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成本时代企业竞争优势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光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低成本快速增长之后,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高成本时代,企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并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高成本的特征及表现
“高成本”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二战后全球经济经历了几次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给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阶段性的影响。总体看,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前几次我国企业经历的成本上升是结构性的、短期的、局部的。而此次高成本与以往不同,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是能源短缺的长期性。石油、煤炭、矿石等矿物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重要能源价格将长期高位运行。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其价格虽然会出现波动,但总的看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二是物价上涨的全面性。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水、电、汽、运等价格的提高。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降低、融资成本增加、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供应紧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品价格呈现全面上涨的趋势。
三是成本影响的广泛性。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上升使企业不得不调整结构以适应变化,以市场为主导的新一轮结构调整将迅速展开,进一步加速了企业优胜劣汰和资产重组的步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表
现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国内CPI指数居高不下,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压力。
二、高成本时代企业的选择
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无疑是对我国企业多年来依靠低成本生存的一次重大冲击,企业将面临一个不可逾越的调整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积极采取适应性对策以求生存;更要着眼长远,主动采取战略性举措以求发展。
(一)战略性选择
创新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企业进步的动力。第一、要加大科研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惟其如此,才能在高成本时代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提高生命力。英特尔公司依靠技术开发,独占电脑芯片市场十余年,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要积极调整结构,提高产品档次。高成本时代,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低和附加值大小直接反映了企业对成本变化的承受能力。以某企业为例,过去该公司的高、中、低档产品都是赢利的。而现在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低端产品出现亏损、中档产品保本经营、只有高端产品是盈利的。因此,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逐步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中端产品、淘汰低端产品。第三、要注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企业最大的利润来源,拥有者可以利用并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垄断某种研究开发领域,垄断市场价格并获得高额利润,是应对高成本时代激烈竞争的制胜法宝。
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已由单纯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竞争,转向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在高成本时代,品牌堪称是企业突破成本“围城”的利剑。比如,美国的“耐克”,其制造成本与国内品牌运动鞋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但两者的市场价格却相差几倍。特别发人深省的是,耐克公司自身在全球未建一家工厂,完全通过品牌经营,从而获取巨大成功。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竞争对手虽然可以复制产品、技术、管理、服务,但却无法复制一个卓越品牌。因此,品牌是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屏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强势品牌进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的品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认识品牌、建立品牌、维护品牌已刻不容缓,企业应通过长期的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持续获取盈利的能力。
人才战略。自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系统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以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才作为知识的掌握者和应用者,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金蝶公司创立于1993年,仅用1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年营收达十多亿元的知名大企业。在被问及企业发展的奥秘时,高层的回答是企业的战略就是人才战略。目前,威海的科技人才相对不足,与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有效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着力打造科技人才新优势,威海市按照“积极引进、重点培养、合理使用”的原则,出台了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三区”建设的战略举措,并配套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企业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快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推进跨越发展。
专业化战略。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国内总产出小于总需求,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很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战略。但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与产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合作越来越密切,企业迫切需要归核化,即从事自己的专长。从战略意义上讲,“归核化”是对片面追求多元化的修正,是从长远战略出发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之间的平衡。1923年,德国经历了史上惊人的恶性通货膨胀后,大批中小企业相继倒闭,而一批中小型企业依靠苛刻的技术创新、为大企业提供极具专业化的服务而存活了下来。这意味着,专业化打造了一批百年企业。因此,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寻求配套协作,通过特色化、专精化、高新化经营谋求生存和发展。
产业转移战略。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的经济腾飞首先是利用劳动力的价格优势,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促进产业升级,而低附加值的产业只有通过产业转移才能得以生存。亚洲“四小龙”几乎都是沿着这一路径进行的。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工资增长较快,去年的增长速度更是排名世界第一。因此,产业转移已经成为部分低附加值产业的必然选择,山东韩资企业的“移情”、江苏台资企业的“别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和亚洲“四小龙”不同,由于我国大陆腹地广阔,产业转移面临更多的机会,有国际转移和国内转移两条路径供企业选择。威海市明确提出,发挥濒临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创新型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这就需要“腾笼换鸟”,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三高一外”制造业,即发展高科技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外向型的制造业,而那些已经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资源约束型企业,可以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西部或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利用当地的廉价资源,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后向一体化战略。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己在产品上的优势,把原来属于外购的能源、原材料或零配件,通过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增强对其控制来求得发展的战略。在供货成本太高或供货方不能保证供应时,企业经常采用这种战略。对能源依赖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对能源、原材料企业进行持股,控制其源头。当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时,公司的利润会相应增加。这种收益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由于其它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效益下降问题,即将成本上升的问题内部化。如从上世纪70年代,日本钢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股了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乃至印度的铁矿。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8家有日本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其余16家铁矿也都有日资参股。
规模经济战略。规模经济表现为单位产品成本随着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高成本时期,当一个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时,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在目前的高成本条件下,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要抓住机遇,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必要时可以采取“以利润换市场”的策略,巩固既有市场,开辟新兴市场。当市场调整过后,“大浪淘沙”之后的“剩者”,必定是勇立潮头的“王者”。
(二)适应性对策
实行“吝啬革命”,压缩生产成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吝啬革命”,从开发出可节油25―30%的车型,到大幅度削减会议数量、推行无纸化办公,无所不在的成本概念成为企业上下一致的目标,从而使企业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全球产量第一的汽车企业。企业要学习借鉴丰田公司的经验,树立全员节约意识,努力降低消耗,建设节约型企业。
推进管理创新,降低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的内部成本,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创新进行优化,达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在组织结构上,降低管理层级,减少管理人员;在生产管理上,实行精益生产、准时制造(JIT)、柔性制造技术(FMS)。与此同时,积极推广运用ERP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物流等环节。
加强政策研究,避免政策成本。目前,中央和各级政府针对目前高成本带来的问题,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包括环保投入的税费减免、高新设备购入的税费优惠、创新的奖励等。企业应该仔细研究这些政策,真正将政府给予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政府应对高成本的对策
高成本时代对企业来说既充满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在这个调整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来进行协调。政府政策和服务的着力点要突出以下方面:
一是鼓励自主创新,完善创新体系。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中心为核心,以产学研联合为方向,加快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是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高成本时代,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是穷途末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消耗是企业摆脱高成本制约的根本出路。长期内要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大力推进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
三是强化载体建设,打造特色园区。工业园区是应对高成本、实现集约化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规划建设,为资源集约化利用、公用设施集约化经营、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完善税收政策,推进企业减负。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社会和谐的“调和剂”。在当前中小企业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非常需要政府的援手。其中,减税有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五是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率。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政府自身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需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事业型费用,尤其要解决乱收费问题,努力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作者系山东省威海市政府市长助理、市经贸委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8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