经营模式,缺乏创新动力,科技含量与专业化程度较低,对商贸物流、电子物流、供应链金融、第四方物流等新兴业态模式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营利水平次、市场竞争力弱,企业很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冲击,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迫切需要物流服务业态的创新。
  鉴于厦门市的国土资源相对贫乏,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位置,厦门市依托便捷的海、空港枢纽以及陆路交通网络的辐射带动能力,厦门市具备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及商贸物流的诸多优势,有条件建设成为海西经济区物流分拨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由于厦门市港口物流与周边腹地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明显不足,导致出现“前方进港,后方进产业基地(包括工厂、园区、商圈),中间建市场的模式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效果还不显著。
  三、振兴厦门市物流业的对策
  厦门市物流业的发展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坚持将开放与多元经济成分共同参加,不拘泥于合作形式与合作领域,采取强而有力的举措大力支持包括像台资、港资一类的境内外企业在厦投资经营管理物流业。要进一步加强在财税、融资、信息化及技术改造、区域内物流合作、交通管辖、引进人才以及重大投资合作项目等方面的政策引导。
  1.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厦门为基地开展区域物流业务工作,特别是全球500强企业和中国100强的大型物流企业到厦注册、设立、分拨、配送、采购,从事面向区域、全国的营运总部、商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采购中心、物流设计方案等经营活动。
  2.支持运输类的物流企业更多的参加开辟新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和航运中转业务,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航运企业来厦对港口码头、航空货站,进行投资以及以厦门为基地开展航运业务工作。
  3.支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进入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和海沧物流园区,开展保税物流、对台物流和国际物流业务工作,尤其在全球采购、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物流信息处理服务中。
  4.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原则,广泛在国内外布点设网和进行物流业务合作。重要的是支持以厦门为依托前往闽粤赣经济合作区和中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现代物流业,服务和带动厦门及周边区域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与港台的物流业合作。
  5.支持参加厦门重大物流项目载体的建设和运营,特别是参加投资市级物流园区、重点扶持大型专业物流中心、市际配送物流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合作计划。
  6.支持从事专业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物流软件设计的信息化服务企业,投资参加物流园区内的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运营建设。
  7.支持外资、民营和合资物流企业的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及多种形式下的合作,落实与物流业发展相关的支持政策,将同等享受国民待遇。
  8.支持工商企业剥离自营物流业务,实行专业化分工,采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高竞争实力,大力培育公共物流服务市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58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