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回顾与展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若干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晓西 金三林

  
  
   2003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的两大;中击,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这表明新一届政府有很强的应对危机和宏观调控能力,也说明我国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尽管从全局上看,尚谈不上经济过热,但结构性过热问题确实存在,需要适度的局部微调和深化体制改革。考虑到明年世界经济可能会有所好转, 国内总需求也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我们判断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好于今年,增长速度也可能有所提高。
   1.我国经济已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两大;中击,使中国经济受到不少的损失。但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一致表明,两大冲击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从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格局已定,许多指标增长为近几年同期最快的速度。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8.5%,比去年同期加快0 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非典滞后影响基本消除,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一季度快速增长的水平,GDP同比增长9,1%,比第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受非典;中击较大的行业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三产业增长76%,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二季度加快6.8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基本恢复到非典前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季度增长9.7%,分别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加快0 5和 3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 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这是财政、金融政策性支持为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一些专家提出的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期和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复苏期相关。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则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正在加快向“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转换,特别是去年以来,居民对汽车、住房、通讯等新兴耐用产品的消费力在明显提升。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推动下,住宅业、通信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加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带动部分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开始良性互动。今年以来,企业自筹、外资、国内贷款增长明显快于预算内资金,前三季度, 预算内资金同比仅增长 2.1%,回落46.7个百分点;而自筹资金同比增长49.0%,加快21。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85%左右上升到目前89 9%。在投资结构上,二者的互补性也在增强。这说明政府主导因素在不断减弱,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第三,进出口总量和结构良性互动。进出口总量继续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03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6,062 6亿美元,同比增长 36.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连续4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过了50%,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第四,居民消费预期和企业家投资预期良性互动。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6,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14.3点和7.3点,接近今年一季度创下的近年最好水平;消费者信心指
   数由6月份的88.6点回升到9月份的93.1点,表明消费者和企业家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良好。
  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尽管“非典”疫情对4、5月份部分工业行业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看影响不大,基本在持续较快增长的区间运行。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今年的工业增长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速度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 28,97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 3个百分点,是 199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速。二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全面加快增长。前三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4,104亿元,增长14.3%,同比加快 3.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2,010亿元,增长11.7%,加快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11,874亿元,增长17.9%,加快4 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837亿元,增长19.6%,加快6 9个百分点。三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97 7%,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8月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0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 工业自身的重工业化特征愈加明显。首先,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1998年以来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增长有加速趋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前三季度,重工业增长18.4%,比轻工业快4,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37%,比 2002年全年水平(60 95%)提高3.42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重工业化时期,这一轮重工业化主要是由工业支柱产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拉动的,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市场内生机制,可能成为未来10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次,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牢固。前三季度,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台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支柱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50 7%。主要产品大幅增长,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同比增长 36 4%;汽车产量326万辆,增长 35 7%;原煤产量增长16.8%,发电量增长15.6%,钢、钢材分别增长 21.6%和19.4%。3.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投资拉动仍然明显
