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求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华光

  【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要在股权融资,争取政府扶持资金,利用动产、权利质押、争取质权贷款,利用担保机构,推动企业联保,争取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贷款,偿试租赁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融资成功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融资难 困局求解 新动向 微观举措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破解困局,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这方面的问题继续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值得重视的新动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为了履行我国加入WTO所作的承诺,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批准设立的外国银行的子银行,可享受国民待遇,经营人民币的存贷款等业务,例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等,目前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端客户。(2)中国的储蓄银行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中国原邮政储蓄系统只存不贷的局面得到根本的改变,他们的客户应主要面向中低端客户。(3)金融政策进一步放宽,各类股份制银行可在县一级设立分支机构;农村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资本标准放宽,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在湖北省仙桃市挂牌开业。(4)今年3月16日《物权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该法中对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有打破坚冰的意义,从根本上消除了动产、权利质押的法律障碍。(5)许多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一些政府官员在有关的会议、报刊、杂志上撰文、发表谈话、提案等建言献策,呼吁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尽快设立创业板市场和第三板市场,并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的债券融资等。(6)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和办法。例如武汉市政府正在设法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已拿出相关《意见》初稿,并正在研究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办法。
  上述动向说明,政府及社会各界正在积极研究、探索困局求解的路径、措施和办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坚冰正在融化。
  
  二、困局求解的微观举措
  
  所谓微观举措是指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破解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首先是宏观面、政策面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办法,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这方面的内容笔者已在发表在《中南论丛》上的“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的对策思考”一文中作了较详尽的论述,这里仅就微观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和办法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1、要重视股权融资
  首先要转变观念,扩大融资视野。要突破亲戚朋友的借钱圈子,可考虑引入合作伙伴或股权融资者,特别是从与本企业相关的产业链中寻找合作伙伴。有的中小企业的老板,担心企业控制权的分散以及引入的股东与其经营理念不一致,会给企业的发展留下隐患。这只能进行利弊的权衡,趋利避害,在合作伙伴中进行选择。其次要重视引入风险投资。所谓的风险投资是指一种资本以及这种资本的投资过程。风险投资的最基本特点在于:所投资的对象是创建初期,具有潜在优势的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的中小企业;它们以权益资本的方式进行投资,最终要从投资的企业退出,并以公开上市为主要退出形式以获取高收益。引入风险投资主要的是要争取政府的“种子基金”,民间的“天使资本”,以及“创投基金”的支持。再次要关注“创业板”和“第三板市场”的建设进程。该类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主板市场低,所以要为在该类市场融资创造条件、作好准备。
  2、积极争取政府扶持资金的支持
  各地政府的有关部门(例如武汉市经委、科技、信息产业、商业、农业等部门)分别拥有数量不等的专项资金、基金等,支持的方向涵盖企业成长、再就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获奖、获专利、开拓国际市场、归国创业等。支持的方式:一是贷款贴息,二是无偿资助,三是资本金(股本金)投入。对这些资金,许多企业不知道。以武汉为例:长江日报与武汉企业家协会、汉派服装商会联手抽样调查200家中小企业,对这项资金,67%的企业不清楚;22%的听说过,但不清楚怎样操作;11%的清楚或得到过资金的扶持。争取这项资金存在的问题是申报及报批的时间较长,难以缓解短期的资金需求,而且申报的门槛较高,融资的力度有限。
  3、充分利用动产抵押、质权,权利质权,争取质权贷款
  今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物权法》,界定了动产抵押、动产质权、权利质权的概念、内容和范围,明确了动产出质、权利出质的法律有效性。这样企业的债券、存款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应收账款、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都可以出质。有了法律依据,银行贷款的风险降低,权益有保障,企业有积极性,银行做起来也比较好操作。
  实际上《物权法》出台之前,一些银行已经进行了尝试。天津一些银行采用无形资产、专利权作抵押,提供担保贷款。又如中信银行,近年来对武汉小企业贷款,特别是发展前景不错的物流企业,只需仓单、应收账款等做押,贷出不少款。《物权法》出台后,中信银行表示将拓宽小企业贷款的范围。所以企业需要重视《物权法》出台后带来的变化和机会,积极争取动产、权利质权贷款。
  4、了解和掌握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功能,拓宽融资渠道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拨出专项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这些担保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会员交纳的会费、社会募集的资金等。信用担保中心(或公司)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原则规范运作,选择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资金回笼快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一批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的担保企业,呈现多元化趋势。以深圳为例,该市的担保企业有200多家,规模也比较大,注册资金动辄千万,有的已经做到大型的担保企业。实力最强的是政府开设的深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主要对中小企业推出一年以内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数额不超过500万。2006年共为1000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4.5亿元。
  湖北省政府近几年对担保企业的投入大大增加,政策性银行也与政府深度合作,担保体系基本建成。但仍存在许多深度问题,如数量偏少,全省只有105家;实力规模也偏小,如武汉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多为10万-100多万。
  利用担保企业,首先要有完善发达的担保市场、担保公司实力较强、担保体系较完善,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与之相适应,这方面我们还需作出较大的努力。
  5、重视企业的信用记录,使自己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
  银行的信贷人员普遍担心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主要有二怕:一怕材料造假。如果提供的信贷资料及财务报表是虚假的,银行就认为,企业的生意是假的,是在骗贷款;二怕企业盲目扩张、并购。不按市场规律办事,银行的贷款成为坏账、呆账,而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如果以上两条控制住了,他们认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应进行正常、合规、诚信的经营。
  目前如何健全和完善信用体系,解决企业的诚信问题,已引起有关各方面的重视。如武汉市金融办与人行武汉营管部将组织相关活动,遴选并长期培养优质企业,入榜企业将优先获得银行的支持。所以企业要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并成为银行信得过的优质客户,这样获得银行的信贷就容易得多。

