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黔江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经济高地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黔江要成为真正的“中心”,首先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上相对武陵山片区县(市、区)处于领先水平。黔江加快建设武陵山地区中心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抢占“功能定位”的制高点,抢占“交通枢纽”的制高点,抢占“产业布局”的制高点,抢占“协作示范”的制高点
  关键词: 武陵山地区;中心城市;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整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财政保障能力居区域水平的前列,其GDP和人均GDP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将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被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黔江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之一,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黔江又一次高定位发展。根据《规划》,黔江区将主要承担成渝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地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因此,必须加强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理解,探索黔江在区域中实现错位竞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径,找准在区域发展中的制高点。
  1 抢占“功能定位”的制高点
  功能定位指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代表着城市的未来。抓住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从全国发展战略高度完善黔江功能定位,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逻辑起点。要在全国、全市和武陵山地区发展大局的坐标系下,按“武陵山区域性中心城市”、“武陵山地区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布局,使黔江真正成为横联“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东西大纽带”,纵接“泛珠三角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南北大枢纽”。实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超常发展。
  2 抢占“交通枢纽”的制高点
  “立体交通枢纽”是区域性竞争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武陵山片区是我国中西部过渡带,是内陆腹地高速公路和铁路路网密度最低的地区。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交通建设投入历史欠账很大。黔江要充分利用“铁”“公”“机”等基础条件和特殊区位优势,从武陵山大开发需要出发,努力提升“立体交通枢纽”层级和档位,千方百计挤入全国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布局规划。除目前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外,尽快启动“安康—恩施—黔江—铜仁—玉屏”铁路规划,建成“包头—西安—黔江—铜仁—河池—南宁—北海”铁路大动脉,打通纵贯武陵山区的中西部首条纵向出海大通道;尽快建设“安康—万州—黔江(阿蓬江)—龚滩(乌江古镇)—遵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北京—西安—黔江—贵阳—南宁(北海)”(北京为中心)第8条(现有7条)放射性高速公路(简称“京北高速”—见附图2),结束北京—广州与北京—昆明两射线间“西南部广大扇形区域”无直通首都的高速通道历史。建设“包北铁路”、“京北高速”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也是加强我国南海防务的军事战略需要,有望争取解放军总参、总后及国防部等部门大力支持;要加快“重庆—黔江—长沙”城际铁路、“黔江—恩施”铁路建设进度,尽快打通“成都—重庆—黔江—恩施—武汉—上海”等横向出海大通道。巩固黔江武陵山机场直飞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成都、武汉、长沙“一点八射”的一级航空运输体系和直达恩施、铜仁、吉首、张家界、万州等地的二级航空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武陵山地区交通枢纽和重庆东南向重要开放门户地位。
  3 抢占“产业布局”的制高点
  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下,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视野、全新的策略,突破性推动工业经济、商贸物流、旅游等重点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重庆50强企业,试行“量身定做”、“一企一策”招商策略,加大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力度,吸引重庆主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梯度转移产业来黔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北部新区”及“成渝经济区”IT、汽摩等产业集群分工。要适应“武陵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要求,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规模容量、配套功能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重庆正阳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力争直接或通过“两江新区拓展区”等途径提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强力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坚持大通道、大市场、大流通、大合作理念,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入驻;大力发展社会化“第三方物流”式的现代商贸物流和快递物流连锁企业;策划发展“买全国”、“卖全国”的“义乌式”大型批发市场;深入研究和用活重庆“打造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的减免营业税、专项扶持等政策,规划设计并尽快启动“渝东南会展中心”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商贸物流的聚集辐射功能。
  提速建设“大武陵黄金旅游目的地”。从“旅游兴区”的战略高度研究和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定位、资金投入、管理体制、营销策划等层面研究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旅游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秉承“不求最大但求最美最特”的城市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园林城市,积极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品牌。加快册山河及城北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新城大峡谷景区建设,加快小南海、濯水古镇、蒲花“暗河天生三桥”等景区提档升级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品味,巩固和深化主城区城市风貌改造成果。深化“两江四岸”、“精品装饰工程”,努力把民族博物馆、规划展览馆、体育馆、图书馆、峡谷公园、“仰头山森林公园”等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城市旅游景观。发挥小南海“国家地震遗址公园”、“国家防震减灾教育基地”、“武陵仙山”“神龟峡”等旅游品牌效应,按“国家水准”推出全国首创的“小南海地震模拟演示馆”、比美《印象刘三姐》的旅游形象歌舞、有如《神奇九寨》的旅游形象歌曲、类似《一米阳光》的旅游形象电视剧等“高端旅游精品”,加大“峡江之城,古湖(小南海)之都”营销策划力度,抢先建成“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和中西部重要旅游集散地,真正形成资源共享、空间互换、产品互推、利益均沾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率先创建“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发展试验区”,并将其作为“加快把黔江建成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设立试验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赋予试验区更多调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权限,支持“重庆保税港”、“重庆海关”等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从组织领导、财政税收、金融信贷、证券融资、土地使用、项目布局、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4 抢占“协作示范”的制高点
  黔江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要以“中心城市”的胸怀和气魄,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发挥好“情报员”、“参谋长”、“先遣团”的作用,在“协作区”建设中崛地而起,乘势前行。一是积极开展调研。主动关注协作区建设进展,收集整理相关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意见,适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二是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在“协作区”、“试验区”等问题上,搁置争议,“先推进,后深化”,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协作区”内涵。树立协作的核心不在名称或形式,重在争取中央和市委对协作区政策的特殊性、投入的倾斜性。力求中央和市委赋予黔江先行先试、放手放胆,确保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在全国全市最快最好。三是构建权威高效的区域协调机构。建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制定武陵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提出区域联合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协调区域协作的重大事项,努力克服体制的松散性带来的 “各自为政”、“诸侯经济”等不良弊端,真正形成协调权威、高效统一,合作全面、务实有力。四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协作区内各行政单元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作者简介:冉敏芳(1975--),女,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99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