   消费增幅受非典影响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99亿元,同比增长8.6%,同比仅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7%,比第二季度加快了3个百分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可以认为消费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比较明显,1―3季度,建筑及装璜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 6%,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 5%,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投资增长更加强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仍然是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前三季度投资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工业投资增长迅猛。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的工业投资9,032亿元, 同比增长 49%,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台金工业投资增长1,2倍,纺织增长 86 7%,化工增长70.6%,机械增长 67.2%。二是企业技术改造意愿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7,2%,比去年同期加快20.9个百分点。三是外商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虽然由于非典疫情的滞后影响,8月份外商实际投资首次出现下降,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20亿美元,同比下降28,28%。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势头并没有改变,前三季度,全国合同利用外资792亿美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增长11,9%。四是投资对国家财政资金依赖减弱,微观经济主体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
  4.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改革机遇并存
   “非典”刚过,由日本发起、美国参与、众多附和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日益升温,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大讨论。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还在争论,但已经形成的升值预期却已经对经济运行产生了影。向,并使央行在货币政策和维持汇率稳定上陷入更尴尬的两难处境。我国有关管理部门相
   继采取了允许合手特定条件的企业保留更多的外汇、放宽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开始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要从根本上缓解压力,还是要改革我们的汇率形成机制。
   当前是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当然,这一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或说现阶段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只能是阶段性的改革,不可能是大步伐全方位的改革。因为我国现在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上世纪末(1997、1998年间)的亚洲金融危机考验,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没有必要大改。
   为了既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又要适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建议可在原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提法上中增加2个字,叫做“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其实际上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形成基础的,是包括市场机制在里面的。加上“市场”两字,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增加这两个字也有一些好处,或说有一些与以前提法的区别性。
   第一,这种提法更加强调我们国家汇率制度的市场基础。汇率水平主要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强调市场基础,就是强调我们要在市场汇率基础上来选定目标汇率区。定下了目标汇率区,也就可以确定外汇管理机构应在什么时候进场干预,在什么时候保持观望。而这种干预或观望,都是尊重和维护市场供求的表现。
   第二,这种提法更加强调了汇率浮动的幅度空间。事实上,任何一国,对汇率大升大跌都是担心的,都希望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小幅波动的局面。我国汇率,现浮动幅度事实上很小,需要扩大一些。
   第三,这种提法更加强调有关管理机构干预和管理方式的灵活性。适度的稳定性干预在各个国家都会有的,增加了“市场”两个字,我们可以做的更加灵活。换言之,就是在市场出现波动时,外汇管理当局要采取应对措施,有所干预,当然是经济方式的干预,比如通过结售汇银行的外汇市场,售出或购进外汇, 以保持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在一个区间内。
   第四,这种提法有助于将现在外汇管理正在进行改革的一些内容体系化,明确化。我国资本项下管理的项目80-90个,但其中有不少实际上是可兑换的但没确认,这是近一两年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可以利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推进,将那些资本项下名义上不可兑换但实际上可以兑换的项目的可兑换性公开化、显性化,并冠以“市场”化的标志。在提出“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后,再较有系统地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性,影响会大得多,可以给人阶段性改革推进的感觉。
   第五,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对货币盯住美元的现状做些修改。这对外汇管理当局在设计和维护目标汇率区时,是很有帮助的。
   。 第六,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争取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现在国际市场上反倾销,一个很不利于中国的是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确定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外汇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汇率生成的机制和资本管理的方式等。我们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升为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这对我们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有明显的好处的。5.货币供给基本适度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投放超常增长,一再超出预定的增长目标。国家信息中心针对目前相对比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幅专门做过调查,结果14.63%的专家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明显偏高;63.41%的专家认为偏高;21 95%的专家认为基本合适。我们的观点是,考虑到我国还处在市场化、货币化进程当中,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适度的。
   现在很多人对广义货币M2是否过多存在分歧,除了其他理由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对“M2增长率二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这个公式存在不同理解。中国是转型国家,市场化和货币化进程还在继续。已市场化部分的货币增长与GDP增幅和广义价格增长有较高的相关性。考虑到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似可对原式进行如下改造:
   M 2增长率x市场化指数二 GDP增长率+广义价格指数增长率
   国内对于广义价格指数还没有共识,但再考虑到中国经济投资驱动的特征,仅就分析而言,我们
   不妨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股票资产价格指数的某种组合来替代广义价格指数。2003年二季度,M2增长20.8%,GDP增长8 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7,8%,上证综合指数与2002年同期大致相等。若假定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化程度提高(我们通过中国市场化发展程度的研究,结论是2001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69%),达到75%,那么二季度M2增长率x市场化指数二 20.8%x 0 75二15,6%;而GDP增长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率= 8.2%+7.8%二16%。经测算,上式中反映了一种有趣现象,两边近似相等。再看2003年三季度,M2增长 20.7%,GDP增长8,5%,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11%,则有M2增长率 x市场化指数=20,7%x 0.75= 15.53%;而GDP增长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率=8.5%+11.1%= 19.6%。等式两边有4个点的差距,但若考虑到2003年9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 2%左右的话,等式两边的差距会大大缩小。由此,是否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当前的货币供应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是适应的?这仅仅是一种假说,尚需要有大量的实证分析和证明,因此,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6.经济全局并不过热,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看物价。今年以来,物价总体呈上升走势,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但分类来看,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食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其余大部分商品物价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宏观经济总体还未走出通缩的阴影。第二,从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比较来看。我国目前比较公认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 8%-10%之间,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常态应该是连续四到六个季度在9%左右波动。从这点看,现在增长速度还有差距。第三,从供求格局变化来看,商务部最近对 600种主要商品的供需情况的调查显示,78%的商品供过于求,22%的供求平衡,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再从虚拟经济来看,今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总体呈萎靡走势,股票成交额和成交量都大幅下降,到目前有六咸以上的股票已经跌破年内最低,过热无从谈起。最后,如前所述,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在增强。与上一轮高速增长有所不同,这一轮高速增长将主要是结构推动型的,应该具有较高的速度和较好的稳定性。所以,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没有出现全局性的过热。
