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蒙古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趋势判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1.6%,为2002年以来的历史低点;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9.7%,虽较1-4月略有增长,但仍难掩回升乏力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同比增长2.1%,为历史最低点。根据内蒙古(DRC)宏观经济景气预警系统,进入5月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仍维持在历史低位(图1),工业、消费、企业利润、财政收入预警指数继续呈回落态势,工业指数、消费指数、工业企业利润指数运行于“过冷区”。从经济景气走势看,我区宏观经济一致指数已连续8个月延续下行趋势,表明当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整体处于缓中趋稳、下行调整阶段,回升基础尚未稳固,经济回暖尚需时日。
  一、1-5月内蒙古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增长再下台阶
  2002-2009年,内蒙古经济连续8年增速全国第一,年均增速18.5%,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最高增速达到23.8%。进入“十二五”,随着全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区经济增速受到极大影响。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下降至11.7%,增速排名降至全国第13位、西部第10位。进入201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更是跌破两位数,仅为9.9%,排名进一步降至全国第18位、西部第11位。
  (二)生产、需求低速运行
  工业、服务业增势乏力。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能源对全区工业的支撑力继续走弱,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速同比下滑11.1个百分点,原煤产量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6个百分点,为2001年以来最低。一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连续五个季度维持个位增速。全区主要服务行业除金融业增速同比回升6个百分点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分别较上年回落7.5、0.9和6.6个百分点。
  投资平稳,消费下滑明显。1-5月份,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公共消费下滑与居民消费乏力对消费增长形成双重制约。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增速仅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创2011年公布限上消费数据以来新低。其中,石油类消费低于上年同期25.8个百分点,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为-46.5%,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6.7个百分点,是我区消费下降的重要因素。
  (三)效益、收入继续下滑
  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较一季度下滑5.3个百分点,创2005年以来历史新低。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中,除农畜产品加工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8%外,煤炭、冶金建材、化学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8.3%、12.6%、10.4%、28.5%。
  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萎缩对全区财政增收形成较强制约。1-5月,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速为0.1%(图3),完成年度预算不足四成。经济持续下滑也加剧了居民增收难度。一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为10.1%和14.7%,同比分别下滑5.6和5.1个百分点,名义收入分别为6998元和3224元,剔除物价因素后,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实际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为6.8%和11.2%,较名义收入少431.6元和315.1元,均处于2010年三季度以来的较低水平。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掣肘经济稳健增长
  我区工业和投资内部结构不均衡给当前及下一阶段全区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从工业看,全区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较不协调,能源类生产压力明显,且低端产业和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特征明显,使高技术高成长产业难成规模,工业增长潜力受到较大限制。随着市场对能源需求的下降,能源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11年的30.1%下降至2012年的24.7%的历史低位。
  伴随着传统能源类市场需求井喷式行情的终结,全区以能源为主导的投资空间日益缩窄,投资已进入两难境地:投资传统能源重化工业,面临生产超压、企业盈利困难等问题;投资战略性新兴领域,面临产业配套弱、创新平台滞后等约束。因此,如果再沿袭固有经济发展方式,我区后发优势将趋于削减,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子将越走越窄。
  (二)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
  一是市场波动导致主要工业品价格不断降低。进入5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跌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中,煤炭、钢材、铝、锌、铅、铜价格继续下降。其中,高、低热值动力煤坑口价和铜价同比分别下降125元/吨、50元/吨、4783元/吨,全区很多煤矿损失惨重。
  二是企业经营成本继续增加。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普遍上浮20%,企业用工成本已占总成本30%-40%。另外,为完成年度税收任务,部分地区开始对企业加大征税、罚款力度,有些地区要求企业补交前期缓交的各类基金款,甚至要求把明年的部分税收提前缴纳。目前,全区工业企业利润预警指数仅为74.4,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企业经营环境趋于困难。
  (三)资金供给紧张
  受市场因素影响,资金流动性趋紧,信贷投放分布不均。2013年5月末,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下降6.4和5.5个百分点,回落到历史较低水平。信贷投放规模的减缓加剧了项目建设资金的紧张状况,1-5月,全区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7%,低于上年同期6.2个百分点,全区重点调度的149项10亿元新建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仅占本年计划投资的24.9%。
  (四)居民“无力消费、不敢消费”问题凸显   一是长期形成的高投资增长模式对消费形成了强力挤压。在全区重化工业体系下,工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渐减弱。2005年-2012年,我区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不到3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我区二产比重达57%,但就业比重仅为18%左右。2013年,随着经济减速,我区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剧。全区高校毕业生总数突破11万人,但岗位需求数呈下降趋势,其中能源化工、传统制造业岗位需求明显缩水,截至5月份,全区毕业生签约率仅为22.56%。没有一定规模的就业群体做支撑,消费规模难成气候,消费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居民“有心消费,无力买单”。进入2013年,全区居民收入增势进一步放缓,但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支出比例未见缩小,初步测算,家庭教育、医疗和住房平均支出分别占家庭总收入的30.1%、11.8%和50%,在这三重挤压下,居民其它消费势必削减。除此,全区社会保障投入力度放缓,1-4月份,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仅为6.1%,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5.4个百分点。社保投入的减弱使中低收入群体教育、购房、医疗支出比重更大,导致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无力消费,也不敢放手消费,居民“保储蓄、抑消费”意愿仍较强(图5),全区消费规模持续扩张难度加大。
  (五)财政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
  资源型产业税收收入一般占我区全部税收收入的1/3左右,但受当前煤炭市场需求下滑影响,1-5月,全区采矿业税收同比减少76.3亿元,下降24.3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税收同比减少76.23亿元,下降29.18%。长期看,随着资源类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我区20%-30%的财政收入高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但财政支出任务依然较重。1-5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35.69%,同比提高3.26个百分点。下一步,随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工作的持续推进,财政刚性支出将维持25%-35%的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承担的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会愈发突出。
  三、2013年下半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一)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判断
  受国家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以及自身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制约,下半年全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在国家以及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影响下,下半年,全区市场需求及内需潜能将有所改善,经济运行将缓中趋稳,主要判断依据如下:
