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小林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从以往以知识人才为主的评价体系转至以知识、能力等一系列要求为主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来。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出,间接的要求大学对其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大学培养体系,应该构建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符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综合素质应该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笔者以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以及开展的调查为基础,总结出大学生综合素质应包含的主要方面。
  政治素质:大学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这样才能保证其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方向明确。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尤为重要。
  道德品质:中国自古崇尚道德,大学生应是一个德能兼具的个体,其中品德为首。今天,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任何工作岗位中,品德都被作为首要的标准受到重视。大学素质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品德教育,立身先立德应该是大学生树立的观念。
  人际关系: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人际关系的危机。走出校园意味着大学生从此要真正的一个人体验社会生活,与人合作、交流都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因此,在大学的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应该是其重要的一环。
  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的工作,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无法取得事业的更大发展。基于此,大学素质教育中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样不可缺少。
  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水平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缺少专业知识素养与丰富的知识背景,大学生很难在其职业生涯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文化知识要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从以往的成绩本位转变为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等多维指标相综合的评价体系。但是,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存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断层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导向性作用,但是这种评价体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断层。“北京市教委对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标准的一项调查显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提升为社会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联想集团的要求第一是做人正直,第二是胸怀大志,第三是善于学习;IBM的要求是自豪感、灵活性、必胜的信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精神;柯达看重应聘者的工作方法、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NEC希望员工为人正直高尚、业务精益求精;微软青睐有激情的人、聪明的人和努力工作的人;三井注重稳重、自信等内在品质。”从社会对人才标准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些,在我们现存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还不能很好的体现。现存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的断层,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2 综合素质评级体系的考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考量标准不够科学、权重分配有待改进、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用分数来表示有失妥帖等。
  考量标准不够科学,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设定不能完全体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各种指标的设定体现的是学校的思维,这和学生们的想法以及社会的需求必然存在不相适应的部分。比如,有的学校可能将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简单的罗列为学习成绩加社会活动,这样的评价标准显然是和学生本身的愿望相冲突的,当今的教育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将评价指标设定的过粗过宽使得同学们无法自由的发展自我。
  权重分配的问题也是综合素质考量中的主要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权重的分配,更加灵活的选择培养学生的重点。比如,通过增加学习成绩的权重分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增加实践能力的权重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基于此,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具有调整的灵活性。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旦素质测评的各项权重固定下来之后,学校就失去了变动的动力,这样的结果,就是学校失去了权重分配作为调节器的作用。
  在学生综合素质考量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将学生素质仅仅用分数来考量。用分数考量有其优点,一方面在评价的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量化有助于考量工作的简单化;另一方面用分数考量的结果便于学生之间的比较。但是,简单的分数考量还是存在缺陷。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评价指标都可以用分数来考量,比如道德品质,合作精神等。不可否认,通过学生的一些表现可以对学生有一个评价,但是道德品质这种指标如果依然采用分数考量就有失稳妥,而且还会造成一些同学只做道德品质指标里面加分项的活动,最终将学生的发展引向歧途。其次,将一些评价指标分数化也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让他们有一种自己的道德、精神等被功利化的感觉,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探索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以及对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综合测评评价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如下的观点。
  
  1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社会的需要接轨
  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制定与修改,应该首先征求学生的意见,其次要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生的奖学金、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甚至未来的就业都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对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制定与修改都要在准备充足,征求各方建议之下谨慎的进行。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要更多的体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渴望以及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的要求,使得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更好的成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指导性文件。
  
  2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考量工作
  完善考量工作,要在本着公正透明的前提下,努力改善考量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考量指标的设定要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具体明确。在考量指标设定的过程中,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要采取合理的浮动制度,以达到综合测评对学生发展的引导性作用。以我校为例,“大学一二年级,学校强调基础课的学习,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的养成。那么,一二年级的德育、智育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权重较大,上浮5%~10%;三四年级强调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三四年级能力成绩在总成绩中占的权重较大,上浮5%~10%。如果特殊强调学生需要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我们就将这一方面的要求作为附加指标。”通过浮动各项指标的权重,可以达到引导学生发展的目标。
  将综合评价体系进行量化是一种进步,但是简单的量化造成的结果在上文中也已经论述过,因此,一个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仅要有量化的考核,还要有非量化的成分。笔者认为,对于某些考评指标,如道德品质,一方面要进行部分量化打分,另一方面也要采取一种非量化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引入学生自评、同学和老师对其评价的方式,学生、老师及该生的同学对其道德品质进行书面化的文字点评,并最终得出一个总的评价等级,再将这一等级赋予一定的权重分数加入到道德品质的总分中,而学生所获得的纸面评价也可计入学生档案,以便未来用人单位能够对该生有一个感性化的了解。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与实践,将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素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将投入到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的探讨中来,笔者也希望看到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取得进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5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