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会计价值危机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鹿 尧

  提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产生与普及,会计价值在不同程度地满足着各利益主体的信息需求。然而,在金融危机下会计价值具有越来越高的期望和广泛的经济后果,为此有效解决会计价值危机迫在眉睫。本文依据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完善会计监管制度、建立有效的会计价值危机预警体系以及会计价值危机的处理三项应对措施,用以提高会计价值水平,预测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会计价值;价值危机;监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2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随之开始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2008年9月,美国先后爆出AIG、雷曼兄弟、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危机,逐步将次贷危机演化成金融危机。但在这场灾难中损失惨重的金融界,不仅没有深究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反而率先将矛头指向会计界,并指责其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然而,会计界却无法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会计所特有的极其广泛的经济后果。当会计在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时,会计信息的供应却与用户需求的差距逐渐拉大,此时的会计价值总体水平明显偏低,若不及时改变会计政策,在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数量等方面则会不断呈现出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
  
  二、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
  
  事实上,在本次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会计信息已经呈现出大量的会计价值危机的预警信号,具体表现为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数量不足等诸多方面。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缺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市场和企业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保障,也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然而,当管理层能够操纵公司盈余时,股票选择权的诱惑,使得这些管理层人员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公司经营绩效、拉抬公司股价,通过提早认列尚未实现的收入、隐藏负债及其他新颖的会计手法,提高公司的年度盈余,使其股价上涨。这样,除增加了个人的分红外,更能借着“盈余管理”,在公司股价上升时,行使其选择权而将股票脱手,换取大量钞票。如AIG曾在30笔保险交易中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高达30亿美元的会计错误,潜在的错误涉及5个年度,其中包括应收和所得的过早的认列,以及将应偿债务从公司账目中转移。这一系列的会计造假案件的频频上演,逐渐瓦解了人们对会计的信心。
  除此之外,公司内部还常常会对于一些重大信息不公开或刻意隐瞒,从而误导投资人并造成投资人的损失。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相关性是比可靠性更重要的质量特征。然而,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是按照“公共选择”的思路,权衡“公共利益”后的结果。相对于众多信息用户来说,只可能满足一个基本的“度”。但是,仅提供一套单一的财务信息满足如此众多的使用者的需求,即使可能办到,也是相当困难的。作为一种价值会计,许多对信息用户非常有用的信息因不符合确认或计量的条件未能进入会计系统,使得公司内部即使对于重大信息未公开或刻意隐瞒,监管机构也难以察觉。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虽然我们已有许多信息,用于分析产品的绝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获得,但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拥有如此之多的信息,再加上金融产品的复杂性,投资者在没有其他代理机构协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出适当的评估。即便是最老道的分析者(如评级机构),也可能无法做出全面完善的分析。因此,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加大披露力度就能解决的。比如,当前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雷曼。雷曼主要是以债券和债券衍生品为主要业务方向,特别是其九十年代后期发明了信用风险转移类的衍生品,形成了许多与次贷纠结的信用衍生品,一旦借款人不能还款,就会造成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像这种新型金融衍生品,投资者本身很难判断评估,加上公司报表又极少披露那些足以体现该类信用衍生品可能产生的风险的相关信息,致使投资者不得不相信评级机构和那些公开的信息。
  但是,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企业的信息披露是在政府的强行管制下进行的,所以对于充分披露各类使用者决策所需的信息,企业本质上是排斥的,尤其是当该类信息容易导致企业的劣势,使其经营战略、目标、重要合同、创新能力等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时,企业便会改变一贯使用的会计政策来降低企业的风险。经过这些改变,企业的报表数据无法与以往的会计数据进行对比,也失去了同类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的可能。通常情况下,与非拖欠公司相比,拖欠公司更多地改变了他们的会计政策;同样的,与没有次贷衍生品的公司相比,含有次贷衍生品的公司更喜欢改变他们的会计政策,使得公布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更有利。一旦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创新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更依赖信息评介机构所作出的判断。
  (二)个性化信息的缺少。除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外,会计的价值还在于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的信息数量。当一年一次的综合财务信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中期报告、分期报告便应运而生,这些都是通过量的增加来提高会计价值。但是,当创新产品占据金融市场时,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会计能否在量上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才是评价会计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因为个性化的信息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降低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优化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
  问题是金融市场机制在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上一直存在着缺陷。事实上,金融市场上近十年来的显著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些金融创新回避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在促进金融资产支持的贷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全球投资者尤其是美国投资者愿意购买贷款支持的资产,而这些贷款的贷方对象却是美国一些信用极低的借款人?因为就在此之前,投资者还将私募发行的按揭支持证券所获得的信用评级几乎等同于政府支持证券的隐含政府担保。令人吃惊的是,93%的按揭支持证券被两大主要信用评级机构评为投资级。而截至2007年9月,这些贷款18%都违约了,导致很多评级较低的按揭支持证券变得一文不值。当违约率越来越高时,这些投资者们终于发现,评级机构的所谓评级只代表他们的一种观点或看法,与实实在在的担保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依赖这种评价并不能使投资者避免投资风险。
  当可靠性不强、相关性不足、可比性不够以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较少等诸多会计价值预警信号出现时,会计价值的实现程度已经与人们对它的期望相距甚远。但是,当会计实务发出这些信号,要求改进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时,人们却依然采用已失去价值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都为次

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当这种恶性经济增长状态被打破时,正向的循环机制出现逆转,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将经济带入再次平衡阶段。
  
  三、会计价值危机防范措施
  
  鉴于上述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广泛经济后果,我们必须在会计价值出现危机预警信号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监管制度,提高会计价值水平。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意识到,会计监管的力度直接关系到会计价值水平的高低,而会计监管始终面临着重大挑战,即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与有限的监管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缓解这一矛盾应尽量扩大会计监管涵盖的范围,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威慑效应。在完善会计监管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金融创新产品的各相关因素,尽可能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判断,对各种可能违反会计规范、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机会,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防范风险,建立有效的会计价值危机预警体系
  1、建立短期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应用。为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尽量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使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集成和同步。因而,在建立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之前,企业将业务数据实时输入企业数据库,实时更新相关余额,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信息用户不仅能得到标准化的财务报告,还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其他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未来信息;既可以是货币性信息,也可以是非货币性信息:既可以是财务信息,也可以是非财务信息;用户既可以要求企业会计按自己的需求供给信息,授权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从企业数据库提取数据自己加工,从而使信息与自己的决策完全相关。
  2、建立长期会计价值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会计价值预警系统,在建立了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之后,企业对危机信号(如出现可靠性不强、相关性不足、可靠性不够、个性化信息较少等)的监测数据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受损的程度。
  (三)对金融创新造成的会计价值危机及时进行恰当处理。应对会计价值危机的具体方法: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金融创新风险基金。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应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基金。二是损失发生以后,对于损失的金额,一部分可直接从已经建立的风险基金中列支:另一部分分次计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金融创新造成的会计价值危机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四、会计价值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工具的创新正在不断加快,层出不穷的衍生品拉长了资金链条,使企业风险加大。客观地讲,金融创新是在不断加剧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面对金融创新,会计的变革如若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会计价值就会在未来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由于会计所特有的经济后果和越来越高的会计价值,当下一次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会计将再次背负替罪羊的身份。
  学习借鉴以往的金融危机应对策略,研究探索出避免金融危机的会计价值危机预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该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还存在着很多困难有待解决,但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价值,认真做好危机预警的应对工作,才能保护好企业免遭金融创新带来的损失,解除会计的替罪羊身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7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