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音乐教育探索与设想和教育理念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 琳
【摘要】发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同时要看清楚我国的特殊形式与国情,要想达到世界音乐多元化,那我们必须先发扬本国自身的音乐多元化,然后再致力于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这样我国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多元化 音乐教育 教育理念
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上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国家兴起,经过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完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已成为西方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逐渐引起我国音乐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实践研究。很多高校音乐理论工作者和音乐教师主张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并改革现有的音乐课内容及组成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在内容上还是以西方音乐特别是欧洲音乐为主,如西方的乐理,美声唱法,和声学,视唱练耳,钢琴等内容为主,而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内容少,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音乐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内容更少。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首先要加强对我国音乐的教育,“赞赏其它种族是终生的发展过程,而起点是正确的自我民族意识”热爱本民族才能谈到尊重和赞赏其它民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因此,在高校音乐课中要合理安排中国音乐在教学中的比例;要增加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开设中国民族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等讲座。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中国音乐文化,进而达到正确认识和赞赏中国文化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已开设《世界音乐》的仅限于少数音乐院校。普通高校可以开设《世界音乐》使学生在了解欧洲音乐的同时了解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及收集有关世界民族音乐的音像资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应定期进行师资培训,改变我国图书,音响出版公司,大量出版和重复出版西欧作曲家作品的现象,使之出版世界民族音乐的图书,音乐资料,这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教材中加入世界民族文化背景的介绍,其中也包括中国民族作品的文化背景介绍。在音乐教育重要加入现代作品,流行音乐。所谓多元化就是应该把现有的音乐类别样式都关照到,是现代音乐,尤其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现代音乐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学生接受能力的逐步提高,可以逐步增加。
总之,我国在发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同时要看清楚我国的特殊形式与国情,要最终达到世界音乐多元化那我们必须先发扬本国自身的音乐多元化,然后再致力于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这样我国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音乐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基本素质教育,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中,艺术及艺术作品的激发与启迪作用功不可没。音乐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劳动生活而产生的,也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劳动生活而发展,音乐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最强大的也是最有效的。世界文化包含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包含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又是音乐文化的核心。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反欧洲中心以及多元化音乐文化。通过音乐了解人类的生存状态,研究全球的音乐文化,超越单一的文化环境,达到人类相互了解,尊重和交流的目的。
当前,我国的学术界音乐教育界,正在把目光投向多元文化的基础文化教育,虽然比一些发达国家晚,但是中国实施和发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呼声日高。新时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悄然掀起一轮新的音乐教育改革,这次教改标志着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飞跃的发展时期,是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基础薄,发展很不平衡,同发达国家相比,音乐教育改革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第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投资少,部分领导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第二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领域,未建立起本专业的目标体系和专业特色,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等皆向音乐院校看齐,未能与培养目标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成为培养中小学音乐老师资力量的真正基地。第三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依然沿袭西方的模式,尽管经过多次努力,教学体制,内容都有多方改进,但音乐专业教育的问题还存在着。更重要的是在处理音乐本身的技术教育和加强音乐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时,极度重视前者而轻视后者。
在理念上树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思想,必须保持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要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音乐课程的设置,音乐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应遵循由近及远,亲疏沟通的原则,为此,借鉴一些前辈的理论,提出了一些设想:
1.基础音乐教育
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非常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育中,应多采用本地区的与民族语言或方言相结合的音乐资源,使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音乐审美熏陶建立在乡土文化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风貌和世界各族音乐文化精髓。
2.高等学校的音乐教学
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分专业音乐和高师音乐教育。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本科教学中,除开设民间音乐课程之外,还应开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和“世界民族音乐”课程。高师音乐教育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应当依据中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多元文化价值观来制定调整课程结构,大力加强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少是民族音乐教育与世界民族音乐教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找出其纯在的弊端。以动态的,发展的,科学的的观点来探索构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本土音乐所处的地位,具有的意义和应发挥的作用,是跨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大趋势下应予以极大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3]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6.
[4]张肖虎.音乐教育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6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