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建良

   [摘要]当前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英语听力教学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英语听力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有许多困难,听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难以奏效。从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艺术入手,探讨了诸如情景法、多媒体辅助法和兴趣刺激法等提高听力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听力能力 教学设计 听力艺术
  
  一、听的本质特征
  
  1.听是一种主动、积极的交际行为
  实际上听力应该是一种主动、积极的交际行为。听力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理解对话和获得信息服务的。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用尽量“真实”或至少模拟“真实”情景的听力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源自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进行的对话,或者是原版影片中的对白,而不是选用句段听写等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厌恶感的内容。从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的结果看,他们所有兴趣的也是“真实”的材料。
  2.听是主动、积极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现代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听、读与说、写一样,都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听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基本上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感知阶段。这是迅速形成“印象”的阶段。听者在一连串连续的音流中依赖于对声音稍纵既逝的瞬时记忆,初步识别、区分语音,并将听到的内容初步切分成语句片段。
  (2)辨认阶段。听话人从运用音位配列规则、句法和词类搭配规则将听到的语言切分、组合成不同的结构,并将辨认出的语句片段同正在辨认的片段建立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暂时记忆,完成对语句的辨认。这是主动、积极、具体的信息分析合成过程。
  (3)再现、重构阶段。听话者听的语言材料只有经过再现和重构运用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它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解过程同时进行的。语言材料的存储并不是以听者最初感知到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更加简练、结构化的、容易保持的方法重新编码构造。
  
  二、听能力的构成
  
  1.听音辨音能力。即辨别音素等语言特征的能力。学习者特别要注意连续音流中音素的连续、弱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口语缩略等现象以及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这一部分的能力是整个听能的基础,如果不能够正确的将音流切分为音素,就谈不上正确的识别语言单位并加以理解了。在听音辨音的初始阶段,选用带有字幕的原版影片非常可取,因为借助字幕可以让学生能动的掌握一些常见的口语单词出现各种变体后的特征,让他们对这种语言现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等到学生能够较好的识别变异的语音单位后,使用BBC、VOA等录音节目则可以让他们将从原版影片中获得的辨音加以利用。
  2.预测能力。根据背景知识、上下文特定的语境预估听到的或没有听到的内容的能力。理解一段语篇的过程也是不断验证、修正预测的过程。预测是期待的结果,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向性。这一部分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语篇中预测即将到来的内容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视作是思维和语言互向作用的重要的方面。通过预测,学生可以提前对即将到来的语音音流做好准备,并能有效的抓住关键的部分,从而准确的获得必要信息。
  3.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即避开无关内容、获取感兴趣的信息的能力,诸如特定的人物、数字、颜色、时间、场合、事件等。这种能力的培养和预测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很多情况下,只要获取了语段或者语音流中的关键信息,也就理解了大部分的内容,并可以做出适当的反应。
  4.抓中心大意的能力。即剔除多余的、无关的或过于具体的信息,捕捉要点,获取内容大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理解和把握快速新闻广播或者长篇学术讲座的精髓来说意义重大。学生普遍认为对于获取特定信息只需要关注考题本身考察的内容即可,其实把握中心大意确实是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必须建立在对全部特定信息精确把握的基础之上,还要能有一定的归纳能力。
  5.猜意能力。即听者根据他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从上下文猜测生词或者漏听、听不清和听不懂的部分的意义的能力。这部分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作为阅读中猜测能力在听力中的延伸,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对没有能够把握重要信息的补救措施。
  
  三、在英语课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听能力的艺术
  
  1.在情景中呈现课文、激发情感,引起兴趣,以情趣助听。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语言比较单调。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文字教材形象化,将课文内容变得形象、直观,给教材以活力。《情景会话》的录音教材是课文的再创造,它保留了课文语言的精华,对话部分适当增减。叙述性的段落,或有角色旁白,或变成对话。整个课文,语言与音响有机结合,情景交融,使许多丰富的语言和激昂的场面,在音响配合下,表情达意。教学课文时,将这两种教材适当穿插、合理运用,就会烘托出一个自然英语环境。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听课文,就会不自觉地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绪体验,增强听的自觉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录音讲解课文,消除思维障碍,让学生理解地听。在定向思维的过程,常常会产生暂时的凝滞,即思维障碍。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有一些新的语法现象、语言点和长难句等,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现代心理学表明:克服思维障碍的方法是靠诱发和引导。教学中,除自始至终、持之以恒地用英语讲课外,充分发挥投影片和录音的优势,能及时疏通学生被堵塞的思维,使之得以正常进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上流行的动画和视频片断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途径。针对这种倾向,教师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查阅下载各种含有英语对白或者日常会话的动画、视频片断,而且这种片断经常带有字幕,可以协助学生对语音流的理解和掌握。
  3.了解学生爱好,让兴趣成为最有效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美国或者英国最新的连续剧或者原版电影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影片不但包含了语言本身,还探讨了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幽默的对话和恢弘的场面也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Rubin发现,通过录像故事训练听力的学生要比没有视觉辅助的学习者进步更快。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74.
  [2]Rubin. J. Improving 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M].Georgetow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5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