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孵化器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孵化器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通过分析国外一些企业孵化器及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孵化器的现状,对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孵化器;国际经验;对策建议
  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于1956年诞生于美国,随后在欧洲和其他地区也相继发展了各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我国的企业孵化器是通过引进国外企业孵化器概念,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社会技术组织,它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产出方面也取得了突破。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振兴区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我国企业孵化器是在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孵化器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为提高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为此,本文分析了国外孵化器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孵化器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国外企业孵化器发展经验
  
  1.1 大学科技园
  美国是孵化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孵化器发展得最成功、最完善的国家。美国的企业孵化器以科技型孵化器为主,科技型孵化器大部分都是大学科技园(UBI)。其开发者主要是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以大学或研究机构特有的高新技术为基础,或以开发出来的工艺、仪器或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然后以这些技术、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研究开发条件为依托,促进了高等院校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
  从整体上看,美国的大学科技园,不管其依托的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对人孵企业都提供相似的服务。
  大学科技园为孵化企业提供了两种服务。一种是与大学相关的服务,大学鼓励大学教员进入科技园,为在孵企业提供学生雇员,职业顾问,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实验室,复杂的仪器以及一些技术转让计划。大学里还开设了研修班,定期开展一些雇员培训课程,鼓励在孵企业的员工参加培训。另一种是与孵化器相关的服务,有物业管理服务,如提供房屋、场地、停车、通讯、保安、保洁等,有商务服务,如提供多媒体会议中心、宽带网、企业网络、商务交流等,这些服务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此外,大学还在融资、市场调研、商业计划准备等方面为在孵企业提供商业协助。
  美国各级政府也给予孵化器许多支持,如直接资助和补贴,政策支持,地方立法,信息和网络支持等。各级政府在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过程中既共同参与,又各负其责。例如,联邦政府主要是制定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技术转让的法律,州政府主要为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开辟融资渠道,而市政府主要为科技园发行的债券提供担保义务。
  美国的斯坦福科技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后来发展成了现在有名的“硅谷”。斯坦福亚太经济中心和胡佛研究所曾对硅谷做过专门研究,将其成功经验归结为:(1)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创新的制度,包括股票期权扩及到员工、有限合伙制的公司等;(2)很高的知识密集度;(3)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4)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氛围;(5)开放的经营环境;(6)与工业紧密合作的研究性大学;(7)高质量的生活;(8)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包括金融、律师、会计师、猎头公司、市场营销、租赁公司、设备制造商、连锁经营的零售商等。
  纵观美国的大学科技园,有以下发现:
  一是科技园所依托的大学的研究性类型及大学的知名度对科技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美国,成功的科技园都依托于一所或几所大学。研究性大学在扩大科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将这种知识转变为技术应用。知名度高的大学更能吸引到高潜力的企业。
  二是政策导向直接影响着科技园的建设。1982年,联邦政府为了鼓励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颁布了著名的“贝都”法案(Bayh-Dole Act),有力地调动了高校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高等院校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并给科技园的发展以法律保证。
  三是科技园的内部社会文化氛围也有很大的作用。美国大学科技园内有着浓厚的创业文化条件,如创业文化,冒险文化等方面。硅谷内部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也是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奖励敢冒险的人,鼓励创业,并能够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准备。
  四是成熟的员工和企业家激励机制,如对企业家和科技创新人才实施的股票期权奖励制度和员工认股权激励等,极大的调动了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在企业创业之初实行职工持股计划,使员工感觉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五是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大学科技园吸引企业和留住企业员工的重要因素。交通便利,园区所在地地域空旷,气候宜人,能够给企业和个人提供较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并留住企业员工。
  
  1.2 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的发展,现在社会,一个成功的孵化器必须能够与外界有广泛的联系和沟通,其内部孵化企业在信息、人才、技术上也要得到很好的交流。网络化的孵化器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丹麦的MG50(孵化器名称)是孵化器网络化的一个成功案例。MG50的产生是基于区域协作理论,关系合作以及规模经济理论。MG50的概况见表1。
  考虑到孵化器的管理以及个体风险,企业孵化器的成功运营不仅需要传统的行政管理职能,还需要其他的诸如合作和网络化技能。在MG50内部有两种机制来维系其网络化的运营。一种是与个体间关系相关的机制,在MG50孵化器的网络化合作中,承租人间的信任比正式合约更为重要。信任的重要性表明承租人的社会关系对于网络化和合作很重要。另一种是与孵化器的结构相关的机制。在孵企业在MG50中所处的位置,例如企业处在哪个大楼的哪一楼层都会影响企业的合作形式。
  MG50有两种内部合作和网络化的途径,一种是利用合约进行合作的内部网络,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活动。MG50的所有的联合活动都有助于在孵企业之间更好的了解。正式商业会议,商业交流,以及文件可以促进商业方面的交流。在食堂、酒吧、吸烟室以及各种社交活动中进行着非正式的个体之间的交流,这种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共同开发和研究人员在企业之间的流动。通过日常生活的交往,企业可以集思广益,得到最新的资讯,更容易激起新理念、新思维。
  MG50内部大多数企业只拥有3-5名雇员,当

