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 铭
[摘要]本文结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实际,分析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其原因,提出改进的策略,指出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进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 艺术专业 现状 对策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新生事物,至今才走过了十个年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传统高校而言,独立学院目前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承担着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才能体现应用型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利用其母体――南京师范大学的师资资源优势,尝试在艺术教育上有所创新。学院下设的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以及体育系在各自领域有着鲜明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素质方面受到社会较高的评价,在各类艺术类比赛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种尝试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在艺术专业培养之外,大学英语作为艺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却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教学难度较大,这体现在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缺少课堂互动,四、六级通过率低等方面,极大困扰着任课教师。
一、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独立学院是在本三阶段进行招生的,学生的高中基础知识总体表现相对较差,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对英语学习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一直以来,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文化课的成绩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加之大学英语较高中英语学习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类学生进入大学后很难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如此一来,学生不但不会在英语上有所提高,反而会影响到其本来就薄弱的英语基础。笔者从2006年起就一直担任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其间发现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仅停留在初中水平,即在日常使用中仅会运用简单的短语或句型;单词掌握量不超过2000个,也仅限于一些常用的高频词,远远低于大纲3500-4000个单词的掌握要求;语法的掌握也较差,在写作训练时语法错误频出,基本通篇都是语法错误。可见,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并不能适应大学英语的要求。
2.学生学习动机单一
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本身对英语有兴趣,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来提高自己,而有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文凭或证书。艺术专业学生多数属于后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表层动机(surface motive),即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取得文凭、证书或工作等。这类学生往往以取得外部的物质条件为目标,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类是深层动机(deep motive),具有这类动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习是因为兴趣,是为了学到知识。用通俗的话来说,第一类学生是“要我学”,而第二类学生是“我要学”。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陈旧
由于独立学院创立时间较短,且自主招聘的教师多为应届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难免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把对本一、本二学生的教学方法用到了本三学生身上,而没有考虑到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这很明显是不合适的。上课时仍是一张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观念,很少讲究教学艺术。此外,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话语权,学生只是在一味的接收,课堂上缺乏互动,索然无味;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讲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教师把大量备课的时间都花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恰恰忽视了要去“备学生”和“备方法”。艺术专业的学习需要每个学生都需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教师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渐渐丧失自主性,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部分教师对学生存有偏见
有部分教师因为艺术专业学生基础差,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就忽视对他们的培养,进而上课随便应付了事,认为只要能通过学期考试就行。孔子曾经提出“有教无类”的说法,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是教育的对象。捷克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教师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将知识点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在教学中不能带有偏见。
二、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特点
1.专业特点
艺术专业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由个性,主张千人千面,他们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艺术专业学习上。高考录取要先通过专业课考试,获得专业资格证之后才可以参加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的高考,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要大大低于非艺术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在对待专业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
2.思维活跃,综合能力较强
在笔者为艺术专业学生上课讲到一个补充知识点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在课堂上突然活跃起来,与老师就该知识点进行讨论,甚至将其延伸,课堂气氛会变得非常活跃。“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整体较差,但学生大都具有思维活跃,见识广泛,为人热情、感性的特点”。
3.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绝大多数学生是来自江浙沪一带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生活充裕。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学生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期接受过特长教育,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在文艺表演方面也有出众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是学院或系科学生会或社团的负责人,在各类活动中体现了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多来自城镇,多来自中产阶层家庭,他们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不如一本、二本学生,但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创新能力方面,并不比一本、二本的学生差”。
三、解决对策