  从经济周期性变化规律看,我区变化规律和全国基本一致(图6)。国内经济自2012年9月份企稳回升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3年一季度GDP增长7.7%,分别较上年同期和四季度放缓0.4和0.2个百分点,相对于2012年前三季度降幅超过1.5个百分点相比,经济稳定性有所提高。相应,在我区继续加大调结构和保增长等政策的实施驱动下,下半年,全区需求面和供给面虽维持低速运行态势,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经济运行基本处于平稳态势。
  图6 内蒙古与全国经济增速走势
  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看,止跌企稳迹象初显。根据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我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虽然已连续四个月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但3月、4月、5月已连续3个月持平。根据先行指数,我区先行指数自2012年11月开始已持续上行7个月,2013年5月份达到103.68(图7),先行指数持续回升,显示出我区经济未来继续好转的积极信号,根据我区先行指数领先于经济发展趋势6-10个月的经验判断,未来若没有突发因素,我区下半年经济增长将缓中趋稳。
  从市场需求看,全国实体经济能否回暖决定我区投资品产销空间。截至6月份,国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分别连续16个月、13个月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燃料动力、有色等重工业品跌幅较大,表明需求仍然偏弱。目前,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面仅为67.5%,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我区主要工业品继续处于去库存、去产能过程,全区主要工业品产销空间有限,将进一步影响工业增长动力。尽管如此,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五大基地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将一定程度上放大区内投资品市场规模,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而且下半年国内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也将给投资品市场带来新的需求空间。综上,下半年我区投资品市场需求虽不会有实质性改变,但不会有较大跌幅,预计呈中速平稳态势。
  从投资看,工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三大领域是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关键。其中,受国家政策约束、市场需求减弱多重制约,下半年,工业投资继续受到制约,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趋弱。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第三产业等领域投资将对全区投资形成一定支持。1-5月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4%,高于上年同期1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3.1%,高于上年同期2.1个百分点。同期,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较上年都有明显加快,受此影响,房地产投资扭转上年下降25%左右的负增长局面,呈现逐步回暖态势。另外,随着《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将更有利于激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领域。综合看,预计下半年投资仍将维持中速平稳态势。
  从消费看,我区消费结构主要集中于传统消费领域,文体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等改善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供给严重不足。下半年,在传统消费领域陆续进入平稳期,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全区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尤其是公共消费下滑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将继续制约全区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短期内消费难有较大突破。考虑到消费是国家、自治区政策鼓励和引导的重要方面,扩大消费的政策以及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全区消费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强,加上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以及全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及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消费预期。综合看,预计下半年消费市场将弱中趋稳。   (二)对策建议
  1.以“五个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加快现有火电机组技术改造的同时,利用好天然气、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同时,加快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煤电(风、光)用产业链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煤电冶、煤电化、煤电光伏等煤基新兴产业。大力培育非煤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及关键零部件等配套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完善文化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四是加速投资结构升级。引导投资重点既要与“五个基地”建设相结合,又要重点转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公共产品领域。
  2.以“稳生产”和“扩消费”为抓手,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稳生产方面,一是实行“轻税政策”,对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缓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尽快出台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实施细则;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支持工业企业采取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适当降低经营困难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允许拿到地的企业分期付款,减轻企业的购地款负担;三是增加企业效益。引导企业强化精细管理,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加强对原材料、燃料及辅助材料的采购管理,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缩短资金循环周期。
  扩消费方面,一是拓宽消费领域。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消费增长点,积极培育养老、养生、家政和电子商务等服务消费热点;二是优化消费环境。重点加强和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加快交通、供水、垃圾处理、无线宽带(WLAN)、商业网点,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消费支撑体系建设。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建设力度,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有效启动农村牧区消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经营,降低消费风险,让居民放心消费。
  3.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多渠道提高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及工资支付保障和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所占比重。提高公务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和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拓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鼓励通过动产、不动产投资,将资金、技术等要素转化为经营性产权,依法增加租金、利息等财产性收入。
  多手段创造就业。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贯彻落实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70条若干规定,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加快形成“创业富民”的长效机制。按不低于10%的增速逐年稳定提高创业引导资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创业指导平台,做好创业项目开发、征集、论证、推介服务。支持城乡劳动者居家灵活就业,其从业人员可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多措施提升保障。在“应保尽保”基础上,养老保障金随市场价格、居民收入的变化每年提高10%。加强大病医疗救助能力,逐步减少大病救助病种限制,提高救助标准。适当降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级别医院住院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减轻个人医疗负担。落实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使职工有时间进行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在控制地价基础上,增加中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满足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减小购房对消费的挤占。
  课题负责人:杭栓柱
  课题组组长:杨臣华
  执笔:付东梅 刘军 田晓明 杜勇锋
  责任编辑:张莉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1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