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实施“十五”计划,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江苏经济终于突破了GDP万亿大关,与1978年相比,全省GDP增长15.1倍,年递增12.3%,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标志着江苏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跨上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较高的平台和起点。认真分析2002年江苏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确保2003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分析
  (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1.4:51.6:37.0调整为10.6:52.1:37.3。在各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在不断进行。2002年农业结构内部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内部产业的品种结构,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2002年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8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536.3亿元,增长15.7%。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快,苏南信息产业带初步形成;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中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势头较旺,增加值增幅分别达10.2%、11.3%和12.1%,受效益不佳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相对缓慢,增幅分别为6.5%和5,8%。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旅游、房地产、信息业等服务热点增多。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增加0.3%。见表1。
  (二)经济进一步向大中城市集中
  城市因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对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巨大吸引力,其经济以快于全省经济的速度在增长,全省13个省辖市GDP之和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31.98%上升到2000年的33.09%和2001年的42.61%。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经济整体发展加速,但地区差距继续拉大见表2。

  (四)国有经济发展加快,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改制面达89%,有236户国有企业实施了资产重组,重组规模189亿元。一批劣势企业平稳退出市场,有近200户国有企业实施了依法破产。通过改组、改制、改造、兼并联合,重点企业的竞争力和支撑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健全。1997年公有制经济占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为66.2%。到2002年末,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其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47.0%,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28.3%。
  二、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集中体现在以城市化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各个方面的结构变化和社会进步。城市化是一个综合过程,直接的表现就是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中,也就是人口的地域移动和居住地的转移。伴随这种转移,社会的就业水平与结构、收入水平与结构、消费水平与结构等等都发生变化。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从总的来看,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增长。
  (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0年的21.58%上升到2002年的44.70%,从1990―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相关系数是0.895,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较好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然而,44.7%的城镇化水平,也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仍是比较低的。与经济结构比较,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水平。2002年,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9.4%,距离发达国家90%的水平近在咫尺,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早已是80%以上。江苏省较高的产业结构水平与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反差。
  (二)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并没有带来社会就业总规模的扩大
  从业人员人数在增长到1999年后,2000年减少28.41万人,2001年比2000年仅增14.28万人。当然这其中有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等使一部分人没有进入经济活动的因素,但失业总人数在增加是肯定的。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重减少迟缓,2000年比1999年仅减0.4个百分点,2001年比2000年减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近三年变化不大,从而使得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重的增加变得迟缓,这与产业结构的快速高度化形成反差。
  (三)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降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提高。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由1995年的48.9%下降到2001年的39.7%,下降11.7个百分点,但2002年有所回升,为40.4%。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在快速扩大,社会阶层分层渐趋明显化,主要由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为主的新阶层出现,使原有干部、工人、农民组成的格局被打破,阶层结构出现变动性和多元性,由刚性变为弹性。
  (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结构得到优化。教育投资比重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社会办学长足发展。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事业也进一步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成绩辉煌。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其所带来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人口死亡率从1999年的6.94%o下降到2001年的6.62%0。虽然社会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推进,但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人的文化素质尚低,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江苏文盲率7.88%,文盲、半文盲人口462.81万人,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3919人。人的创造性还没有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流动还受到限制。人的出行和财产缺乏充分的安全保障,社会治安秩序有待进一步好转。社会信用不好的现象不少,假冒伪劣商品盛行,影响人们的正常消费。
  三、进一步实现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结果。在推进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上,如何进一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是确保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加快推进江苏新型工业化进程
  1、推动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江苏已确立了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经济基础,在高起点上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江苏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
  3、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工业化的强有力的结构支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省内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加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缓和和缩小全省南中北差距,积极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广开就业门路。
  (二)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1、重大项目投资要向苏北、苏中地区倾斜。加大扶贫脱贫的力度,重点解决苏北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使他们尽早走向小康。
  2、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域分割与封闭状态。要降低区际交流与循环的交易成本,引导苏南、苏中、苏北的各类经济资源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效率与水平。通过体制改革和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发展及经济联合,加强省内经济循环的市场导向与优化配置程度,以经济利益的互补增进为纽带,克服、消除现存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贸易保护与制度障碍。
  3、沿江开发要以沿江中部发展为重点,抓中间促两头,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中心。并不断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实施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加强苏中、提高苏南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抓好沿江开发这一机遇的同时,苏北、苏中、苏南各区域发展更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三)加快实现富民战略
  1、以结构调整促富民。江苏城乡居民近些年收入增长趋缓,消费动力弱化,与江苏现有的所有制结构不当有很大关系。因此,江苏要富民,就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以及一些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合作经济。
  2、以合理分配促富民。长期以来低效率的积累、集中与投资建设机制,造成对居民消费总体与个体的限制与挤压,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节办法,进一步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方式。
  3、以完善保障促富民。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的安全感和家庭对经济社会波动、冲击的消化、承受能力,由此惠及百姓,支撑富民。处于急剧转轨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现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在于不能只破不立,重破轻立,快破慢立,一句话,不能只一味地急于追求破、改,而要同时重视整合、重建,避免居民社会保障出现空档,引起社会动荡。
  (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江苏无论是高校数、每十万人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本专科教育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江苏的高校数量、教育科研情况、学科实力以及在校学生数等等与全国相关省市相比均具优势。因此,江苏实行科教兴省具有良好的基础。科教兴省战略,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构筑江苏产业制高点、通过产业升级带动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键。
  1、实现人才与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人才与经济、利・技、教育结合得越紧密,就越能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实现人才与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第一,人才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第二,要为人才“柔性流动”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优化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的政策环境,拓宽项目引智的渠道。第三,支持企业成为人才、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龙头”。
  2、提高江苏的全民素质。各级政府履行职责,逐年加大对科教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研发与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例,制定、实施专门规划,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力提高大众的受教育程度,丰富其精神生活。
  3、实现江苏教育国际化。江苏应以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为新的突破口,加快国际化步伐,全面带动国际商贸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社会的进步。
  4、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科研体制改革人手,探索增加科研投入、开拓技术市场、加速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深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推进应用性科研机构市场化与企业化的进程,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速建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体系及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健全、完善技术市场机制与管理办法,突出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公平合理的技术专利成果的定价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促进江苏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在江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前提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全省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发展,两手都要硬。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保障力度,扩大保障范围,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应的社会保障最低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保障。
  2、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去冬今春的非典疫情给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敲响了警钟。江苏省要先行一步,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全省公共卫生体系。
  3、繁荣体育事业。以社区为单位,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同时,落实对体育项目的投资,发展竞技体育,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4、继续加强文化大省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长廊等公共文化设施,健全版权制度,促进图书产业、音像产业、广播和电视全面繁荣。
  责任编辑 王凤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2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