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禁忌文化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闵 师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仅是帮助实现信息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禁忌被视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对禁忌的由来以及其分类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为英语教学带来启示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文化交流 禁忌 英语教学改革
  
  一、前言
  
  国度的差异必然会引起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文明发展越久远,遗留下来的禁忌也就越多,跨文化交流也就在所难免的会出现不少困难。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碰撞,交际失误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禁忌的由来
  
  禁忌, 国际学术界统称为“塔布”,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Polynesia)汤加语(Tongan),音译为“Taboo”或“Tabu”。波利尼西亚人信仰和崇拜一种神秘力量称之为 “玛那”(mana), 它是源于大洋洲的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事物或人所体现出的超自然力量。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即为“灵力”。相信凡是具有“玛那”的人或物都是危险的,不可接触,否则必将受到超自然的灾难性惩罚。迄今所知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无不具有禁忌。在中国,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禁忌”一词。据《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记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含人事而任鬼神。”而在西方国家,最早将该词从波利尼西亚语引入到英语中的是18世纪时英国的航海家库克詹姆斯。
  
  三、禁忌的分类
  
  1.语言禁忌
  语言禁忌一般是指令人不快,难堪的字眼,在交际中人们忌讳使用的语言。在现代西方国家,基督教对于英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即使不信鬼神的人也不愿意故意用不敬的语言亵渎神灵,在英语中各种有关宗教的词语,如:Jehovah(耶和华), God(上帝), devil(魔鬼), hell(地狱), Christ(基督), Jesus(耶稣)等都被看作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禁忌语。除此之外,还有如piss(尿), shit(狗屎)等与人体排泄物有关的词都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避免使用。人排泄的时候按字面意义固然可以说move the bowl (大便),但为了避免尴尬,人们委婉的说成“go to bathroom/washroom”.由于人们对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惧,疾病及死亡也就成了西方国家禁忌的话题,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难以避免使用涉及此类的话语,这时就可以用委婉语来替代,例如对于“死”人们不用“die”而是说“pass away, go to sleep forever”.
  2.隐私禁忌
  英语国家的人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禁忌,那就是个人的隐私(privacy)。因为他们强调独立的个性,绝对不容别人干涉他们的私事和隐私。主要体现在年龄,个人经济,婚姻,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话题上。因此诸如“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What's your income?”(你收入是多少),“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你结婚了吗?),“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你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 ”,“Are you Catholic?(你是天主教徒吗?)”此类问题在提问前最好说明理由,否则是非常失礼的举动。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译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同样的道理,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也是如此,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预。
  3.颜色禁忌
  由于各国的民族习俗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迷信的事物及忌讳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某个事物在这个国家被认为是美好的,而在另一国家可能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在禁忌的奇风异俗中,颜色的禁忌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国人以红色(red)为喜庆、热烈、高贵的颜色。因此新娘穿红衣服,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也是以红色衣服为主,鞭炮、包压岁钱的纸袋都是红色。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把红色看作是色情欲望的象征,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他们走进红灯区(Red Light Districts)进行合法的性行为交易。西方社会新娘结婚礼服以白色居多,它象征着纯洁,但是送花忌送白色,尤其是白色的百合,因为白色的花被视为厄运的预兆或死亡的象征。
  4.数字禁忌
  “13”是个令西方国家恐惧不安的数字。据《圣经》记载,在最后的晚餐上,餐桌上的第13人为了30块银币出卖耶稣,而耶稣又在13日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这一数字,饭店里没有13号房间,请客忌讳13人,重要活动避开每月的13日,他们常以“14(A)”或“12(B)”代替。对“星期五”和“3”这个数字,很多西方人也都忌讳。特别是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点燃三支烟。若恰逢13日又是星期五,西方人更认为是“凶日”,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因为这一日是耶稣的受难日。
  5.种族歧视禁忌
  在英语中,种族歧视语是语言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在美国英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是世界文化大熔炉的典型代表,不同种族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充斥着矛盾和冲突,而其直接产物便是种族贬语。美国黑人曾被极其恶毒的语言咒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倍受歧视的黑人地位得到提高,过去那些用来咒骂黑人的种族歧视语变得敏感起来,变成了禁忌语。如,nigger,niggra, Negro等都是侮辱性色彩强烈的完全禁忌语,有蔑视意味。现在人们称美国黑人为blacks或African American。当然英语中仍有一些有关“black”的不好词汇如:blackguard(恶棍),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污点),全家引以为耻的“败家子”叫black sheep,用心险恶的谎言叫black lie。
  
  四、禁忌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高职英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任务,而高职英语能力主要体现在与外国文化沟通的能力上。禁忌文化作为其文化的一种,教师如何将它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差异意识
  很多学生以为只要学好语法,积累足够多的英语单词就能很好地与外国人沟通,他们殊不知一个缺乏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人是很难进行正常的跨文化交际的。当学生满怀欣喜的与外国人交流时,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预期相差很远,因为文化冲突他们的交流出现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困惑,失望甚至焦虑,情绪上变得不安或沮丧,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对英语学习逐渐地失去兴趣和信心。
  2.适当增加禁忌语和委婉语的词汇学习
  委婉语是禁忌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它是文明社会避开语言禁区而采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像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英语国家的父母在孩子懂事时就告诉他们哪些词语是难以启齿的,又要用哪些文明词取而代之,比如不要说old people(老人),而应说senior citizen,不要说damn (下地狱),而要说darn等。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委婉词的来源与文化,我们有必要将教科书上避讳的禁忌词放到课堂与其进行比较,特别是那些在我们看来并无“恶意”,而西方人却“避而远之”的词。
  3.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主动性
  时代的变迁对英语教师,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英语教学不再是教会学生说英语,还应该包括外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大专院校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我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的物质条件将国外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建立起“看、听、说、译”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很好地进行了异文化的教育,还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动力和信心。课堂后,组织学生排演英语短小话剧,寓教于乐地让学生涉猎外国禁忌文化的方方面面。
  总之,禁忌文化的导入和运用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国外文化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还可以加强我们同西方国家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中国正以迅猛发展的势态逐步融入世界,从这个大的层面意义上来说,文化的教育不仅涉及到英语教育的成效,更关系到整个教育界的成败。
  
  参考文献:
  [1]袁瑛.从英语中禁忌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理论观察,2005,(4).
  [2]林语堂.my country andmy peopl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雷卿,鲍殊佳.禁忌文化与外语教学.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7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