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学军
提要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一大亮点。本文从会计计量的定义和计量属性的特征入手,着重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的财务信息、纳税行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提出公允价值应谨慎运用。
关键词:公允价值;财务信息;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在境内上市公司首先实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其属性特征
公允价值一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定义是:“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有序的市场中,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
公允价值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在计量属性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具有公平性和复合性两个特点。
(一)公允价值的公平性特点。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平性特点建立在自愿、熟悉情况、不关联等因素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特点。会计学偏重于实务,注重可操作性,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的公平性特点是会计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现。
(二)公允价值的复合性特点。公允价值的复合性特点即公允价值本身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并列,公允价值本身不能直接用于具体的会计计量。换言之,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历史成本计量、重置成本计量、可变现净值计量。类似的表述如:“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复合型的计量属性。可以涵盖其他几个计量属性。即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考虑到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新准则体系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那么,公允价值的应用到底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纳税义务产生何种影响呢?下面本文就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展开剖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在新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一方面会对房地产类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短期内会对企业的账面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从长远来看,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投资性房地产都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一般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都远大于成本价。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如果改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数倍溢价将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确认,巨大的利润将显现出来。这将极大地改变企业的财务信息,可能导致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工具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以股票市场为例,以前企业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确认股票的短期投资收益,账面上只能用成本确认投资价值,无法显示出市值的实际变化。这样尽管符合谨慎性原则,却并不能充分反映证券投资的实际价值,也抑制了企业投资证券的积极性。而按照新准则规定,交易性证券的投资必须在期末按交易所公布的市价计算证券价值,变动部分计入损益。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纳税的影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会影响公司的实际运营,但会在较多方面影响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而对企业的纳税义务产生影响。一直以来,“投资性房地产”以历史成本入账,其账面价值往往低于公允价值,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因采用公允价值对房地产计价将引起利润上升,可能增加企业的所得税。对于这部分利润的所得税纳税义务,税务主管部门还未明确具体的处理方法。因此,对某些公司来说仍有可能选用历史成本计价模式进行纳税筹划。在金融工具市场,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会产生利得或损失,同时也将影响当期损益。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证券投资,期末按公允价值入账,账面盈利或亏损就要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下金融工具产生损益的纳税义务,目前的税法体系还未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这部分利得或损失,不是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根据我国税法一贯的立法原则应该不会确认这部分损益,而是要求企业在年终汇算清缴中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在递延税款中进行列示。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引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取代历史成本模式记账的行为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在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第一年,地产公司将会采取追溯调整的方式对公司财务进行调整,从而使企业的上年度净资产值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相关公司的规模。同时,对于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来说,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意味着要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账面价值,这为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的时机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当企业选择以成本计价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价时,无论何时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其他资产均不会产生转换损益。但是,当企业选择以公允计价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价时,不同的时机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处于一个比较好的上升通道时,则企业应继续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反之,当市场价格处于一个下降通道时应选择尽快将其转换为其他资产,从而避免转换损失。另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就会带来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波动。这其实是对此类公司的管理者提出了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若经营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大幅波动意味着风险的加大。因此,公司管理者为了稳定经营业绩,必然会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来管理风险,由此可能导致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需求剧增。
三、当前企业应谨慎运用公允价值
新准则中引用公允价值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更符合会计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就目前而言,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市场仍处于早期的发育阶段,很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有时难以取得,或者不能可靠计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谨慎运用。
(一)公允价值应用的非主导性。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可见,新准则仍是站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只有当历史成本明显不合理的时候才考虑采用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方式。因此,历史成本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公允价值的应用具有非主导性。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主观性。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有赖于活跃市场的报价、或最近市场的报价、或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些都需要有主观判断,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因此,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持谨慎态度仍是最优选择。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主要是我国没有西方国家发达的交易市场,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在此情况下,现值计量常常被用于估计其公允价值。但是,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面临着很大困难。
鉴于以上公允价值在计量中的非主导性、判断的主观性和实际操作难度大等缺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谨慎运用。
(作者单位:中铁快运石家庄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鲍明娟.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会计之友,2005.4.
[2]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
[3]国家税务总局.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9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