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纬林 张宇 张娇娇

  摘要: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环境不利的劣质信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声誉风险和诉讼风险急剧增加。为应对上述风险,同时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大型国际商业银行加强了风险监测与管理、创新了低碳金融产品,并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低碳业务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商业银行低碳业务发展的经验,从外部约束、道德自律及盈利空间等角度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与低碳经济的融合。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声誉风险;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97-04
  近年来,国际社会掀起了低碳经济的热潮,尤其是在低碳投资领域。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可持续能源市场的投资已从2002年的22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50-20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其数额将增至4000~5000亿美元。尽管如此,低碳发展的投资缺口依然巨大。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单靠政府的资金仍无法完全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为满足低碳投资需求,撬动经济主体低碳投资的热情,必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通过日常借贷业务,与消耗化石燃料的大型企业发生频繁和直接的接触。这种接触使得商业银行能够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间接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对贷款企业的资产价值、经营业绩和投资风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银行的经营业绩。因此,商业银行与低碳经济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已有一些文献开始研究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关注采纳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问题。但相关研究多是从道德自律的角度去论述国际商业银行业务调整如何影响企业信贷进而影响低碳经济,并没有论述影响国际商业银行业务更新与调整的具体因素,也没有考察银行业务的调整类型。实际上,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迫使一些国际商业银行更新了业务种类并调整了信贷决策。本文试图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商业银行业务调整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低碳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2005年进行的题名为《银行考虑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因素》的调查,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出发解析了哪些因素在促进社会责任机制与银行业务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调查结果,银行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因素包括:信誉增强与声誉提高、投资者的需求、较低风险且较高收益、利益相关者收益增加、银行/客户面临责任索赔、业务发展潜力、客户的需求、不良贷款经验。在上述因素中,信誉增强与声誉提高、投资者的需求、低风险且高收益位于被调查银行所列因素的前三位。而利益相关者收益增加、银行/客户面临责任索赔、业务发展潜力、客户的需求及不良贷款经验对银行可持续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前三个因素相比,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小。
  商业银行之所以关注低碳经济,关键原因之一是低碳经济对银行的信誉与声誉有重要影响。信誉与声誉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银行信誉增强与声誉提高会提高存贷款数量,增加银行股票的价值和流动性。相反,信誉和声誉的下滑会影响银行的收益,尤为甚者将造成挤兑效应和羊群效应,此时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业务量的急剧减少,还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另外,低碳投资者的需求及低碳项目的低风险和高收益特性都是商业银行关注低碳业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是获取高额利润。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主要收益来源之一,低碳资金需求者的需求结构与数量自然是影响银行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低风险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是任何投资者追求的目标,具有低风险和高收益的低碳项目自然也成为商业银行投资的重要对象。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信贷风险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环境因素很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信贷业务,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尤其是对于气候脆弱型行业和温室气体排放密集型行业的客户群体。这里的气候脆弱型行业是指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如房地产业、农业和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密集型行业是指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行业,如石油、天然气、煤、重型制造业和运输业。各国新颁布的环境标准将加大上述行业的环境治理成本,从而降低他们的投资收益和股东回报。可见,气候问题会直接影响上述行业的经营绩效和收入以及他们的还款能力,从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银行也会遭遇抵押品贬值而带来的信贷风险。一般情况下,一国政府会根据国际协议来制定和执行本国的环境标准,并根据此标准执行抵押品评估行为,这就容易降低环境绩效较差的抵押品的价值,进而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也称品牌风险。国际银行和大型私人银行向有环境风险(劣质)的借贷者放贷的行为,会受到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公开谴责,追究其贷款给对环境不利企业或项目的责任,进而影响该银行在民众中的信誉和威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7年由美国知名的环境保护组织——热带雨林行动网络(RAN)所引导的反对德克萨斯州建立11个煤炭发电厂的案件。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和美林集团负责安排该项目的融资,结果成为RAN指责的目标。RAN一共向54个金融机构发出正式信函,要求他们拒绝对该项目融资。这些环保行动对于有效捍卫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成为银行声誉的“品牌杀手”,而声誉对银行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民间社会组织外,气候问题也将对股东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对银行不利的市场和公众反映。除了非政府组织以外,股东也开始关注与气候相关的问题。当股东动员反对具有环境风险的项目时,将对银行产生不利的市场和公众反映。一个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根斯(Gunns)公司纸浆厂的融资案例能够比较贴切地证明这一观点。Gunns公司的一个融资项目具有严重的环境影响。澳新银行是Gunns公司的长期融资方,由于公众呼吁和股东反对,澳新银行被迫放弃成为这个项目的贷款人。   (三)诉讼风险
  对于对环境不利的低质贷款行为,银行除了面临公众的道义谴责外,甚至会遭遇被诉讼的可能。以美国为例,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该法案规定,如果贷款人承担了土地污染的法定责任,那么其贷款银行也将被追究受污染土地的清理费用,即使贷款银行没有拥有土地。一些银行因此被卷入到许多备受关注的诉讼案件之中。美国进出口银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07年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和美国进出口银行被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奥克兰市议会和四个以上的美国城市起诉。该诉讼称,被告给予资金支持的项目,其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8%,因而被告对诉讼人城市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负有责任。这一案例开创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被诉讼的先例。而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银行面临诉讼风险的几率也将随之增加。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以上风险的集聚,甚至将进一步导致银行市场机会的丢失。一些国际再融资项目仅在附有符合环境标准的承诺时才可得到。那些未承诺或者曾有劣质环境信贷先例的银行很难得到这一市场机会,进而导致客户与资金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开展低碳业务的国际经验