   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也就是说少数领域、局部行业确实出现了过热的问题。投资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一些地区漫延,一些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的传统行业仍在大上项目。从1―8月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统计情况看,全国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2,598个,增长 701%,完成投资增长1 4倍;在建水泥项目868个,增长461%,完成投资增长1.3倍;在建铝采选及;台炼项目241个,增长37.7%,完成投资增长1 5倍;在建汽车项目1,122个,增长75%,完成投资增长84.1%;在建纺织项目2,018个,增长1倍,完成投资增长1.4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结构性过热是与传统体制的弊端联系在一起的,政府主导的现象比较严重。有关数据证明,去年下半年以来,机场、地铁、公路、桥梁、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扩张的势头明显,在时间上与地方各级政府换届大致一致。而一度被关闭的“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合资办汽车厂遍地开花等问题更是受地方利益驱动,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为有关。虽然针对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过热现象,中央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部分地区,过热倾向仍未得到遏制。从银行信贷指标看,第三季度信贷扩张速度虽有所放缓,但7-9月金融机构月均新增贷款额仍然达到2,302亿元。按照目前情况推测,全年贷款规模有可能突破3万亿元。
   政府主导的项目大量上马,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的新扭曲,还可能增加通缩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7.经济发展存在比例不协调问题
   一是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失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地由投资主导,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以来,这一现象有扩大趋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七年来同期的最高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为近三年来同期的最低点;投资率在进一步上升,而消费率还在下降。二是经济增长和
   就业的失衡。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仅260万个,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不到50%,“非典”使得原有的就业矛盾有所加剧,要完成年初确定的“新增就业岗位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宏观调控目标难度很大。三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失衡。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不得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实施就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拉开了。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是11.8%左右,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只有5.4%,二者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结果是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四是沿海和内地发展的失衡。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30.5%,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实现出口1,225亿美元, 占全国的64.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当前经济加速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加速,这些地区进一步主导经济增长,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五是中小企业增长偏慢。目前企业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大型企业的拉动,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则缺乏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足8%,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的增长水平。
   这些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8.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好于今年
   我们判断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好于今年,经济增长率大概在8。5%以上。
   首先,世界经济不会继续恶化,甚至会有所好转。今年下半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有经济复苏迹象,明年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不可能比今年更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的预测均高于今年。世界银行预测, 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 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4%、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 9%。IMF预测明年全球增长4 1%,其中美国为 3.9%, 日本为1.4%。2003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香港)进出口贸易增长12.42%,同比提高16.65今百分点,上升趋势比较强劲;按1994年以来的发展趋势推算,2003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增速将达到9.98%,2004年将有所回落,但仍将达到6.84%的较高增速。因此, 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会比较宽松。
   其次,国内总需求可能稳中有升。由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发展环境、推进农村改革的措施,2004年消费需求将会有所增加;但收入差距扩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仍是难以短期解决的,大规模和持续的下岗失业会进一步制约居民购买力增长,消费需求不会有大的突破。对于投资需求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将开始逐步淡出,但国债投资水平将仍会保持一段时期后才可能下降;民间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受体制性制约,增速不会太快;而外资增速可能和今年持平,总体上可能是稳中有降。进出口方面,2004年会保持今年大进大出的势头,但估计增速不会比今年有大的差别,而会保持平稳增长。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摒弃某些限制经济发展的观念、打破落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同时也会有利于改善非公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刺激市场力量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投资,保证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国内环境。
   综合国际国内因素,总体上看有助于明年经济继续走高,如果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和“硬着陆”式的调控政策出台,我们预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大概在 8,5%以上,略高于今年。 本文作者: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资源
   管理研究所教授金三林北京师范大学经济资源
   管理研究所责任编辑:姚开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