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宏观调控对地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樊彩跃

  新一轮以防止经济过热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实施近两年时间,两年来宏观调控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经济形势课题组就此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近几年增长迅速的杭州市萧山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在土地、信贷双紧环境下萧山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自2003年实施宏观调控以来,萧山区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使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预计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可达588亿元,同比(现价)增长17.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工业总产值和效益增长大幅回落的趋势得到有效扭转
  在连续两年收紧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以及开发区清理等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5年萧山区经济运行曾一度出现了工业总产值及其效益大幅回落的严峻局面。对此,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使这一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业总产值增幅从一季度的15.2%(其中规模以上增幅为22%)回升到上半年的19.3%(规模以上增幅为22.9%),9月底则进一步达到了22.2%(其中规模以上增幅为24.2%),全年工业总产值可望实现2007亿元,同比增长25%。
  (二)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对萧山区前期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自2004年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63.5%的峰值后,开始一路下滑,二季度增长38.4%,三季度回落至26.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15.1%,比2003年20.8%的增幅回落了5.7个百分点。2005年受宏观调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惯性大幅下滑,预计全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投资额和2004年持平,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40亿元,比2004年减少了2亿元。宏观调控对萧山区投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紧缩效应。
  (三)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使萧山区房地产市场过热局面明显降温。一方面房地产价格高位回调,新开盘价格由原先预计的8000元/平方米降至6000元/平方米左右(据了解为正常的利润水平),平均新开楼盘降价20%左右;另一方面住房销售量明显萎缩,体现在房地产交易会人很多,但成交量却很少,存在大量持币观望者。
  (四)努力盘活存量,缓解土地要素制约
  从了解的情况看,信贷紧缩对于民营资本非常雄厚、民营投资非常活跃的萧山区来讲影响不是很大,这一点和全国的情况一样。2005年1―11月,全国国有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5.3%,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重由2004年同期的39.3%下降至35.4%;同期,集体、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国有独资占比仅为2.7%;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比为22.7%)和私营企业投资分别增长30.9%、39.7%和59.1%,这三种经济类型投资不仅其增幅大大高于全国整个投资增幅,同时所占比重也分别由2004年同期的2.1%、23.3%和9.7%上升为2.2%、25.4%和12.1%,民营投资受这轮调控影响较小。而严格控制土地对于像萧山区这样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地区来讲无疑影响非常之大。面对土地要素制约的新挑战,区委区政府重点采取了以下积极措施:一是内部努力盘活存量土地。到2005年9月底止,全区盘活存量土地1790亩,改造扩建与盘活厂房474400平方米,增加直接投资约20亿元左右。此外,还盘活、改建、扩建了一批闲置厂房,保证了项目的引进和开工。二是积极申报省市级重点项目。截止2005年9月末,全区列入省重点工业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近51亿元;市重点工业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21亿元。通过以上措施,使土地制约矛盾有了很大缓解,保证了全区投资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短期内萧山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要素制约矛盾日益加剧
  多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萧山区也不例外。“十一五”时期,萧山区将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对土地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但从萧山区所面临的形势来看,土地要素对其经济发展的制约矛盾将会日趋严重。调查情况表明,今后萧山区经济发展将会受到日趋紧缺的土地要素的严重制约。土地要素将是制约萧山区短期和中长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房地产业成为影响萧山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不确定因素
  首先,房地产增长可能面临进一步萎缩的形势,对整个区经济增长都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房地产业是近年来拉动萧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5年房地产投资大幅放慢影响整个区投资增长大幅回落。从短期来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放松的可能性很小,宏观政策如果持续偏紧,再考虑到政策的惯性作用,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回升的难度较大,这对整个区经济增长将会继续形成制约。其次,房地产市场对区财政增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此轮调控在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和开发商投资冲动的同时,对区财政增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强劲扩张,区财政中房地产税收比重较高,而如果房地产市场一旦有大的变化或起伏,首先影响到宏观层面的就是区财政收入,作为税收的主要来源,地产市场要是“伤风”,财政收入肯定会“感冒”。
  房地产业对萧山经济的影响不是个例,一些发达省份和城市普遍面临这样的问题。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强劲增长可拉动当地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萎缩,将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和财税收入锐减。
  
  三、对策建议
  
  (一)努力缓解土地瓶颈,提高产业投资密度
  如上所述,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资源紧缺状况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未来萧山区经济发展将受到土地要素的严重制约。在当前增量土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有效缓解土地瓶颈,一方面要继续开源、节流,另一方面,要在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大力提高第二产业领域的投资密度(单位已建成面积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方面上海等地的经验值得借鉴。如上海市宝山区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符合环保要求,资金投资密度高于每亩20万美元,投资规模在300万美元以上,根据项目资金投资密度的多少,享受每亩3―15万元的差别化补贴;台州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密度达到20万美元/亩的,土地以6―12万元人民币/亩优惠出让;广东顺德区根据项目投资额、投资密度的大小实行地价优惠。具体到萧山可考虑按不同工业功能区规定不同的投资密度优惠政策,并严格把握审批环节,建立投资密度检查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通过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以保障投资密度的有效实施。
  (二)加大房地产结构调整力度,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鉴于当前房地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下一步要在继续落实和完善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保障房地产行业发展实现“软着陆”的同时,立足于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为基本,加大住房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在继续严格控制土地和强化信贷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密度和盘活存量,采取“五管齐下”(即高档住宅、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寓)调节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区政府要加大对后三块的投入力度,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加大对农村贫困户住房的投入,着力改善和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同时,要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实现三个“根本转变”,即:重新确立住宅消费和投资理念;加快构筑完善分层次、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变和完善住宅生产销售方式。
  (三)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加大力度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近年来,外贸出口持续高增长对萧山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预计2005年全区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32.5%。但随着萧山经济进入战略性转型阶段,这种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方式已不适应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在政策上,要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和种类,可分三年将出口退税率调整到6%左右,其中对资源类产品出口实行零退税率或征收出口税;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使目前过度刺激出口的政策逐步调整为适度刺激出口的政策,以减轻中央和地方财政压力。此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禁止各级政府搞不计代价和不计后果的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此次调研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反倾销活动,企业迫切需要行业组织能够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建议:一是让企业广泛地参与行业协会组织,使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起到有效的协调和信息引导作用。二是在反倾销方面,国家要统一考虑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利益。目前上游企业反倾销经常让下游企业跟着吃亏,而上游企业一旦搞价格垄断,下游企业由于国内无法可依而不能起任何制约作用。上游企业往往只是个别的国有大型企业,下游则是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小企业。三是在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维护企业权利、保护行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注重加速推广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先进经验,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持续快速成长。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0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