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欧农产品贸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法文芳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要全面分析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笔者在本文当中根据研究的需要以及研究能力的限制,选取相关角度分析双方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由于目前中国与欧盟农产品具有的经济规模不同,同时欧盟贸易保护程度高,尤其是各种非关税壁垒如绿色贸易壁垒严重,中国农产品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而处于劣势。下面将主要从中国和欧盟两个角度综合双方各自贸易政策、贸易品特征、贸易成本等客观因素对双方目前在农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加以具体分析。
  
  一、从中国的角度
  
  对于中国自身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从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欧盟国家相比,经济水平的差距显而易见,双方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导致了双方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差距,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尽一致。按照许多学者对新贸易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水平越接近的两个国家越容易产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除了带来消费方面的差异,同时对贸易伙伴国之间产生生产方面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双方农产品实际贸易规模没有达到理论中的状态也就可以理解。
  2、可以从中国农产品质量的角度去分析。农产品质量也是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农药化肥残留超标是影响中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兽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超标影响畜产品质量,而动植物疫病等其他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均影响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转化为具有竞争优势。同时,影响中国农产品质量的因素还包括:中国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中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很不完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落后、农民技术培训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储备比较薄弱等方面。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农产品在出口到欧盟市场上的时候总是屡遭欧盟国家严格的贸易壁垒。尽管从客观现实来讲,欧盟国家对中国设置的相关贸易壁垒过于苛刻,但是笔者认为,“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的质量”更为重要。因此,中国农产品质量是影响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导致了在欧盟市场出口份额的减少。
  3、可以考虑中国与欧盟客观存在的地理距离问题。理论研究表明贸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贸易国家的地理距离上面,贸易成本对双方贸易影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输成本,两个贸易国家的地理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大,双方的贸易程度也就越小;二是两个贸易国家的地理距离越远,文化和消费差距越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理论上来讲,贸易模式更可能是产业间模式;三是资源禀赋条件,两个贸易国家的地理距离越远,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别可能越大。具体到中国与欧盟国家来讲,部分农产品的不易储藏性以及双方较远的运输距离的制约导致了欧盟国家对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大打折扣,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欧盟国家可能更倾向于从周边国家进口相同农产品。这个客观原因在双方贸易当中不容忽视。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距离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程度的影响可能呈现负向的作用。
  
  二、从欧盟的角度
  
  在过去几年当中,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是受到欧盟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主要贸易产品,可以说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所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球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欧盟在关税、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逐步减少,而中国农产品很可能因为价格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在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欧盟必然会进一步加强运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
  欧盟是较早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经济集团之一。绿色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它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的一种行为。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1)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而建立起来的,有效地利用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抓住了人们关心生态问题的心理,迎合了绿色消费的浪潮,从而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为发达国家所利用。而且绿色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和国际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这就为它装扮上了合法的外衣。(2)保护内容上的广泛性。绿色壁垒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有关环节上的中间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等几乎所有产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且产品从生产前的状况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3)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然限制贸易,却还有一定的透明度,是各国可以预料到的。绿色壁垒是利用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回避了分配不合理的分歧,不易产生贸易摩擦,而且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此外绿色壁垒包含一系列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检验标准,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4)实施效果上的歧视性。有些国家根据在贸易过程中掌握的对方实际情况,不断更换检验标准和检验设备,通过制定更高的标准来达到抑制进口的目的,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严重扭曲了国民待遇原则。绿色壁垒的影响非常大,并迅速扩展到世界贸易的各个领域,因其标准繁多、苛刻、多变、有较大的争议性,从而给经济后进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本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从以往的研究文献当中可以看到,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过程中主要是绿色贸易壁垒,包括贸易技术壁垒。表1列出了1997年以来中国受到欧盟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主要农产品种类。(表1)
  
  三、政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双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双方农产品消费层次需求的不同;而双方地理距离造成的较高贸易成本使得双方农产品贸易进程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从中国农产品质量来看,目前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较低。总体来讲,农产品质量不高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在欧盟国家市场上缺乏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双方农产品贸易政策当中的贸易保护成本也构成了双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一个障碍,尤其是中国出口到欧盟农产品市场上的农产品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欧盟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设置了重重绿色贸易壁垒。这些非关税壁垒从理论上来讲显然不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因此双方在未来贸易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各自进一步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以适应农产品贸易市场的自由化。
  当然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双方较远的地理空间距离是无法更改的客观事实,贸易成本应该仍然会是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根据上述中国与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质取胜,立足国际市场。目前,中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符合欧盟国家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这一问题是制约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里面固然存在欧盟农产品贸易保护这一因素,但笔者认为对于中国自身而言,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缺乏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像茶叶、蜂蜜、水产品等农产品一直是中国传统出口到欧盟国家的重要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受到欧盟国家限制的共同原因均是没有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一直缺乏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可以把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农民农业生产经验相联系,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贯穿于产前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的选用,产中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产后的产品分等、分级及贮藏、保鲜、包装等过程的有效标准体系可以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中国应该在未来的农产品种质资源、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分级包装等领域制定相应的标准,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
  2、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培育竞争优势,促进出口。鉴于欧盟市场强大的购买力,应以高质量、高附加值、深加工的畜产品、园艺产品、水产品以及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国际市场实现资源置换和最优配置,即用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代替低价值的粮食作物;用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代替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的动物饲料和植物油脂类产品;用高增加值的加工品代替低价值的初级加工品,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升级。通过各种营销手段,逐步占领市场,并通过农产品出口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加外汇收入。
  3、政府和企业之间要相互配合,跨越欧盟设置的各项技术壁垒。政府应及时掌握国际标准的动态及其指定背景,细致分析、合理采纳,制定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提高本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企业也应该强化农产品质量意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以突破欧盟的技术壁垒,优化商品出口结构,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产品认证。
  从本文探讨的双方在农产品贸易过程当中的主要问题可以判断,双方贸易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将有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层次的提升。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与欧盟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日益缩小,伴随着中国国内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质量逐步符合国际化标准,满足欧盟国家的消费需求,有理由判断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