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中关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关村寄托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关村每天都在讲述着“关”于“中”国和地球“村”的故事。今年春天是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周年,我们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企业家。纵横议论中关村的未来发展途径。
中国应形成中关村模式的聚集效应区
胡鞍钢(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庆研究中心主任)
1988年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当时在北京重大的事件就是建立了高新技术实验区,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关村了。中关村是广义的,我们现在把它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科技园区,我把他称为“中关村现象”和“中关村奇迹”。
对中关村最新的理论解释是,一个地区发展好坏取决于地区要素的形成。为什么中关村能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的聚集地之一?首先,这里拥有最优秀、最高质量的人才,以及最具竞争力的企业。2000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年平均增长率19%,估计这也是世界最高的。其中私企是32.6%。其次是专业化,通过专业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相当于北京GDP比重的18%,成为高新技术制造业中心。二是技术贸易专业化,现在中关村技术贸易额占了全国贸易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不仅在中国也在向国外输出高新技术。再次是规模经济,就是加速各类劳动力、企业家、科技人才、各类资本以及货物服务、新活动思想、思维创意在这个地区聚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关村20年前还只是少数几个科技人员的创业,而20年后却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的原因。2007年中关村的工贸技收入就超过了9000亿元。
中关村的迅速发展比硅谷的规模要大得多,不论从全部销售收入、创业人员来看,还是对中国的贡献来说都是最大的。从经济角度说,中关村在单位面积上的产出是最高的,符合我们所说的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和我们的规模经济、要素的流动驱动了整个中关村的发展,创造了中关村的发展奇迹。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的一个解释。中关村形成了示范效应,在中国的城市应该形成“中关村模式”的聚集效应地区。
中关村还应该在中国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绿色贡献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影响人类的大问题,中关村作为国家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相信能为中国经济从“黑猫”模式转变到“绿猫”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立足佳绩 再创辉煌
赵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中关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多年来,中关村以制度创新为起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聚集了中国最密集的科技资源,对全球科技资源也形成了巨大的集聚能力,成为代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标志区”和“样板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了中关村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战略定位,使中关村在更高的平台上先行先试。对未来中关村的发展三点寄语:
一是要发挥“创新引擎”作用,助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往往是全球创新中心之一,或者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枢纽,在全球资源配置特别是科技资源配置中处于重要支配地位。中关村应进一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科技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形成更密集的成果产出,并努力实现规模化的产业支撑,尽可能地放大创新效益,引领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枢纽,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是要发挥“战略高地”作用,强占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制高点。作为中国创新龙头,中关村应依托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围绕信息服务、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打造一批在行业范围内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北京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重要载体。
三是要“总部基地”作用,培育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总部型品牌企业。中关村要大力提升企业的跨区域乃至跨国经营能力,鼓励园区企业以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机构,通过收购、兼并外国企业,成为跨区域经营企业或者是跨国经营企业,增强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中关村企业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带动中关村品牌走向世界,使之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前沿阵地。
聚焦有前景、有生命力的小企业
王小兰(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时代集团总裁)
