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完善企业EVA绩效考核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海林

  摘要:按照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中央企业已全面开展EVA 考核。EVA 指标考核主要目的是引导企业科学决策、谨慎投资,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即提高经济利润水平,既要靠增加净利润,又要靠降低资本成本。在当前企业负债率水平较高、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尤其要避免盲目投资,减少资本占用。通过对EVA基本概念的学习并结合国资委对央企EVA考核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EVA考核办法的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EVA;绩效考核;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67-02
  一、EVA基本概述
  (一)EVA的含义
  EVA,是经济附加值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名称的缩写,它是企业管理、财务会计领域的一个新名词。EVA这个概念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基于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基础上的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法。EVA与从会计角度获得的利润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企业不但要将所有的运营费用计入企业经营的成本,而且要将所有的资本成本计入企业的成本。这种资本成本主要包括向银行家和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公司股东所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等。
  (二)EVA的计算
  经济学家称EVA为“剩余收益”,是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减去所用资本的成本的差额。由于EVA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概念,所以又被称为经济利润或经济租金。其计算公式为:
  EVA=NOPAT-WACC×TC
  其中:NOPAT=税后经营业利润-EVA税收调整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相当于在同等风险条件下投资者在股票和债券的组合上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
  TC=投入使用的全部资本=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在实际运用中,EVA通常表示为:
  EVA=税前经营业利润-EVA税收调整-资本成本
  从计算指标的角度来讲,EVA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扩展。一是在指标计算时进行了许多的会计调整,进而将会计利润转化为经济利润;二是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的成本。在还没有计算EVA之前,剩余收益没有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式来计算企业权益资本的成本,进而无法使剩余收益转向现实收益。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现有业务的利润率或资本周转率、进行投资决策和资产管理,如投资于EVA为正的项目、处置毁损价值的资产等途径来改善企业的EVA指标。
  (三)计算EVA需要调整的项目
  企业在计算EVA时可能调整的主要项目如表1所示。
  二、EVA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研发费用分析
  国资委在EVA考核时将研发费用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并不进行资本化,目的是为了鼓励中央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际上,该项调整对当期EVA的改善并无直接影响:研发费用投入一方面按(1-所得税率)直接减少企业的净利润,也即等额减少税后净营业利润,而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按(1-所得税率)又予以等额加回,结果是对税后净营业利润无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对累计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研发费用也不影响投入资本规模。因此,研发费用的大小与EVA的增加无关,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在理论上并不明显。
  (二)非经常性收益减半剔除分析
  国资委为鼓励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业,EVA考核时将非经常性收益予以折半剔除,而目前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大多采用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 号——非经常损益》的定义:即与公司正常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此类损益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多以营业外收支或投资收益的形式予以反映。而国资委目前采取的非经常性收益减半调整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完全剔除营业外收支对主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对经营者的考核形成一种信息噪音
  EVA体系强调企业主要关注其主营业务的经营情况,而营业外收支反映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以外其他活动中取得的各项收支,它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它们的特征是具有偶发性和边缘性,并不反映经营者的正常经营业绩或经营决策。整体而言,目前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央企盈利的影响多数是正面的,即收大于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那么在非经常性收益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全额剔除营业外收支的影响,对突显央企经营者的经营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不利于企业正确评价自身价值
  EVA考核如果剔除了非经常性收益以及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企业就可以自我纵向比较,也能够与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清醒地看到自己与其过去比较以及与其他企业比较的优劣,找出自身不足,取长补短,确定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同时横向比较有利于国资委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对下属的中央企业进行排名。
  3.对非经常性收益减半扣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售资产增加利润的短期行为,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
  尤其是对于处在摘牌和戴帽边缘的央企来说,非经常性收益减半扣除也能起到盈余的管理作用。从经营业绩评价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关心的是经营者通过经营努力取得的经营业绩,但经营者往往利用与自身经营努力无关的偶发性损益项目来粉饰经营成果,影响所有所有者对经营业绩的评价。在净利润金额相同的情况下,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比例不同,它们所反映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是截然不同的。
  (三)资本成本率的分析   资本成本率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与规模资本成本的高低,与公司所处行业、规模及其在市场中的信用等级、风险指数、投资人期望的投资回报以及资本结构密切相关。即使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也会有不同的资本成本。而目前国资委将央企的资本成本率统一定为5.5%,就会造成EVA 考核的不公平。低风险企业的EVA 会因统一高资本成本而被压低,高风险企业的EVA 则相反,进而会诱使央企将财务资源与战略资本投向高风险的产业。
  三、完善企业EVA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处理研发费用
  将研发费用在EVA计算时在净利润中予以剔除的前提假设是该项投入应该使公司能够长期获益,增加公司的长期价值,否则就是无效投入,计算EVA 时就不应剔除,应按无效研发投入×(1-所得税率)减少EVA。另外,研发费用的投入,毕竟耗用了投资人的资本,为了抑制企业盲目研发的冲动,应当将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未摊销部分予以资本化,计算EVA时不应剔除。
  (二)减少调整项目,简化计算过程
  采用EVA的公司通常采用10项以内的调整方案。计算央企EVA的变量共有9个,但如果计算调整项,则包括利息支出、研发费用、勘探费用(特殊企业)、减持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企业集团转让所属主业范围内且资产、收入或者利润占集团总体10%以上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取得的收益、转让股权(产权)收益、转让资产(含土地)收益、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在建工程、专项应付款(特殊企业)、特种储备基金(特殊企业)等共计18项,其用意是虽是为了更为精确地通过计算EVA考核央企负责人,以使央企的经营行为更为符合国资委的要求和预期,但企图用EVA来解决所有问题不适合。因此,对于这些调整项,应进一步精简。
  (三)差异对待企业
  1.反映实际业绩EVA对所有央企总共规定了4个例外事项
  ①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予以加回。②对于因承担国家任务等原因造成“专项应付款”、“特种储备基金”余额较大的,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③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④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把不同的企业放在同一水平上考核,虽然名义上较为公平,但事实上,由于各企业情况不同,达到同样EVA值的企业,以此为准绳有失公平。因此,在设计央企EVA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基础及不同规模的差异,对不同的行业设置不同的细化调整项。
  2.对于债务资本成本而言,可以采用有息债务的实际加权平均成本来计算
  3.对于权益资本成本,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央企选取相应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确定权益成本的基础
  (四)出台计算指引,明确调整事项EVA考核细则规定
  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后,可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究竟投入费用较大的认定标准是多少,调整项究竟按多少比例加回,考核细则未进行详细说明;另国资委还规定了当面临重大政策变化、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企业重组、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时,可以对EVA指标酌情调整。由此可见,为了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国资委保留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有可能造成考核中的不公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对于EVA计算的相关调整事项,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EVA计算复杂,将会使企业在实际计算时面临较大的困难,国资委可另行出台详细的计算指引。
  参考文献:
  [1] 谢东明.浅析EVA(经济增加值)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9(5).
  [2] 王 薇,汪祥耀. 国资委实施EVA 考核的进步与不足[J].全国商情,2011(3).
  [3] 刘丽红.一种新兴的业绩评价方法——经济增加值[J].科技信息,2010(27).
  [责任编辑:方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21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