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企业业绩评价非财务指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毕金玲

  以往我们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时关注更多的是财务指标,如: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可以从价值量上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非财务指标在西方业绩评价体系中受到了高度重视,我国的一些公司也开始尝试在财务评价中引入非财务指标。
  
  一、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1、非财务指标评价可以遏制财务指标评价导致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因为非财务指标是面向未来的,它考虑了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因素,可以克服财务指标单纯衡量短期业绩的缺陷,实现对企业进行全面、长期、战略性评价的目的。
  2、对过程的及时跟踪、时时控制,避免了传统财务指标评价的滞后性。非财务指标评价的运用,要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化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连续、及时地对所要评价的指标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信息反馈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而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是定期进行评价,缺乏时效性。
  3、受会计政策干扰比较少,非财务指标对经营活动行为进行直接“描述”,避免用会计数据做文章。传统财务指标评价建立在财务数据基础之上,而财务数据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近年来,财务报表造假司空见惯,使得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受到怀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财务指标更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面貌。
  4、非财务指标评价可以体现管理层绩效。通过非财务指标评价可以使利益相关者能客观衡量企业业绩,了解企业自身在本行业本地区所处的真正位置和薄弱环节,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培育核心能力、创新经营管理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非财务指标设置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瞬息万变,而且企业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自身也在不断的调整,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运用非财务指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企业非财务指标:
  (一)评价经营活动时,可以选择顾客满意程度、顾客保持率、顾客利润、企业与顾客关系、售后服务状况、产品比较优势、相对认知质量、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产品的特色、行业的经济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市场应变能力(其中包括新产品认可度)、营销模式、营销网络分布及管理方式、促销策略、营销人员的比例、营销人员的素质、交货效率及可依赖程度、商标专利的专有性等。
  (二)评价资源配置效率时,可选择自然资源储备量,人力资本存量及增量状况,核心人才比重指标,总经理的知识结构、管理经验、道德品行,管理层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及诚信度,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的知识水平及培训情况,员工敬业度、团队精神,员工的招聘、任用、奖惩等制度的合理性,行政后勤管理制度执行效果,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效果,研究开发费用增长,成本降低能力,企业技术及设备情况、技术领导地位等。
  (三)评价经营环境时的指标设置。经营环境是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的各种条件,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评价企业内部经营环境时可选择企业特色文化、内部控制、法人治理结构、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股权的集中度、内部人持股比例、股东权利保护程度、公司监事及高管人员的报酬情况、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累计更换次数、独立董事制度、组织结构的设置及工作效率等。评价企业外部环境时可选用竞争对手状况、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区域优势、企业的国内国际状况、企业对供应商及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利用能力。
  (四)评价企业发展前景时,可选用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制度创新指标、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专利申请量、企业的应变能力、企业发展计划、不断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完成一项并购的能力等。
  (五)评价社会责任时的指标设置。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可选用环境污染状况、有害物质生成量、污染控制程度、污染治理措施、绿色产品开发、环保投资比率、环保投入产出比。对企业社区贡献的评价,如发展社区公共事业状况、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状况、对社区活动进行捐赠情况、为下岗职工提供培训及就业状况。
  
  三、结束语
  
  尽管在企业业绩评价中非财务指标很重要,但并不能取代财务指标体系。非财务指标应当作为财务指标的有益补充。为避免对非财务指标主观性和易于操纵的弊端,公司应当考虑加强非财务指标的可执行性,并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目前,我国企业仍以财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为主,但面对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现实,有必要转变观念,将非财务指标引入业绩评价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