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敏

  提要现代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是教给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而养成教育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本文就养成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加以论述。
  关键词:养成教育;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大学生顺利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学生进入高校后
  暴露出养成教育的缺失,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重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1、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国家未来的文明程度,也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养成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养成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要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团队、社会的关系。既要有独立意识,又要有团结精神。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就通过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接人待物、健身、文明礼貌等习惯。
  3、养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养成教育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础,对一定行为加以反复练习,使其在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这样,大学生不仅在接受同样刺激时可以做出同样的反应,就是在受到不同刺激作用时,也可做出自动化的反应,做到知行统一。
  
  二、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这种偏颇做法的后果在上大学以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没能显现出来。但当升入大学后,升学压力消失,学生们一时很难适应重压失去后的大学生活,在学习、生活、心理调适等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
  (一)心理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孤僻、任性、我行我素、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
  (二)学习方面。学习目的性和职业性不强。对所学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不了解,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功利心强,多数学生都期望通过大学学习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能兼顾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1、自律性差。上大学后,有松口气的思想及初涉社会的新鲜感,经常旷课、泡网吧,投入较多精力进行社交。
  2、学习能力较差。一方面学生对大学学习方法和生活不能很快适应;另一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多渠道、多方式地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或不能解决,最终积重难返,失去学习兴趣。
  3、团队意识淡薄。由于社会和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之间因就业、评奖等激烈的竞争,导致自我意识过度增强,团队意识减弱,同学间极少在学习方面积极主动地互帮互助、相互促进。
  (三)生活方面。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差,有的学生寝室狼藉一片,就寝时间随意性强。节俭观念差,某些学生还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在人际交往中自私褊狭,缺少团队精神,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上述缺陷如不及时弥补,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所以,高校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和习惯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养成教育,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顽强的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来进行养成教育。低年级要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高年级在严格纪律约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使养成教育由自发成为自觉,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二)开展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入学伊始,可开展各种讲座对新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进行学习目标引导、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介绍等。通过各种参观考察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利用影视资料、新闻媒体、社会舆论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举办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等方式,教育、熏陶和引导青年学生,缩短学生从普适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时间,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方向。
  (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机制。辅导员要随班进课堂听课,掌握学生学习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与学生交流。帮助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管理人员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寝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文明习惯;建立谈话制度,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向引导,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专业方向、人生理想、职业道德教育。高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要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修养,参与养成教育,使学生见贤思齐。
  教师在进行养成教育时要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要充分抓住大学生富于理想、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进行养成教育。针对脆弱和急躁的心理,注重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针对畏难、厌学心理,注重培养好学、乐学、勤学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骄懒、依赖和任性心理,注重培养自理、自治、自护能力;引导自觉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学会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针对孤僻、自私和狭隘心理,注重培养乐群、合群、友群性格,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具有爱国情怀,为民热忱和公民意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砥砺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积极作用。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高雅清洁的环境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有利于高尚品格的形成;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充分发挥图书馆、实训室、体育和艺术场馆等设施的作用,切实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在开展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爱好与专长,提高综合素质。开设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进行审美和艺术教育。加强校报、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宣传阵地的管理,利用舆论导向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3]刘辉,陈莹.浅析大学生养成教育[J].党史文苑,200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5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