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坚强铺就创业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农民工也必须拥有更多的文化,唯有掌握了技术、拥有专长,才能构成真正的生产要素,才能在激烈的创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分得一杯羹。
  ――王大元
  
  创业路上的两瓢金
  
  在川陕交界的镇巴县盐场镇魁星村,山高坡陡,农民仅靠少量的田地维持生计。1991年高中毕业的王大元,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这里,耕种着几亩薄地。
  5年后,艰苦的劳动和单调的生活迫使这个年轻人奔向外面的世界。
  王大元走出秦巴大山,四顾茫然,南下广东,北上山西,历经艰辛,始终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但事实又证明,在外务工虽苦,但收入总比在家种地强。后来,他在河南找了份工资稍高的矿工活,在井下拉车、搬矿石,在井上扫灰、碾石粉,工作又脏又累。通过观察总结,他深知没有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没有“出头之日”。
  1995年4月,他回到老家,发现这座小县城的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还没有起步,四通打字、手推油印、施乐复印机算是最先进的设备。他立刻意识到这里蕴含着很大的商机;为什么不能办一家打字复印店呢?
  其实,他当时对办公自动化的认识还很肤浅,就到西安参加了3个月的电脑知识培训,当年7月就注册成立了镇巴县第一家电脑打字复印服务部。3年时间里,他从一个人忙里忙外,到聘用6名员工加班加点干,不但很快收回了成本,还给国家纳税近3万元;自己不但成了家,还买了房子,有了私家车。
  他说:“我真正尝到了有一门技术的甜头,算是揽到了创业的第一瓢金。”
  有了一些资金,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王大元的眼光更远了。1997年,山城镇巴外出务工是热门,但搞个体运输的并不多,当地的土特产外运只能从外地调车。王大元又看到了商机,把复印店交给妻子打理,自己投资16万元购置了一辆东风康明斯大货车跑上个体运输,几年之后,他又赚来创业的第二瓢金。
  
  农民工也必须有更多文化
  
  2002年,全国煤炭市场很不景气,镇巴的煤矿企业纷纷倒闭。这时候,王大元认为煤炭市场的低谷也许是“出手”的最佳时机,毅然投资30万元接收了镇巴一家手续齐全的乡小煤矿,经过一年的改造,达到年产1.5万吨。
  2006年,他又与人合资开办了镇巴县赤南乡袁家坝煤矿,该矿已经被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确定为“达标验收矿”。而在该矿新规划中,改建投资78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80万元,预计2009年12月达标验收,年生产能力6万吨,可实现税收220万元,安排返乡农民工300人。
  从办复印店到搞运输,再到开煤矿,王大元遭遇了很多挫折,但赢得更多的是创业经验。有一点他看得很清楚,他说:“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特长,就只能下苦力,就很难真正摆脱贫困,这也正是贫困山区老百姓的困惑和悲哀。农民工也必须拥有更多的文化,唯有掌握了技术、拥有专长,才能构成真正的生产要素,才能在激烈的创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分得一杯羹。”
  为什么不能为农民办一所学习技术的学校呢?王大元又突发奇想,决定利用现有的条件办一所技工学校。2006年12月,经过数度策划,无数次奔走,他终于独资创办起了“汉中宇星电子电力学校”。
  学生从哪里来?王大元踏遍汉中各县的山山水水,走过每一个村镇,反复宣传,苦口婆心讲学技术的好处,学生从一个、两个,再到十个、二十个,终于可以开一个班了。2008年,学校被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单位”,被陕西省和汉中市扶贫办确定为2009年“雨露计划”培训定点学校。
  王大元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泥腿子,对黄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走向成功。但已经铺开了摊子,建起了创业平台,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创业之路还很长,在创业中,只要坚强,只要不懈努力,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4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