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职能外包的优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应 欢 牛函娟

  [摘 要]浅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职能化分布的原因,阐述技术创新职能化分布引起的外包行为。对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 行为的分类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集群供应链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职能化外包提供的优势。作者认为,集群供应链形成的集聚而有序的企业生存环境,为现代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职能化外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集群供应链在企业技术 创新职能外包方面的优势,常常受到供应链网络的能力不同、供应链整体利益与企业个体利益冲突、机会主义存在等 问题的制约。对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则有助于解决由于集群资源自我演化产生的上述问题,从而提 高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创新行为职能;外包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041-03
  [作者简介]应 欢,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湖北 武汉 430074)
  牛函娟,咸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档案管理。(陕西 咸阳 712000)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对多学科交叉技术和知识的依赖,以及有限资源的快速流动,决定了企业必须与其他组织合作以便交换和获得各种知识、信息以及其他资源,一方面,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链的某一或某些环节上,另一方面,在其他技术创新环节上依赖于外部组织掌握和控制的资源,从而引起技术创新职能在企业间重新分配组合。Hippel(1988)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并非主要由产品制造商完成,而是在生产价值链中担任相应职能的企业承担创新源泉的角色(functional sources)。外包(Outsourcing)作为企业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一种形式,为企业以有限专用资源担任创新源提供了途径,在节约开发成本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同时加速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
  集群是一个特殊地域内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中,具有产业发展的结构安排以及地域内实体间的联系机制,不仅包含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而且纵向拓展到下游顾客,以及横向拓展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和在产业内部通过技能、技术投入相关的企业。随着成熟产业的需求较小变动和全球激烈的竞争,供应链对集群内企业提供的整合意向强烈表现出来(黎继子等,2005)。集群供应链的地域――盟约型关系结构(周永红,2006),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和存在方式之一,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职能化分布和外包创造了其他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职能化外包
  
  埃里克・冯・希普尔关于创新职能源的研究结论表明,创新者的利润期望和企业技术创新职能角色转化的困难是影响产业价值链企业技术创新职能化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
  1.创新者的期望利润决定技术创新职能源的提供者。每个企业都希望创新费用最小,而从创新中得到的创新收入最大。资料表明,在几个企业中,只有那些期望从某类创新中获取最可观利润的企业会比其他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并最终将其他企业赶出市场(Hippel,1988)。由于不同企业对一个创新机会拥有不同的职能联系,从而会形成不同的创新利润期望。企业面对的创新机会越大,就会形成越高的创新利润期望,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追逐创新。创新职能源的出现,揭示了产业价值链的不同职能位置与同一个技术创新机会的联系差异化,造成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不愿意逾越的障碍。
  2.角色转化困难提高了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门槛。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具有典型的专有资产的特征,一旦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打算转换自己的角色,则意味着对各项专有资源的重新投入。一方面,面临由于知识的粘性(knowledge stickiness)存在阻碍技术创新隐性知识转移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专有资产投入昂贵的风险。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常常被视为专有资产并被作为商业秘密而加以保护,当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隐性知识不能在内部获得时,企业只能自己开发或通过同其他专家交谈的方式以学习他们想知道的东西。由于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能力不同,以及知识粘性的存在,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从外部成功获得知识的门槛,即使有机会获得竞争对手掌握的隐性知识,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握,而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于昂贵的专有资产投入,则构成了企业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基础设施以适应新的职能角色的前提条件。
  3.较高的期望利润追求和角色转换产生的高投入,揭示了某些行业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活动外包的可能性。一旦企业认识或了解一项技术创新或某一创新组成部分以较低成本由具有某一职能的企业提供时,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就必然通过外包的方式从创新源那里获得希望得到的技术或知识,同时也因此相应减少企业自身对本项新技术或新知识的研究开发投资。这样虽然可以由于获取成本的降低获得良好的短期回报,但是势必损害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技术能力的积累,特别是某些技术诀窍必须通过研究开发的过程才能学会。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外包可能使企业对外部组织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久而久之可能失去对某一技术的开发能力,甚至是吸收能力。为了避免外包可能产生的这种消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包需要企业创造合作开发的形式并积极参与。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合作方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外包,能够同时满足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研究开发的要求,并且积极寻求各种组织形式,从而实现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外包。
  
  二、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集群供应链使得企业处于大量组织实体密切相互接触和交往的网络结构中,一项技术创新项目随时可能因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或终止,企业单独从事并成功实现一次商业化的新产品/服务、新工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即企业不可能实施一次技术创新中包含的所有行为,而只能承担其中一部分。由于每一次技术创新可能由不同的职能源发起,而且不同的企业在创新经历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表现为企业在不同的技术创新经历中从事的与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有关的活动,可能是直接构成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直接行为,也可能是间接促进项目完成的间接行为。
  对于直接行为,根据Utterback(1971)经典的三阶段模型,具体为:①新思想产生――来源于知识的碰撞(魏江,2002)――由理论学习、用中学、干中学以及补充性技术发展(Nieto,2003)获得,因此,思想产生可以具体描述为技术创新人员或组织的学习行为。②问题解决或发展,即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组合原材料和力量(熊比特,1990)导致新产品/服务的出现或新工艺的应用,可能是采用不同质量的劳动对象,或使用不同水平的劳动工具(包括技术手段),或雇用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因此,该阶段创新行为存在于调整劳动对象、采纳高水平劳动工具或雇用高技能人员方面。③实施和扩散,包括新产品生产和市场投入,例如营销、分销和零售行为,集群供应链企业通常将这一部分行为委托于价值链合作伙伴完成。
  对于间接行为,可能产生于与技术创新高度相关的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员创新(Knight,1967),包括变更工作分配、构建权力关系、沟通体系或奖励系统,人员流动以及调整组织中人员的行为和信仰;也可能产生于受限的历史性条件、具有路径依赖性的企业制度和文化形成过程(Strambach,2002),包括规章制度变化以及企业资源的积累。由于地域集聚性,企业与其他组织包括政府和公共事务机构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其创新行为外部其他合作者影响将更加深刻和频繁,例如外部知识和技术应用程度(Kumaresan and Miyazaki,2000)或者合作关系的密切和友好程度,都可能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进程。