1.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Jakobovits曾经提出了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及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才能占33%,智力占20%,动机占33%,其他因素占14%”。很明显,在这些因素中,智力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是可以由学习者控制并改变的。在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处于核心地位,占33%,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只注重专业的进步与发展,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例如笔者所教的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班,在备课时会有意地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摄影、绘画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因为学生在他们的专业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老师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会产生亲切感。此时师生间的距离就在无形之中被拉近了,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原来那种学习英语的动机(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和拿文凭)发生了改变,他们会发现,原来英语课也可以跟自己的专业课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渐渐地,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运用“背诵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时不争的事实,如果不帮助学生用合理的方法夯实基础,那么大学英语是很难学下去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其本来就薄弱的英语基础。就比如让一只小蚂蚁去拖一辆卡车,拖不动不成,反而会伤害自己。那如何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呢?笔者在课堂上采用的是传统的背诵法,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背诵课文中的部分段落。虽然背诵法存在着争议,“重复和背诵课文被当成是两个‘歹徒’”, “在中国大陆,现在的英语学习者较之二三十年前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解除英语的机会和方式,因此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课文似乎不再得到‘认同’。”但是“背诵法”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却非常有效。
笔者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对课文段落进行背诵,有些学生曾表示过不理解,认为背诵课文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考试是不会考到课文原文的。殊不知,背诵课文会使学生不断地接触到同一个单词、词组或短语的用法,英语语感会逐渐增强;通过背诵,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就不仅仅局限于孤立的单词、词组或短语,而是整个语言体系。“一个语言形式在语言输入中出现得越频繁,就越容易被学习者注意到并将其融入自身的语言体系中。”背诵法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它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记住其优美的语言,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文章中的词汇”。
3.讲求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向把艺术专业的大学英语课上好,教师必须要在方法上多做文章。
(1)慎用“纠错法”,多向学生灌输正确信息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纠错。比如学生在对教师的提问做出不正确的回答时,教师往往会给学生纠错,认为此时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印象是最深刻的,其实这样做往往会产生负效应。笔者曾经就动词argue和其名词形式argument为学生进行讲解,在讲到动词变名词时强调了名词的拼写是在动词“argue”的基础上去“e”加上“-ment”而成。可是部分学生却偏偏对错误的拼写,即“arguement”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上的纠错反而产生了负效应。“学习者接触最多的是大量的正确语言输入,不是语误…外语学习的进步毕竟是靠大量正确输入与吸收,习得的真正动因应在正确的输入过程中去探寻,互动研究理应由过度重视纠错反馈转而聚焦于互动中的正确输入。”
(2)善用“信息沟”,活跃课堂气氛
“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也称信息差,是指对话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从而导致双方的信息拥有上的差异。”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信息沟,那么学生的厌倦情绪便很容易产生。艺术专业学生多数对于大学英语课文中的语言点及文化背景知之甚少,这样就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条明显的信息沟,因为教师占有大量学生未知的信息。“基于信息沟的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信息交流的前提就是双方间存在对方有所不知的内容,要向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得逼着自己开口问、动手写、去阅读。”如何去利用信息沟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人为地设计诸如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讨论中,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教师此时要起到一个监督及提醒的作用,对于学生在文化等方面的错误要及时指正。
(3)巧用“小工具”,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教师不应只把大学英语教学局限在课堂上、书本上,而要指导、辅助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现在的学生对黑板粉笔式的传统教学及纸质书籍已经厌倦,他们更倾向于在电脑上来查阅资料或者阅读书籍。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笔者进行了尝试,发现效果明显。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在课后利用Google, Baidu和维基百科等网络工具搜索相关资料来完成,学生在查阅资料时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这是课堂上所看不到的。此外,笔者在学生二年级时有意识地给学生增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写作指导,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内容都分享给学生,这时候可以利用新兴的web2.0技术,在网络上实现师生的课后互动,大大延伸了课堂的内涵。笔者通过开通大学英语学习博客,将大学英语学习和四、六级英语考试的相关参考、辅导资料放在网上,学生可以通过博客进行课后的学习,而且学生也乐于通过博客的评论功能给教师提问,这对那些在课堂上羞于提问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QQ,MSN,飞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和学生在线联系。总之,若能巧妙运用这些“小工具”,势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不仅局限在聊天、打游戏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倾注情感,做到有教无类
“外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一些教师在面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艺术专业学生时往往感到教学难度大,比如学生经常旷课,上课不仔细听,对于教师的提问选择沉默等,教师会渐渐失去教学的兴趣,认为自己辛苦备课的努力没有得到学生的尊重。殊不知,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心理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觉察到教师教学态度上细微的变化。久而久之,师生间的鸿沟产生了,学生越来越抵触英语学习,而老师也越教越没有激情。当然,艺术专业中也有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赞扬基础好的学生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否则,“那些‘跟不上队’的学生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的消极情感反馈多,因此对教师持否定态度,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
总之,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固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也有着更多不容忽视的优点。对于这个群体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一味照搬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多花心思在“备学生”和“备方法”上。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艺术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和其他独立学院一样,也存在着很多的共性。笔者认为,只有加强语言输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时注入情感,认真对待每位学生,做到有教无类,才能真正提高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Cook, G.Repetition and learning by heart: An aspect of intimate discourse, and its implications [J]. ELT Journal,1994,(48):133-141.
[2] Parry K. (Ed.) Culture, Literacy, and Learning English: Voice from the Chinese Classroom [C]. Portsmouth, NH: Heinemann,1998.
[3] Pennycook A. Borrowing other’s words: Text, ownership, memory, and plagiarism [J]. TESOL Quarterly, 1996,(30):201-230.
[4]戴祯琼,丁言仁.背诵课文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研究[J].外语研究,2010,(2).
[5]桂诗春.应用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27.
[6]王初明.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现代外语,198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