  (一)绿色信贷业务
  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逐渐兴起。绿色信贷是指银行有权决定是否提供全额融资、条件融资或直接拒绝为产生较高温室气体污染的重大项目融资。反过来,银行可以鼓励先进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创新。为鼓励绿色信贷业务发展,金融业创建了一些自律守则。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自律守则包括:赤道原则、气候原则和碳原则。
  1.赤道原则创建于2003年。目前该原则仅包括项目融资,并且要求银行筛选所有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融资以防潜在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影响,从而达到国际金融公司(IFC)设定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超过60家大型商业银行采纳了赤道原则,使得绿色项目融资规模涵盖了全球项目融资市场的85%以上。
  2.气候原则创建于2008年12月,该原则要求参与者在营运、决策和发展等方面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尽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最终达到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该原则适用于商业银行提供的所有金融服务,包括保险、企业信贷和投资银行业务、项目融资和资产管理。目前,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汇丰银行、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渣打银行、瑞士再保险、(F&C)资产管理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等8所银行已经接纳了此原则。
  3.碳原则提出于2008年2月,由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富国银行共6家金融机构与电力公司和环保团体联合制定了旨在降低美国电力项目融资中的碳风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原则。签约银行鼓励自己的客户投资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利用的项目,以促进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发展。
  (二)低碳理财业务
  以低碳理念为卖点,商业银行进行了大量的金融理财产品创新,主要低碳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以下3类:
  1.国际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环保概念股票、气候交易所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世界级权威机构的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指数及气候变化环保指数等挂钩,推出碳金融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碳信用证交付保证、风险对冲和与碳信用证价格联动等新型金融产品,从而分享碳减排成果。
  2.国际商业银行与环境交易所等机构合作,以低碳公益类理财产品为载体,在投资人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同时,通过建立“个人绿色档案”,将预期投资收益中的一部分用于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实现自愿减排。
  3.国际商业银行创新销售方式,推出具有低碳性质的理财产品,通过短信、电子屏、宣传单等方式,建议投资者登录网银或拨打电话银行购买,从而省却了传统购买方式因交通、办公成本而耗费的人力物力,倡导低碳生活。
  (三)低碳投资业务与中间业务
  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方面,除绿色信贷和低碳理财业务创新外,商业银行也可以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经纪人,或者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市场的投资者。自2005年全球碳市场建立以来,其市场总值从最初的108.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760亿美元,增长了15倍。据世界银行估计,碳交易市场最终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市场。碳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给商业银行创造了套利空问,吸引了许多大型商业银行的加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所呈现出的市场机会同样吸引了国际商业银行的关注。自2007年,在民营技术开发、设备制造、项目融资及企业并购活动等领域的投资额超过了1.1万亿美元,位居投资榜榜首;其次是超过22亿美元的“效率和绿色建筑”投资;然后是包括智能电网在内的清洁技术投资,投资额也超过了16亿美元。如,智能电网的融资机会是互联网的1000倍,很多大型国际商业银行都被吸引到这一领域。
  (四)低碳风险监测与管理业务
  一些大型的国际商业银行开始扩大他们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范围,使其包含“气候风险”指标,主要包括信贷风险、声誉风险和诉讼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建立自己的环境、健康和安全(EHS)标准,以评估和降低“气候风险”。目前,已有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OECD内部的金融机构建立了自己的环境影响评估程序。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国际金融公司2005年的调查结果,信誉增强与声誉提高、投资者的需求、低风险且高收益是国际商业银行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因素。低碳经济背景下,鉴于国家和国际环保法规的不断发展以及民间社会组织的“实时”监督,商业银行的外部风险发生变化,尤其是信誉风险、信贷风险和诉讼风险的加大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收益。同时,考虑到低碳经济的高额回报,一些国际商业银行进行了大量的业务调整与创新,并为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向低碳经济转型做出了贡献。国际商业银行从事碳金融业务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一些重要的启示:
  从推动商业银行从事低碳业务的外部力量来看,信誉和收益是商业银行从事低碳业务的主要动力。国家和国际环保法规的不断发展及民间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为商业银行从事低碳业务创造了空间。因此,为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的低碳业务发展,政府应出台明确的低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同时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作用。
  从银行自律的角度分析,国际商业银行对待社会和环境责任的“负责任金融”的理念已经越发成熟。从广义看,“负责任金融”是指承认环境和社会风险是项目所固有的,并为其提供融资,实现系统的有效管理以减轻这些风险;从狭义的角度理解,“负责任金融”是指专门从事社会和环境目标项目的融资,如社会住房改造、能源效率改善等,往往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为这些项目提供贷款。这些理念是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的。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出发,低碳经济为国内商业银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家政策已经向低碳经济倾斜,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引进和创造各种低碳金融衍生产品,发挥其固有的优势,加速低碳中间业务的发展,积极投资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以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考虑到一些低碳项目的前期成本高昂、风险较大,政府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和低碳基础设施投入,为商业银行的后期进入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闫春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15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