中关村的发展历经30余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建设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觉得,目前中关村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机。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对建设中关村的认识高度一致,真正做到了举全市之力;二是企业家真正做到了有深度、有广度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多种渠道表达自身诉求。
对中关村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严峻异常的考验,是对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检验。我们需要从战略上思考中关村未来发展的规划,也要从战术上考虑中关村的发展布局,既要扶持已成规模的企业,更要培育成长性好的新星。
作为核心区的海淀,更要抓住机遇、开拓思路、不懈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海淀区的宝贵财富,也是海淀的特色,更是海淀源源不竭创新活力的来源,因此,希望海淀能够聚焦这些有前景、有生命力的小企业,加强对生长土壤的培育,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示范区的批复已满一年,2010年,将是脚踏实地建设的关键一年,中关村立足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志存高远,希望能够积跬步,至千里。
中关村的潜在危机与新思考
纪世瀛(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北京世纪英才创业研修学院院长。)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核心区就是海淀区、海淀区就是核心区”的观念。
好响亮的口号!我作为中关村的一个老村民,一个一生倾心于中关村的村民,振奋、鼓舞、骄傲之余我也真的为海淀捏一把冷汗。我想要说的一句话:使命感之余还要有一点危机感。
我们不妨深入到各个企业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就不难发现在好形势背后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危机:
1、海淀区的优势在渐渐地弱化; 2、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信心和责任感有下降的趋势;3、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4、 一系列新政策出台,但是缺乏足够的系统执行力,贯彻执行缺乏措施、力度、协调、细化,尤其在窗口界面,贯彻执行不力。问题在最基层、在科室、在窗口。就好象一个人,赤心火热、全身热血沸腾,但是,毛细血管堵塞,微循环严重障碍,氧气和营养送不到细胞里去。而企业就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企业家就是细胞核;5、人性化服务明显下降,随着信息化的升级,“机器的服务”代替了人的服务,政府机关和企业的感情联络日趋减少,一些机关拒绝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刻板的、机械化的工作方式,使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僵硬化,让企业感不到温暖和关爱,人们难免回顾和留恋试验区时代的亲如一家的气氛;6、交通、居住、生活、发展的硬环境恶化。中关村是一个有名的堵城,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企业难以承受中关村十分恶劣的交通环境,使入区企业望而生畏,使在区企业不得不忍痛离去。
我罗列这么多潜在危机,无意危言耸听,扰乱人心或否定功绩,我爱中关村,我爱海淀,我是对中关村最有信心、最有感情的人之一。我只是希望借此引发人们的思考。2010年,对海淀、对中关村是关键之年。在我看来首先是决策之年,严重点讲,决策正确与否决定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的成败。中关村需要新思考!
中关村仍然需要制度的力量!
仲大军(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公司主任 )
回顾中关村的历史,我首先想到的是民国初年几座破旧的王府,在这些旧家大院的基础上,建起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只是有了这两所重要的教育机构,建国初期,新中国才在中关村地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资源配置。八大学院、科学院相继在中关村地区落户,这一地区具备了知识经济的雏形。
改革开放给中关村带来最大的面貌改变是,教育产业带动的知识经济和产业园区在这一地区遍地开花。中关村从单一的教育科研变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经济文化体。一百年间的三次飞跃,使中关村的今天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今天的中关村工业园区是北京经济和文化的一颗明珠,是北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和优质资源。中关村工业园区的诞生,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更是北京多少年来历史、文化和科技蕴积的结果。中关村准确地说,不仅是北京市的,也是中国的。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关村在北京市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未来北京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看中关村这些地区的发展。中关村是知识的摇篮,是人才的汇聚地,是智慧的宝库。未来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人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认为中关村将是撑起北京未来的顶梁柱。
但竞争也是残酷的。中关村不能在优势的位置上固步自封,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在一个充分竞争和自由竞争的时代,任何地区的优势都不是永久的。优势不能永远建立在国家的保护、政策的扶植以及历史的功绩上。特别是工业园区,往往有着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更要细心呵护她的发育成长。
所以,今后的中关村,计划经济时期配置的资源老本要发扬光大,三十年间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要发展壮大,教育、科研与生产三者的关系更要与时俱进。中关村只能再创辉煌!但中关村仍然需要制度的力量!需要新的体制、新的思想和新的人才。
我希望,中关村会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国内外优秀的人士。
我想象,中关村会产生一种独具的魅力,在这里人人都能心情舒畅,才思焕发,创造百出。
我祝福,中关村工业园区不仅硕果累累,而且变得更加宜人,美丽!
