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再创昭通改革开放新辉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昭通市人民政府

  
  昭通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0县1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有汉、彝、苗、回等24个民族,2008年末总人口549.5万。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央、省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励精图治,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昭通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0县1区,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有汉、彝、苗、回等24个民族,2008年末总人口549.5万。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央、省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励精图治,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978年,昭通生产总值仅为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7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总量不断跨上新台阶。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72.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9.32%;人均生产总值达5162元,比1978年增长8.2倍。与1978年相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13亿元,增长34.7倍;固定资产投资达190.18亿元,增长760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98.59亿元,贷款余额达163.37亿元,分别增长258.6倍和79.1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达10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3.7倍,年均递增5.3%;粮食总产量达150.42万吨,比1978年增长84.3%。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达177.77亿元,比1978年增长41.4倍,年均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59亿元,是1978年的146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达24.5∶42.9∶32.6,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5.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1978年,昭通的基础设施十分滞后,“瓶颈”制约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重大基础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1985年建成水富、绥江两港,1994年昭通机场改建为国家永久性二级机场,2002年内昆铁路开通运营,2007年昭待、水麻高速公路通车,200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4356公里,比1978年增长2.4倍。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渔洞、蒿枝坝、跳墩河、炉房、云荞、大水沟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沟渠工程,2008年末共有水库171座,比1978年增加40座;总库容59879万立方米,比1978年增长4.52倍。城镇化进程加快,基本建起了以昭通中心城市为弧心、10个县城为重点、乡镇重点集镇为依托、交通干线村镇为基础的四级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提高到18.7%,城镇建成区面积、城市道路面积等大幅增加。电力建设步伐加快,电网改造力度加大,高压电网实现联网,通电质量明显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手机、宽带、程控电话、家用轿车等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中,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状况明显改观。
  
  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效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一直是昭通最基本的市情。从1987年开始,市、县、乡相继设立扶贫工作专门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进入新世纪以来,采取部门挂钩帮扶、干部包户结对、社会全力参与的“百千万帮扶工程”等措施,重点实施扶贫安居、整村推进、异地开发、劳务输出等项目,努力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自1987年以来,共投入扶贫资金48.7亿元,组织实施了63个攻坚乡、61个世行项目乡综合扶贫项目,完成了147个重点扶持村规划和338个安居温饱村、187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消除了11.42万户岩洞、窝棚、杈杈房、茅草房,解决了29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发生率从82%下降到4%。贫困农村呈现出经济较快发展、群众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战略深入实施
  
  
  30年来,昭通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不断深化,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粮食流通、财政体制、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全面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地缘、区位、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找战略伙伴,着力开发矿产、水能、生物资源、建筑建材、城市建设等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项目相继落户昭通,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招商格局。2002年至2008年,累计签订招商项目547个,协议总投资963.2亿元,实际到位150.4亿元,昭通正在成为国内外商家纷纷看好的一片投资热土。尤其是2008年,签订招商项目82个,是上年的2.65倍;协议投资449亿元,是上年的13.4倍;实际到位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6%。2009年上半年,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9个,协议引资103.43亿元,到位市外资金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5%。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昭通始终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础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现有中小学在校学生110.68万人,比1978年增长1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2%,比1978年提高17.42个百分点;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在11个县区中有9个县区实现“普九”目标。获国务院、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项目62项、获地市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项目199项、专利31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逐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现有床位8226张,比1978年增长将近2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好大一对羊》等本土影视作品及民族歌舞获得全国大奖,“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备受省内外关注。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85.6%和88.3%,分别比1989年上升30.6和38.3个百分点。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8.7‰,比1978年下降15.4个千分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昭通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作用逐步凸显。就业总量稳步增长,现有从业人员284.6万人,比1978年增加155.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和农村低保制度深入落实。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城乡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昭通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远远高于1978年以前的30年。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16元,1990年突破千元大关,1998年突破五千元大关,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05元,比1978年增长30.7倍。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8元,2008年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116元,比1978年增长20.6倍。坚持提高城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87亿元,比1978年增长38.4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1.57平方米和21.96平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加27.37平方米和8.6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7台,电脑29.28台,移动电话189.28部;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0.76辆,彩电71.53台,移动电话55.76部。
  
  开拓奋进再谱发展新篇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豪情壮志,信心倍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昭通进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呈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550万昭通人民,将以只争朝夕、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风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转换体制机制两个关键,打牢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城镇建设三个基础,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发展烟草、能源、煤化工、矿冶建材、生物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力争通过“十一五”后两年及“十二五”期间的不懈努力,使昭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明显前移,全面提升昭通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谱写科学和谐发展新篇章,再创昭通改革开放新辉煌,实现昭通富民强市新跨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2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