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风险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冰

  提要风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着风险。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风险的影响也更加明显。本文主要对会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会计人员因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大量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按照影响对象不同,会计风险可分为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管理者的责任风险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风险。现代会计是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其可以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部分。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企业财务方面的数量和质量信息。因此,财务会计风险涉及的利益主体广泛,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探讨财务会计风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是动态经济,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的交易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事项均带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财务会计系统,用于处理和报告不确定性事物及其后果的程序与方法,就必须具有可选择性,于是合理的估计与判断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固有特点,而允许估计和判断则意味着财务会计核算中带有主观成分,但是合理与否是很难予以把握的。这样,财务会计的信息供给与企业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之间就会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加之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各种利益关系、法律及职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可能认为财务会计系统传递的不是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甚至是虚假失实的信息。财务会计风险的这种存在,不仅会给会计人员带来损失,而且还会给企业经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带来不利影响。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时有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微观效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风险的产生,二者的偏差越大,会计风险也就越大。
  (二)现代社会的权责结构决定了会计风险的存在。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治在其所著的《会计计量理论》中提出,会计不仅仅是记账工具,而是社会经营责任系统中的一项客观活动。他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责任网络上,会计人员是作为第三者加入到委托人与经管人的经营关系中去的。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负有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责任。然而,在目前经济社会中,企业管理者对于个体利益的追求驱使其向会计人员施压;或因会计人员自身原因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给社会带来损失。这种由于会计人员未能履行社会责任给社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即为会计风险。损失是信息使用者使用错误信息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三)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风险的防范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一切好的内控制度与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效用。对单位从业人员来说,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一是提高政治素质。会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新锐的思想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二是提高文化素质。利用薪酬激励、素质考核等手段,鼓励会计人员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重视知识复合;三是提高业务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组织能力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第一,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构成风险防线。政府应加强有关维护和建立诚信社会的法制建设,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构建和谐会计、诚信会计的法制框架和道德框架。同时,由会计行为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配合,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度,促使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清楚违法乱纪的法律后果和风险,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责任、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观的认知度,树立道德信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习惯,加强自律;第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会计人员应认真、积极、终身地学习财务、会计、法律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力,练就火眼金睛,能识别真伪、能评估风险,切实提高个人抗风险的能力。
  (二)建立与完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防范会计风险。会计风险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和舞弊等。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能够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效地降低会计风险。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必须实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与权限,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就是要求一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完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实行记账收款与保管现金职务分离;货款支出与记账审核的职务分离;货物的采购、验收、保管与付款职务分离;货物的收发与记账职务相分离;开具支票与掌管签章职务相分离;开具发票与收款职务相分离;记账、审批、经办及保管人员的工作职责相互分离;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使用等重要经济业务的决策和执行必须相互知情和共同商量。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坚持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程序。
  (三)运用现代先进技术防范会计风险。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会计电算化的广泛运用,必须通过运用会计信息技术防范会计风险。会计信息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实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反馈,内部会计控制方式由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利用信息技术将内部会计控制程序嵌入到内部会计控制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会计记账、登账以及报表输出等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把会计工作全过程的每项业务都置于会计信息系统中,锁定会计人员的操作权限,授予不同岗位会计人员的操作权限,设置多级安全保密措施,使得操作人员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网络系统的开放与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加了信息使用者恶意篡改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存储在磁盘和计算机里的会计信息和数据将面临着安全风险。必须加强对数据输入和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各项规定与办法的有效实施,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有效地防范计算机会计风险。
  (作者单位:南阳市房产管理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慧娟.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2]李小全.试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J].金融与经济,200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7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