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若钦

  摘 要: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使命接近完成,现在正是转型的重要关头。回顾AMC的历史,它们盘活了不良资产,支持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制,化解金融风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展望未来,AMC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有保有撤,确保转型后产权明晰,管理科学。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 回顾 展望
  
  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于1999年底成立,当时规定存续期为10年。如今10年之期已满,面临转型。2010年6月28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创立大会,标志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工作正式开始。资产管理公司在过去发挥了什么作用?它们的历史使命完成得如何?未来发展形势怎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作初步探讨。
  
  一、资产管理公司使命完成不如人意
  
  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为了实现商业银行国内上市目标和达到加入WTO的标准,1999年,财政部分别提供100亿元充当资本金,为处置“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初剥离的巨额不良资产,设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四家公司以10年为限担负起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重任。央行向AMC提供再贷款5739亿元,AMC共向四大行发行金融债券8200亿元,大致以1:1先后购买四大行总计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
  对于我国选择的是按账面价值等价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做法,曾有争论。但是,这种做法是在考虑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社会效应后,做出的成本与收益权衡,是有重要意义的。资产管理公司按照账面价格用其有息的金融债券置换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在处置期过后,由国家财政承担最终的损失。这为改革营造一个较平稳的环境,为改革争取时间。
  经过多年的努力,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上效果颇丰,处置不良资产的技术方式几经调整,与时俱进,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2006年6月底,时任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的孙晓霞表示,AMC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7万亿元,占接受总额的83.5%,现金回收约1870亿元,回收率仅为16%。与此对比,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RTC)自1989年运行至1995年,共计损失850亿美元,与1500亿美元不良贷款数额相比约为56.67%。2006年年底AMC皆宣布圆满完成不良资产处置,根据公开数据,AMC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21万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
  同时,也有人对AMC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质疑。根据银监会的报表,AMC在2006年第1季度前,共回收现金2631.69亿元,回收资产3049.2亿元,如果不良资产数字为1.4万亿元,那么AMC辛辛苦苦十余年,现在不良资产还有1万多亿元。按照再贷款和金融债券年利率2.25%计算,AMC每年需支付央行和四大行利息300多亿元,10年来回收现金全部付利息都不够。
  总的说来,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盘活了不良资产,支持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制,化解了金融风险,探索了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7年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发布消息称,已全面完成政策性不良债权资产处置任务, AMC的历史使命已接近完成,关于它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实现转型问题,成了当前的当务之急。
  
  二、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仍在探索中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央从一开始就有设想,国务院最初的想法是:因地制宜、一司一策;上下联动、转换机制;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市场取向、优胜劣汰。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在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特点,各自提交转型方案。2004年2月,财政部提出,在2006年底前完成国家核定的债权资产处置目标的AMC,将被允许向商业化转型。2005年,财政部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又做出明确表态,提出两点意见:第一,区别对待,分别应对,转型方向、定位由各家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寻找。第二,在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完结后,财政部将给四大AMC一个过渡期和相应的政策,过渡期后,仍没有出路的公司将由其他公司兼并或关闭。总得说来,监管层最初设想是本着“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来推进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不搞一刀切”。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各家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把“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未来出路,积极争取各种金融经营资格,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四家公司都将业务拓展至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信托等诸多领域。但在诸多法律障碍未能消除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有背于中央的设想的,实施起来有巨大的难度,同时也蕴含风险,所以待各公司拟定的方案提交之后,国务院又提出,既然都是资产管理公司,同一个问题应该以同一个方案来解决。于是选取了信达作为试点,要求信达公司重新提交试点方案。
  对于新的AMC的转型方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议是:以经营、管理、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兼具投行功能的商业化金融机构。根据这一精神,原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变身”为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财政部100%持股,注册资本251亿元人民币,改制后,公司将继续以不良资产处置经营为主业,并将不断发展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业务。对于其现有20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将与财政部设立“共管账户”,将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存续时间初定为10年。
  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很可能会根据信达公司试点情况,推广开去。毕竟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还在积累之中,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业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三、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发展的两点建议
  
  (一)着眼未来,有保有撤
  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出路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像韩国资产管理公司一样,在处理完本国不良资产后,继续存续,成为处理不良资产的专业机构。最近,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在2010年购买约15兆韩元的金融机构坏帐以及经历重组的企业资产。二是像美国的重组信托公司(RTC)一样,待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后,机构完全注销,人员分流。比较而言,注销本身可能需要财政出钱来了结所有债务,需要国家分流安置多达上万的人员,成本非常高。而通过借鉴国有银行改制上市的模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转制为股份制公司,把它们手中的不良资产,借助改制上市后融入新的市场资金,也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化解其所收购进来的不良资产,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是可行的,但关键要解决“转型后做什么”的问题。这需要立足于我国的金融现状,着眼于未来。从近两年情况看,国家实行刺激经济政策,商业银行发放大量贷款,许多贷款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为,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商业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长期存在,随时处置不良资产。同时,我国在信用评级、征信服务、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金融领域实力相当不足,将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源整合,可以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总得说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一定全保留,应该整合资源,形成一两家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金融机构。
  (二)做好合理估值,明晰内部产权
  财务重组是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关键环节,既要引入境内的一些大国企或者实力比较强的民营企业来作为战略投资者,同时还要引入境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对金融资产管理或现代金融业务比较有经验的银行或投行的介入。只有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扩充资本金,才能稀释手中不良资产的状况,最终改制为一个合格的、符合上市条件的商业公司。
  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先是要把账算清楚,把资产管理公司现有资产做出一个明确的估值。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例,按照国务院目前批复的模式,信达首先与财政部共设“共管账户”,将信达历史上形成的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存续时间初定为10年。此外,信达所欠数百亿元央行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不再产生利率负担。若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些资产的价值都需要明确。而且,财政部也不宜作为直接出资人,建议成立金融国资委来具体操作此事,当然也可以考虑由汇金公司来操作。然后,走商业化模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最后实现上市融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