  6、推动和利用企业联保
  在企业本身资产实力不够、信誉不高的情况下,如果能寻找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雄厚、信誉较高的优质企业提供担保,或者互相之间建立担保服务关系,形成企业联保的网络或合作组织,这样可能更容易取得银行的信任,从而为解决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7、积极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联系、互动,争取他们的贷款
  积极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小型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取向之一。一般来说,新发展的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的机制较灵活,服务意识较强,贷款门槛相对较低,争取他们的信贷支持较易成功。但也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现在的商业银行本身就是企业,同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都以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基本原则。贷款都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你必须有足够的抵押物和质押物,主要是不动产担保,而质权担保、特别是信用担保,取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
  8、尝试租赁融资
  租赁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租赁行为在实质上具有借贷性质,具有实物信贷与货币信贷相结合的特点。现代租赁已经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其限制条款少,筹资速度快,到期还本负担轻,既可保持借款能力,又获得了设备,省力又省时,而且具有一定的减税作用。所以这种方式应引起中小企业的重视,用以补充部分或替代其他筹资方式。
  
  三、融资成功的决定因素
  
  企业在寻找资本,实际上资本也在寻找企业。银行的贷款和资本家的资本能否落到企业的身上,最关键的是企业是否具有资本家、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重视的能力。因为资本家和银行都相信有了这种能力,企业不仅能给他们的资本带来安全,而且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种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核心竞争能力能确保企业以特有的优势,更有效的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难题,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对于核心竞争能力的认识,其质的把握和内涵并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但我们可以从企业的外在表现来考察和识别企业的这种能力:①高素质、团结协作、有诚信的管理团队;②产品、技术、服务的先进性和独特性;③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④企业的营销能力、市场的创新、开发能力;⑤良好的发展前景,明确的发展战略,商业计划和完善的管理制度;⑥良好的经营记录、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
  上述表现也是资本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融资贷款前,着重对企业关注并对企业重点审查的方面。可以说正是这六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企业融资成功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开明主编:《融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⑼。
  [2] 陈宝明编箸:《中小企业融资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⑼。
  [3] 邓华光:《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风险投资》[J],科技进步与对策,武汉,科学出版社,2006,⑺。
  [4] 邓华光:《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的对策思考》,中南论丛,武汉,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