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地税系统税源管理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家辉
[关键词]税源;精细化;管理效率
一、引言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对税务机关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税收精细化管理中尤为重要的是税源精细化管理。税源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开展这项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应该包括五点:管理对象细分、税源信息全面掌握、管理方法不断创新与多样化、纳税情况综合监控分析、管理流程明晰顺畅。
广义的税源精细化管理应该是包括从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到税款征收入库前的所有税务管理环节,包括对税源管理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税务机关目前开展工作的是狭义的,都是围绕纳税评估开展的,主要目的是监控应征税源。税源精细化管理既有利于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又能增加税收收入。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在于为基层人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有效地改变了长期以来税收管理的不利局面,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出击,进一步深化了纳税评估,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们应加快脚步,使税收管理实现由任务管理向税源管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逐步推行税源精细化管理,加大地税系统税源监控的范围和力度,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二、开展税源精细化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税源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开展这项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开展税源精细化管理应具备的条件就是指税源管理诸环节的精细和量化。
1.税源底数精细。经济状况决定税收状况,经济总量决定税收总量,经济结构决定税收结构,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但是,理论上的潜在的税收要变成事实上的现实的税收,要靠各类纳税人根据法律自觉进行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同时要靠征税人对属地所辖纳税人的户数及其基本情况,包括纳税人户数,分布,名称、电话、地址、生产经营主业、原材料来源、生产经营状况、销售状况、投资状况、资金流、货物流等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以达到税源底数精细,尽量减少漏征漏管户。
2.管理过程精细。一是税源信息收集的精细。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源巡查,外部门调查等工作,尽可能收集与纳税人有关的信息,构建相对全面完整的纳税人信息档案库,是税源管理事前工作的精细。二是税源监控的精细。利用收集的信息,通过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金税工程、纳税评估、发票监控等系统,对纳税人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是税源管理事中工作的精细。三是税源分析评价的精细。利用有关信息对纳税人纳税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是税源管理事后工作的精细。要综合利用建立的各种指标或模式,做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找出疑点核查落实,使税源最大限度地变成应征税款纳入管理。
3.管理方法精细。税源精细化管理是对日常税源管理的进一步深化、细化,是对纳税评估、分类管理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多家行业的探索和实践,归纳提炼出不同的管理指标和方法,最大程度地掌控纳税人的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实现票、款、货、税四者的全面监控。
4.管理标准量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征收管理质量,实现应收尽收。通过建立一些量化的指标体系,如行业分类的细化程度、电子税源数据库的完善程度、税源监控指标的细化程度、征管流程的优化程度、管理基础健全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成果认定的科学程度等等,比较准确地衡量税源管理精细化的程度与水平。
三、加强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构建“扁平化”管理机构。效益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理以及质量管理都属于税源精细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不但可以缩减管理层次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压缩管理机构并简化管理程序。对于我国的地税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从撤销、合并现有征收成本高、管理范围小、税源相对有限、社会效益低的基层征管单位为突破口,按照属地管理、征管合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构建“扁平化”管理机构,实行相对集中征收和专业化管理的格局。按照效能原则,进一步优化现有征管业务流程,以流程导向替代职能导向,确保每一个税收岗位都成为税收征管“流水线”作业上的一环。设立税源监控、税收核批、税收服务、税务稽查、法律救济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流程。做到权责分离、职能分解、环环相扣,实现资源配置集约化、税源管理精细化
2.实行分级分类的管理。通过实行分级和分类管理,从而促进管理对象的不断精细化。管理对象精细化就是针对不同情况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也就是对纳税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首先,应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年纳税总额、社会影响力等指标,对辖区内税源实行精细化分级管理。应将辖区内税源划分为市局级重点税源、县分局重点税源、股所一般税源、零星税源四类。同时,根据行业的共同特点,建立行业税源管理制度,定期撰写行业管理分析报告。每年还应选择若干个重点行业,结合税收政策落实情况与漏征漏管户清理,开展行业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纳税辅导、自查补报等加以解决,对有重大案情的则应重点稽查,严格依法处理。
3.严密管理过程监控。首先,细化户籍管理。市一级地税机关要制定《纳税人户籍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实施纳税人纳税登记前、中、后的监控管理。其次,强化账证管理。对经营规模大的个体户要依法强制其建账建证,使之申报纳税达到或接近实际的水平,提高征收率。建立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税务机关备案制度,及时将有关信息存储到主管地税机关的电子户档中。再次,以票控税,实现发票管理精细化。规范申报征收管理,建立催报催缴工作责任制,加大对逾期未申报户的处罚力度。最后,强化纳税评估。强化纳税评估,须做到点面结合。
4.提高地税人员的素质,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首先,应向广大地税干部职工灌输地方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必要性、可行性,从思想根源上培养追求精细化管理的文化氛围,树立地方税收征管全员精细意识。同时,倡导“细节决定成败”和“不找任何借口”的职业信条。其次,应提高地税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计征员、税收管理员、检查员简称为“三员”的素质。以创建学习型队伍为契机,注重对国家税务总局新出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和《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等内容的学习,通过抓岗位技能培训,在税务人员中广泛开展基本财务知识、基本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基本微机操作知识、基本写作知识等基本功训练,着力提高地税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建立税收管理员权力制约机制,规定税收管理员依管理股所的管理要求按月提出下户计划,推行双人或多人下户制度。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