中关村核心区的意义
张颐武(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关村多年来就是中国高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象征。作为一个大概念,它是我们的“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里所具有的是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凝聚,也是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舞台。中关村经历了八十年代的草创,九十年代的高速的扩展和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升级和发展,它的形态和规模都应和着中国的高速发展而发展,乃是一个最具活力和激情,最能够代表中国发展的前端的区域。它是中国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所创造的无限可能性的一个见证。
它的未来的十年应该也是它的关键的时刻,是它的新的起步和新的发展的时代。在这里,我所希望看到的新的中关村的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既是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呈现,又是其综合实力和区域价值的全面提升,还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空间。我想,有两个方向可能是中关村核心区的未来所需要的:
首先,它所需要的是高科技和文化创意的全面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乃是未来社会所最为需要,也是中国的全球化所最为需要的新的增长点,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从《阿凡达》可以看出,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的结合所能够释放出的能量是异常巨大的。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和IT产业的集聚地,也是文化创意的集聚地,因此,中关村将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结合既有条件,又有基础。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的结合其实会为中关村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能量和动力。
其次,它所需要的是新的议题和观念与科技的结合。如低碳环保的价值和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世界对于环境问题的高度的关切而变成了新的增长点,因此如何顺应和引领这一趋势,对于新观念带来的科技和社会变化未雨绸缪,做好因应的同时在观念方面有所突破,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就是我们高度关切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中关村未来创新的要点所在。
促进人文与科技之融合,打造“世界城市”
陆志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主任、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会长)
作为北京及全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心,中关村科技园是中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它不仅是中国创新精神之象征,更是“中国创造”价值的核心代表与民族科技自信力的有力塑造者。然,随着“世界城市”理念在北京的不断深化,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利用科技园内所具备高等院校等优势文化资源营造生态型并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性“人文”城市空间,以及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养的创新后备力量,完善科技园区发展所需的人文与科技资源之融合是我们急需重视之命题。
人文与艺术事业的进步历来对城市乃至国家发展所必需的主客环境具有极大的推动和激励作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又为人文与艺术事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城市艺术氛围在提供宜人宜居的城市硬件同时,极大提升了创新主体“人”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感悟力。从而自根本上提升了高科技园区的人力素质,这个过程不但有助于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为民族创新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强后盾。然而,近几年,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本应作为人文艺术事业进步发展重要推手的园区内各大高校却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仅仅是文化与艺术的创造者,更是它们良好有力的传播者,在未来的园区建设中,我们期待,高校在城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也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提供一种有益的尝试。
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乃醒(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确定中关村高新科技示范区整整一周年了。过去的一年,无论对于世界、中国,还是中关村高新科技示范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就世界而言,由美国发生的二战以来最深刻的经济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大衰退,至今尚没有走出低谷。而中国在这场经济危机面前,沉着应对,凭借着改革开放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和由此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中国率先走出阴影,实现复苏。中关村作为中国仅有的高新科技示范区,更是不负众望,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奋发努力,踏实基干,改革创新,取得了骄人成绩,为中国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
说起来并非偶然,中关村高新科技示范区是在过去的中关村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的发展。中关村这个地方可谓人才云集,集中了以中国科学院中心的众多研究机构和大量的高等、专科院校等教育机关,大量的科研活动以及人才的富集度是全国乃至世界任何地方都是无可比拟的。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知识分子群体,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创办了一批科技型的企业,获得了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关村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电子一条街。涌现出了柳传志等一批代表人物和联想等一批著名企业,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里所产生的影响已经大大越出海淀,越出北京,越出中国。所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布局,确定为国家高新科技示范区,则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新时期新形势新布局,带来了新任务。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关村。作为世界级的科技示范区,就要瞄准世界目标,创造出世界级的成果、经验和培育出世界级的人才。特别是要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无论是在基础科学领域,还是在应用科学范围内;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都应当创造出世界领先的成果。与此同时,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调整,形成最适合科技进步规律的科学合理的科研组织体系;孕育出一大批思想活跃,知识渊博,理念先进,风险意识强,勇于探索,胸襟开阔的科学家。这样的一个名符其实的高新科技示范区,无论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既然是示范区就要示范,示范的意义在于不经意间而成功,给人以惊愕且发人深省。在这里,最能体现本质的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性,是无限的活力,因此充分竞争、自由探讨、激烈地碰撞、你死我活的博弈、无情地淘汰等,是示范区不可或缺的要素。办成这样的一个示范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可以参与,但不要随意和武断地下指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7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