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景顺

   [摘要]高职体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把健康的体育理念传播给学生,注重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本文对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并对如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一、引言
  体育学科是高职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近些年来,虽然高职体育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繁杂,趣味性低,健身效果差,导致学生厌学,不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健身效果。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预先注意和积极、肯定的态度以及力求去认识,而体育兴趣就是积极认识体育运动或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完成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却很难说有多少积极的作用。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专门论述和明确具体的要求与规定,然而现行的体育课教学与其说注重体育兴趣的培养,倒不如说在不断扼杀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兴趣对体育教育的实施具有促进性作用,运动兴趣可以使人在不断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开阔眼界,丰富自我,促进创造性运动能力的发展,在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时能达到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效果,从而能进一步从参加体育锻炼中,更大、更快、更好、更久地获益。因此,在高职体育学习中应把体育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他们增强体质、锻炼体魄的目的。
  二、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重复,考核方式片面
  目前,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没有完全摆脱以竞技教材为主的旧教材体系的束缚,教学内容应体现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特色和本质功能,开发和选择职业性体育。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基本上是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当前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的内容陈旧乏味,缺少新意,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例如 50m跑、铅球、1000m跑(男)、800m跑(女)、双臂屈臂撑(男),1min仰卧起坐(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教学内容几乎全是竞技运动的项目,这些内容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在学习,到了大学再去学这些东西,自然会兴趣索然,出现消极怠练、甚至逃课的现象。另外,教材形式单调,枯燥无味,考核标准太高、太难,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发展学生个性考虑较少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
  2.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院校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相比,既具有共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其培养目标应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注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在办学过程中,大部分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盲目向普通高等体育教学看齐,致使我国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模糊,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院校的个性,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也就是说要贴近职业特点,来开设体育课。职业劳动的性质、形式、条件与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对人的身心素质的要求也不同,而现行的体育课程结构,职业特色不突出,没能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并且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编制缺口较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时,高职生对教师的性别差异比较敏感,特别希望体育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高职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物质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实践证明: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环境包括: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墙报和黑板报等宣传栏的设置,目前高职院校各种场馆缺乏的程度非常严重,拥有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硬件设施的差额数量相当大,各校体育器材的拥有数量也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上述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制约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1.更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观念
  更新被动体育教学观为主动体育教学观被动教学观的特点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致力于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技能,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程式化、训练化,方法呆板,使学生成了教学的被动体,严重地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主动体育教学观的核心是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要善于引导他们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由被动教学变成主动教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讲求方法的灵活性,要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积极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例如,学生在掌握体育游戏或体操技巧单独动作后,就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创造小游戏或技巧小组合。在组织形式上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带领做创编的准备活动和新游戏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才能的创新能力。
  2. 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长时间、单调的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教法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灵活变换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是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之一。使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以便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近年来体育课教学中培养体育兴趣的又一做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是目前我国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尝试性做法。其主要特点是,在每次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项并分组练习。这种做法由于首先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每次课中有机会对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进行反复练习,因此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专长,开设专项课,已成为我国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分组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

  3.改革和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中还必须改变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各种教学要求应使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采用能够充分展示学生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每次课的练习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快乐感。也可以降低某项练习的标准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体育教学内容中,也要重视体育理论教学效果理论是实践的归纳和总结,反过来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开设一些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医学、保健知识、竞赛规则、裁判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独立地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设计创造出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一些体育知识讲座,可以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内容可以包括:奥运史、亚运史、中外体育发展史;各单项的演变过程;各项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法;运动训练中的医务监督;体育锻炼的自我保护;组织收看高水平的比赛。还可以收集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的体育素材,举办专题讲座,讲授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性、趣味性的体育知识,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4.考核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以往的体育考核基本上是统一项目,统一标准,由于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运动技能的水平各不相同,而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核,显然有些不够科学。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项目教学以前,有的学生几乎可以不需要怎么练习就可以及格,甚至达到良好、优秀标准,而有些同学即使刻苦练习也很难及格,这样便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新《体育与健康标准》体育课的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作了重大的改革,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中的表现为中心。突出考核的激励机制,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根据这一精神,在执行中,首先是必须打破过去的统一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使人人都能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其次,打破过去统一的考核项目,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考核项目,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既可以发展特长、提高兴趣,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与理想的考核成绩。
  四、结论
  高职体育教学整体改革起步较晚,而素质教育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入手,审时度势,更新观念,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金土.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6).
  [3]汪正毅.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4]蒋俭欣.21世纪职业教育学校体育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1).
  [5]李存健.对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材建设的思考.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
  [6]金朝跃.对高职教育体育目标定位的认识与思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7]詹阿宁.高职学院体育课程设置的思考.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4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