雇员人数达到15-20个的时候,企业所形成的自身企业文化比MG50孵化器的企业文化更为重要,为了企业能更好地发展,此时企业会搬出MG50。不少企业虽然搬出了MG50,但是仍与MG50内部的其他企业有贸易往来。
  新兴企业与老企业均有机会利用知识、技能和网络。通过孵化器网络,企业之间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MG50内的企业有权外包任务,可以全部外包或者部分外包给其他企业,这使得企业在制定计划时有一定的柔性,可以避免生产过剩,同时节约了开销。MG50内部大部分企业之间都有转包合同,拥有共同的供给商。
  MG50这种网络化的孵化器实际是将通常意义上两两之间的合作扩展为群体内部多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孵化功能和优势互补。不同新创企业具备的企业能力不同,新创企业不断培育创新能力是保证生存的唯一途径,要迅速的实现价值创造需要有效组合外部的企业能力。由社团网络进而发展成合作联盟,有利于将两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信息扩展为社团内部的交流,有利于降低企业孵化主体之间信息交流成本和学习成本,便于新创企业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企业能力。
  
  2 我国科技孵化器的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在46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聚集的各类可用资金总额达到142.8亿元。企业获得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共800项,投入资金总额为9亿元。其中最多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共有420个项目,占项目总量的52.5%;获得资金1.78亿元,占资金总量的20%。企业孵化器还培育了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众多的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了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我国企业孵化器在有序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企业孵化器的规模较小,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色彩浓厚。从孵化器的主体来看,我国孵化器一般都定义为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单位,孵化期运营的管理人大多具有政府背景而缺乏企业管理经验。而国外孵化器中,政府仅是一个参与的角色,给予孵化器一定的补贴和政策等支持,孵化器的经营都是采用企业化经营模式。我国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基本是直接或间接的依靠政府资助,自身缺乏创造价值的相应能力,限制了孵化器的发展。
  二是我国孵化器的硬件设施有余,经营管理水平和支持创业企业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入孵企业自身能力也有所欠缺。一些大学科技园能提供很好的硬件设施,但是却不能帮助人驻企业成长,在某种程度只是出租房屋和设施,不能提供新兴企业成长所需的融资支持、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市场调研等服务。不少大学科技园都以失败告终。
  三是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孵化器大多都是各自为政,缺乏广泛的联系与沟通;人驻企业彼此间也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的交流。孵化器在孵化方向方面缺乏社团网络意识,仅局限于通常的两两合作,群体内部多个主体之间缺乏合作,难以实现孵化功能和优势互补,阻碍了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2.2 促进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外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提出下面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转化政府职能,完善孵化器的管理体系,在孵化器内部引入企业运作机制,建立公司董事会,实行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做好各项宏观方面的工作,倡导产、学、研、金融相结合,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政府可以开展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以确定未来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集中资金组织大规模的重大研究项目,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及高科技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政府部门不能仅停滞在提供硬件设施、政策优惠等服务,政府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孵化器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科技中介机构及孵化器的独立法律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是为人孵企业制定完善的人选机制,引进孵化器内部竞争机制,淘汰不合格的企业,提高孵化器的成功率。注重孵化器申请者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技术与市场意识是否强。同时对于入孵的不同企业要看到其不同的发展前景。对热门产业,要给与政策和资金支持,对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也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这样才利于科技知识创新的平衡。在孵化器内部引进竞争机制,可以避免进入孵化器的创业企业在良好的条件下失去活力和竞争力。对孵化器中的创业企业规定每年必须达到的技术开发或者经营利润目标,淘汰缺乏发展前景或技术开发和经营目标达不到规定的企业,从而使孵化器中的企业始终具有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大力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是大学与企业的融合区,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想孵化器。在我国,科技园的建设正处于发展壮大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研究性大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把大学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成生产力。建立好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政府既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还要抓好试点,避免一哄而上带来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和损失。高校与企业应密切合作,避免各自为政。此外,在大学科技园内要创建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吸引知名品牌和著名企业入园,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是加强并完善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孵化器自身的网络建设。孵化器内部要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使在孵企业容易打通各种渠道,容易得到投融资的支持等等。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建立孵化器自己的网站。孵化器内部关系网络的建立也很重要,在孵化器内部建立起创业网络氛围,建立和睦、融洽的孵化关系,引导企业形成积极进取、敢担风险的创业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孵化器之间的网络建设,不同区域的孵化器之间要形成一个网络组织。将孵化器、咨询机构以及相关企业联结起来,实现服务、信息、知识、资金、空间等资源的共享。此外,孵化器的网络化要注意这几点问题:一方面,网络化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孵化器在经营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以利于各种孵化主体之间较快取得信任。另一方面,孵化器之间要有共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科技经济的发展。
  五是推进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如今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企业孵化器应该适应这种国际化的潮流,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意识。在孵化培育企业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推进国际化工作。一方面在留学生创业园上继续下功夫,培养更多的优秀留学生创业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牵线、人员互访、孵化器国际化论坛等形式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系,加强相互了解,寻找合作机会。政府要鼓励科技企业走出国门,到外国的孵化基地接受再孵化。不仅要增加企业孵化器的海外基地数量,还要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还要吸收先进的理念、制度和环境,从而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创企业。
  
  3 结束语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充分表明,企业孵化器在孵化科技企业,培育企业家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支持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孵化器的认识,转换孵化器的经营机制,结合走多元化的企业孵化器发展之路,加快孵化器的立法步伐,促进孵化器的规范发展,完善其服务功能。企业孵化器还要逐步跳出高校、政府的保护,不断增加新的增值服务项目,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新创企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5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