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廖洪富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复杂多变,高职院校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传统德育工作模式的弊端,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方法;创新途径
  
  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复杂多变,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面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挑战和现状,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教育思想,提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价值理念,高度重视和研究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合格专业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也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认识新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思路。
  一、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意识问题
  (一)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
  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但实际录取分数较低,而且在实际录取工作中,由于高职生生源不足,300分左右即可录取,有部分考生是降分录取的。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要想在三年学校教育中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高职生,难度大,任务重。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太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高职学生则反映,上课听不懂,尤其是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高职生对这些课程有畏惧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只是想混个文凭,有的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的,有的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认为前途渺茫,学不学无所谓,导致高职生厌学甚至厌世,给德育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二)社会地位低,自卑心理较重
  高职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而且分数太低,在本科生面前自然产生自卑心理。二是社会不理解以及误解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家长和考生认为高职仅比职高好一点,高考“落榜生”才去读高职。这客观上导致了高职生心理障碍,给学校德育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三)生活自理能力弱,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差
  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从小娇惯,使他们养成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任课教师反映高职学生上课请假、缺课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普遍存在“五重五轻”现象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象,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技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重无偿索取轻真情奉献。
  二、传统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采用的德育工作模式,虽不同程度地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但层次不深,维度不全,效果也不佳。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大多考虑的是使德育目标达到自己的要求,即方便自己的工作,方便自己的管理,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德育目标大多完美无缺,没有个性化,没有阶段性。
  (一)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部分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学生不以为然,无动于衷,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主要表现在: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对学生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重灌输和说教,把学生当做“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重外律、轻内修,只依赖于严格的要求与纪律约束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忽视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重历史经验,轻充实学习,德育理论的缺失和德育研究不到位导致了德育工作效果低下,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重管理,轻引导,或者引导不到位。
  (二)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缺陷
  人们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已在发生改变,高职德育教育也在围绕新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改革。但学生以后面临的是就业,是生存,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意识深厚的国家,彻底转变观念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学生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巨大压力。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教师不能交差,家长也不会答应。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常常是喊得响亮,落到实处的却没多少分量。各科教学中的德育任务,并非硬性指标,到底贯彻得如何也没有一个评定标准,有时候恐怕连教师也把握不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但有一些教师的道德水准并不能为人师表,不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学生从他们那儿受到正面影响不多,负面影响却不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在成绩上给孩子施加压力外,他们常常把自己工作上、生活上的不顺心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老实人吃亏”、“好人没好报”等,这样就培养了孩子扭曲的个性。这样的孩子私心重,合作意识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三、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德育渠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应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强调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备课时有“两纲两线”。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要遵循德育大纲,既要有教学线,又要有德育线。学院还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此为突破口,深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强调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同时,职业学校更要注重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引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大学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教育,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仰。要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着力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建设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员队伍,推进学生管理自主化
  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队伍,按照精干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合理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加强对学生管理者的教育、培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者奖惩考核制度。同时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律、自立、自主意识和相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如设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宿舍自管会等,加强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骨干策划各类学生主题教育活动,锻炼其带领学生、团结学生、服务学生的能力,以点带面,以骨干培养促进整体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主人翁意识。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个学校仅有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还远远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给人以鲜明的学校形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坚持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时时把握学生的“热点、焦点、盲点”,通过“抓实践、抓社团、抓活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院报、广播等交流和沟通平台的作用,建设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在全面服务于同学的理论学习、生活、情感等需求的同时,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其中,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适时提出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校目标和价值观念。如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中提出“以人为本,厚德强技”的办学理念;对学生提出了“厚德强技、弘毅笃行”的校训;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目标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价值观念。
  2、建设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如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风是爱生、敬业、笃学、创新;学风是尊师、好学、自强、尔群;舍风是整洁、卫生、文明、守纪。这样的口号就像无声的话语在鞭策和激励着学生健康成长。目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学生自己组建、自我管理的校文学社、广播站等一些社团。这些组织活动,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同时又发挥了学生特长,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等载体,全方位营造文明、健康、高雅的育人氛围。
  为了建设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学校还应重视体育文化活动、文娱会演、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包括革命传统教育,聘请知名作家定期讲课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又能展示我校特色和风采。
  (四)强化网络德育的教育功能
  网络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启迪思想、转化意识、塑造人格和指导行为等方面。网络拓宽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延伸并补充了德育功能,其丰富的信息、便捷的传播、多样的表现形式、易于互动的交流方式,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立足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的前提下,要积极运用网络手段,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网页来构建德育工作新阵地,注重引导,强化管理,增强网上德育的影响力,提高网上德育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利用校园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其他教育资源,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职院校德育专题网站,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同时也可以建立校园德育网站,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对学生施以不同目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引导。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德育教育的热点,精心设计德育网页。大力开发道德教育工作信息资源,不断扩大信息的输出量,同时注意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力求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主动的关注和思考,使德育工作由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到自己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学习,丰富知识,端正认识,净化心灵,实现德育工作美化灵魂、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既艰巨又伟大,“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德育创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高,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这样才能真正适应21世纪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先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
  2、南志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结合的探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
  3、于桂兰,魏海燕.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罗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J].中国水运,2006(12).
  5、邵冲.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