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琳

  摘要: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价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在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益等问题。分析了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北京
  
  一、概念界定
  
  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三类: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其中,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俄罗斯的下塔吉尔发表了《下塔吉尔宪章》中写到:“政府应该通过促进工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来积极阐释工业遗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国内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不多,并且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因此研究发展的空间仍很大。
  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统一将工业遗产旅游划入遗产旅游的范围。深圳大学的李蕾蕾于2003年发表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中指出:“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它属于广义的,还包括工厂观光的工业旅游。”
  此定义受到广泛的引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定义中囊括了物质类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但却忽略了非物质类资源的吸引力。因此,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应包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如工业遗迹、工业建筑物、机器设备、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技术、产品形态等,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需求。
  
  二、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
  
  国外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主题博物馆模式和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实践,归纳出工业遗产旅游的四种开发模式。
  (一)主题博物馆模式
  在工业遗址上建立主题博物馆,以此展示工业生产流程,旅游者能从中体验到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还可以改造为艺术创作场所,开展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通过设立工业博物馆,开展具有鲜明主题的工业博览会,融合招商引资、商贸交易、旅游等活动,结合工业遗产旅游与会展旅游。主题博物馆模式主要以德国鲁尔区的弗尔克林根炼铁厂最为典型。
  (二)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在工业遗址上建造休闲娱乐设施,改建成工业遗址景观公园。同时整合区域内其他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传统旅游资源形成各种旅游线路,新型资源与传统资源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创造更多效益。如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landscape Park)――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三)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将工业遗址建筑群改造为一个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场所,其中配有咖啡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如澳大利亚墨尔本购物中心是在生产子弹的工厂遗址上改建而成的。
  (四)区域性一体化模式
  区域性一体化模式又称为德国埃姆舍公园(Emscher Park)模式,根据区域性综合开发目标,通过改造和再利用废弃的工业建筑和空地,恢复厂区内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工人再就业,创造多重效益。如1986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英国铁桥谷Iron Bridge Gorge工业遗产旅游地,其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是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融合为一体的旅游地。
  
  三、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效益
  
  (一)经济效益
  工业废弃地面积较大,工业建筑拆除费用较高,如首钢工业区内的炼钢炉、炼铁炉等处置费用很高,并且还需要工业上复杂的处置技术,因此通过保护性再利用的方式节约资源,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成为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效益
  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重工业企业外迁,遗留下来的许多厂房、机器设备等工业遗迹是见证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因此,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促进了工业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保持旧工业区和谐与健康发展。
  (三)环境效益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其沦为建筑垃圾而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在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过程中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改善其环境。因此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
  
  四、对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启示
  
  (一)现状
  拥有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北京,蕴藏着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但是由于早年缺乏对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关注,北京重要的工业历史遗迹在城市发展中已经消失,如1883年的为军械服务的神机营北京机器局――北京最早的工业曙光、1898年的长辛店机车修理厂二七机车厂、1906年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火车站等历史遗迹。
  近年来,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大背景下,北京多个工厂停产、外迁,遗留下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迹亟待进行保护开发,因此工业遗产旅游是获取多重效益的必由之路。目前,北京已经开放及正在规划之中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有:北京首云铁矿博物馆、欢乐谷、798艺术区、京西煤矿、首钢、京张铁路等。
  (二)对策建议
  然而,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加强政府主导。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资源是其基础。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被拆除。针对目前状况,北京市政府应组织人员对现有工业遗产全面普查、实地调研,进而建立起工业遗产清单,评估、分类可以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选择最适合的开发模式。
  2、设计特色主题线路。在规划北京工业遗产旅游时,应明确目标市场、准确定位、设计特色主题线路,满足新时期各旅游人群的旅游需求。如针对青年旅游群体特点,应着重凸显工业遗产旅游的教育、文化、体验功能,设计教育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3、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根据协同论,区域联合开发较分散孤立的开发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整合优势。北京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呈零星分布、难以吸引国内外旅游者,针对目前状况,北京应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从而提高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等,获得单个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区域联动效应。
  
  五、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一些城市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背景下,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旅游形式,区别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形式,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基于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的文献资料,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开发效益以及北京地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等问
  题。但由于文献资料的收集及实地调研的效果有限,本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春利,窦群.旅游规划与开发[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王德刚,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5、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商务印书馆,2007.
  6、刘伯英,李匡.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Archicreation,2006(9).
  7、李小波,祁黄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8、李林,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4).
  9、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3).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