  
  三、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外包优势
  
  从集群供应链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和条件来看,集群供应链同时汲取了集群和供应链各自具有的优点,并且因为其自身形成的地域――盟约关系结构弥补了集群、供应链的不足之处。正是基于这种双重属性的存在,集群供应链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职能化外包提供了其他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对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来说,集群供应链具有交易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投资增加的双重效应,毫无疑问推动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对技术创新行为的追求。地理位置上的彼此邻近和集聚,使得集群供应链企业具有相似的产业特征、文化特征、制度特征,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专业化投入、技术溢出和相似价值观的共享。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共享加速了创新行为的趋同性,表现为直接创新行为的互动进行,以及间接创新行为整合费用的降低。这是因为,集群内部存储的产业技术和人员降低了集群供应链企业直接的包括时间的和空间的学习障碍,并且学习过程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呈现出快速响应的动态特点;另外,相似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奠定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在合作创新中支付较小费用协调彼此人员和组织的间接创新行为。
  由于合作式技术创新外包,技术创新分工不断深化,并以创新职能分工形式出现。集群供应链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具有供应、生产、分销等显著不同的职能位置,在供应链中产生一种职能分工经济。职能分工经济产生于组织在特定职能活动中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可以通过职能分工节省重复的学习费用(陈松,冯国安,2005)。采用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开发外包与合作伙伴相结合的方式,成员企业将由于供应链盟约因素,从寻求技术创新整体最优解的立场出发采取积极的创新行为,同时提高企业以至整个供应链获取和积累技术与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集群供应链企业以不同职能身份参与新产品/服务或新技术开发,无论从参与创新的过程还是结果来看,都表现为一种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的成本、风险和利益分享的机制。这是因为,集群供应链提供了特定的产业生产背景,同时由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稳定的信任关系,为他们彼此共享和利用技术和知识奠定了基础,从而避免了组织在技术创新中重复学习的需要,也由此存在职能分工能够节约重复学习费用的情况。
  此外,集群供应链企业围绕同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成员企业之间物流转移本地化,不仅可以避免由于远距离产生的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过高问题,而且能够保证各企业和各产业群之间实现紧密连接(伍琴等,2005)。这是因为在产业集群运作中形成供应链规划和管理理念,能够避免无序竞争,加强专业化分工。同时,由于一个集群内处于相同产业价值链职能位置的技术研发型企业、生产制造型企业和销售型企业数量比较多,可能存在一条或多条供应链在一定空间的局部集中。各个供应链内部上下游企业不仅相互合作,而且不同供应链中位于相同链节位置上的这些企业,由于竞争关系他们之间存在跨链交叉创新行为的协调问题。
  
  四、小结
  
  集群供应链集聚而有序的企业生存环境,为现代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职能化外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使得集群供应链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优于其他的条件。尽管如此,集群供应链在企业技术创新职能外包方面的优势,常常受到供应链网络的能力不同、供应链整体利益与企业个体利益冲突、机会主义存在等问题的制约(朱燕君,2004)。而对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则有助于解决由于集群资源自我演化产生的上述问题,从而提高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E.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J]. McKin-sey Quarterly,1988,1:72-80.
  [2]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集群式供应链与物流逆向化分析――以东莞IT产业为例[J].科研管理,2005,(4).
  [3]周永红.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协调框架及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Utterback.J.M.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in the fir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1,14(1):75-88.
  [5]魏江.组织技术存量激活过程和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3).
  [6]Nieto,M. From R&D management to knowledge man-agement:an overview of studie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3,70:135-161.
  [7]约瑟夫・熊比特,著.何畏,易家详,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
  [8]Knight,K.E.A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intra-firmin-novation proces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67,23:478-
  496.
  [9]Strambach,S. Change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New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ompetitive Cities-The Case of Stuttgart European[J]. Planning Studies,2002,10(2):215-231.
  [10]Kumaresan,N.,& Miyazaki,K.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as Spillover Infrastructures"--Understanding the Hidden Dynamics of Knowledge Distribution in an Innovation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6(1):25-51.
  [11]陈松,冯国安.技术创新中的职能分工[J].科研管理,2005,(1).
  [12]伍琴,张汉江,李巍.整合供应链管理推进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与对策分析[J].系统工程,2005,(4).
  [13]朱燕君.基于集群网络式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4,(6).
  [责任编辑:昱 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6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