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婷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目前,党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乡镇原有的容貌发生了巨大改变,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也有了转变。国家现代化进程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使得全国上下生活文化氛围几乎一致,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千年来承载民族历史和文明的本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各种困境,即使远离大陆的海岛文化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
  舟山嵊泗列岛是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拥有丰富的港、景、渔等海岛自然资源。历代嵊泗人在开发利用海岛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嵊泗列岛海洋文化。本文就以嵊泗为例,对嵊泗列岛海洋文化进行初步探究。
  一、数字化技术的优点
  数字化技术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性技术,它是借助于一些仪器设备将各种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通过采集编码为电子计算处理器芯片能够识别和操作的二进制数字信息,然后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存储在较小的服务器中,这些信息不像陈列在博物馆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数字化信息可以即时传播到世界各个地区,不需要任何物流费用,而且传播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失。数字化信息展示有丰富的途经,可以让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更好地认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嵊泗岛的文化种类
  嵊泗列岛的海洋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基本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和海洋民间文学艺术等六大类。
  (一)源远流长的海洋历史文化
  嵊泗的置县历史比较短,但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历史上几大重要事件,像唐朝高僧鉴真六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征发东南等都曾途经嵊泗或泊靠嵊泗。现嵊泗境内,有堪称远东第一大灯塔、世界历史文物灯塔之一的花鸟灯塔,以及明清抗倭将领所题刻的20多处摩崖石刻。另外,嵊泗还有着丰富的水下文物。在现今发现的水下文物遗址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是北洋水师海天舰沉船遗址,对研究我国海军史及北洋舰队史意义重大;另一个是太平轮沉船遗址,太平轮因承载了我国特殊年代复杂的政治因素和海峡两岸关系而备受关注。
  (二)独具特色的海洋渔业文化
  嵊泗位于我国四大渔场之一舟山渔场的中心,也是我国东海的渔场中心,素有东海鱼舱、海上牧场之称。历代嵊泗人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嵊泗海洋渔业文化,主要包括以捕捞、养殖、水产加工等生产方式为主的渔业生产活动和方法方式;渔船、渔网、渔具等生产工具的制作技艺、使用方法及船饰文化、鱼饰文化等;谢海龙王、请船官老爷等渔业生产习俗及渔业禁忌避讳;以及热闹繁荣的渔港码头、独具渔家风情的渔村小镇和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文化,等等。
  (三)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由于长期以海为伴、靠海为生,嵊泗人日常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深受大海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吃、穿、行、住、礼仪、节令等方面。如嵊泗的海鲜饮食文化,以海鲜为主食材创制了多种烹调和制作加工方法,其中海鲜制鲞、盐呛、风干、酒糟,以及蔬菜和海鲜一起煮等方法最具海岛特色。嵊泗人造房子多选址在泊驻渔船的岛屿岙口,朝向为坐北朝南或东南,禁朝正南;新房要上梁挂红布、为抗海风多为石屋等。船是嵊泗出岛唯一的交通工具,乘船忌“七男一女”,等等。
  (四)可歌可泣的海洋军事文化
  嵊泗地处我国的东大门,是东南沿海抗击外敌入侵的海防要塞,是我国的东海前哨,曾经历过抗倭、抗日等战争,并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嵊泗诸岛上遗留的摩崖石刻多为明清抗倭名将巡海督迅时题写,如枸杞摩崖石刻“山海奇观”是明万历年间浙江总兵侯侯继高题刻。另外,近代海战遗留的炮台、导弹坑道、战壕等海防军事设施在嵊泗也是随处可见。五龙乡田岙村的“雷鱼洞”、“万人坑”正是当年日本人入侵嵊泗时所遗留下来的,现已经成为他们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五)积淀深厚的海洋宗教文化
  嵊泗的海洋宗教信仰主要体现在佛教信仰、海神信仰以及一些民间信仰等方面。嵊泗人信仰佛教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晋时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前绝大多数嵊泗人都是信仰佛教的,主要以供奉观音娘娘为主。现嵊泗各岛屿基本是岛岛有寺庙,其中以大悲山的灵音寺最为著名,至今已有1055年的历史,是舟山市四大佛教名刹和三大观音道场之一。海神信仰主要有海龙王信仰,天后娘娘信仰以及潮神、船官老爷、鱼神等其他海上神灵信仰这三种。其中海龙王信仰最为盛行,渔民将渔船称为木龙,在渔船上画龙,挂龙旗,并在第一风捕鱼开洋举行祭龙王仪式,正月十五要舞龙、房屋栋上要雕龙,而且嵊泗的多处地名是以龙命名的,如黄龙、五龙、嵊山龙眼山潭、关岙小石龙等,处处体现了对海龙王的崇拜、敬仰。
  (六)别具一格的海洋文学艺术
  世代生活在岛上的嵊泗居民在长期与海相伴中也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海洋气息的民间艺术。既有各种鱼类故事、海龙王的传说、海岛风俗传说、岛礁地名传说、渔俗渔谚、渔业对联、气象谚语等民间海洋文学;也有渔民号子、渔歌、渔民画、渔乡剪纸、渔乡摄影等海洋民间艺术。其中,嵊泗的渔民画、渔歌和渔乡风光摄影被称为嵊泗三张文化名片。
  三、数字化技术保护的具体方式
  (一)平面类保护
  对平面类的如渔民画,渔乡风光摄影,渔乡剪纸等,可以首先使用高精度数字相机或扫描仪,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经过仔细分析,根据其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建立相应的图形库。在展示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字化图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已有的经典图案,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设计创造出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有助于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二)有声类保护
  对于渔民音乐,诗歌,传说等内容,可以运用数字化故事与讲述技术进行整理。数字化故事包括虚拟音乐中心,虚拟戏剧中心,整合多种内容,具有自动对故事的情节编制、导演的功能,还能让人们能够根据需要参与到故事的编导过程中去。口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使用此技术。
  (三)动作类保护
  舞蹈与曲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采用动作捕获与动作分析等技术进行数字化整理。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身体部位定点技术、红外线扫描技术等特殊手段,捕捉人物肢体的动作信息,收集动作的三维空间坐标,经模型修复及动画处理形成清晰的动作画面,并支持交互使用,为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研究动作提供了方便。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的核心就是保护各种重要舞蹈文化的视觉效果与声音,并将数字化的相关舞蹈动作与音频等做成动作和音频库,最好的方式是开发出基于动作库的舞蹈编排系统和声音驱动的智能舞蹈编排系统,并加以利用。
  对于海岛民间舞蹈和曲艺丰富的地区,开发与应用此技术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单体动作的三维采集和整理,建立武术、舞蹈动作库。同时,动作捕捉技术提供的三维动作数据可直接应用于动画、网络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为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资源保护走向产业开发搭建起技术平台。
  责任编辑:杨再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68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