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如何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 彦 丁玉洁 吕艳霞 董莉芬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以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为标志,农村信息化正在成为各级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新的着眼点。企业让利,政府支持,一系列优惠政策掀起了农民上网的热潮;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成效显著;网上虚拟农产品交易市场已具雏形,正在成为农村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和农业企业的重要交易平台。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农村信息化正在从科技应用、市场导向、结构调整、降低成本、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在全国农村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农村信息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农户计算机拥有总量有限,广大农民难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
  
  一、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优势
  
  运营商提供适应农民需要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产品越来越迫切。一是可以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任何一个地区的农民选择相应的服务,就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同时利用通讯网络进一步帮助农民上网获取有用信息,引导农民靠信息调整结构,靠信息致富增收。二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三农”。但由于服务体系方面投入不足,直接制约着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信息网络建设向乡、村两级延伸很不到位,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只有一小部分乡(镇)可以得到网络信息服务,绝大部分村仍然是被网络遗忘的地方。可以依托各类通信产品,避开这种制约,使农户获得全方位的三农信息服务,用另一种方式解决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系统以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为海量信息仓库,以农业信息资源采集系统、加工发布系统、管理系统为信息收集、加工、发布的载体,它用通信方式架起了农民与政府、农民与科技、农民与市场的金桥,能够在农产品销售、实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其他途径不能起到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二、目前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而内蒙古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比较落后,信息发布、传输滞后
  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还不够科学,覆盖面不够,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等,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存在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另外,还存在着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农业信息的有机集成以及信息共享性差等问题。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效性差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不注重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没有找到网络信息技术与本地实际的恰当结合点,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地区尽管有自己的平台,但内容长时间不更新,功能单一,交互式不强,更没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功能,用户拨打量极低。
  
  (四)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既懂农业又懂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目前是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的匮乏,难以进行大项目的攻关。
  
  (五)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
  从各地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来看:一方面信息资源存量偏低,信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导致大量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大都停留在低级阶段,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存贮和传播多采取传统方式,电子化程度低,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信息服务效益差。
  
  (六)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国农民群众开始需求信息服务,有的还比较迫切,但大部分信息需求不强烈。但是,从整体、全局上来看,增强信息意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七)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误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明显的不足,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还有政府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认识不深入,把信息化建设单纯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备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这些不完整、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八)区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在农村信息化进展中,也存在严重的地区和区域性的发展不平衡。比如南北跨度大,农产品差距较大;地区经济现代化程度也不一样,乌盟部分农村还处于非常落后地区。
  
  三、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一)“十一五”规划中,把信息化列入十大发展目标之一
  而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开展“村村通"-F程、无线通信的3G工程及无线+有线覆盖方式的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通信基础建设。同时不断提高涉农信息的市场份额,如2009年推出了村民自助的安全产品一平安互助,及正在积极推进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初步形成特色信息服务产品,并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农民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接入及信息资源。
  
  (二)与政府紧密联合,增加政府信息化意识,共建农村信息化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实体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因此,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内蒙古联通首先要与内蒙古农业管理机构进行合作,通过一系列通信产品与服务,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三)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
  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动作,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上,持续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工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除继续抓好剩余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外,积极

配合农业部等各政府机关,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共同努力。
  
  (四)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运营商要在已有的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加快农村信息化骨干的培养,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关键
  内蒙古各地市都有一支农村基层服务队伍,目前需要将这支队伍提升为乡镇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带动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农村关键人的信息化培训,如村主任,在关键人的带领下来推广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要结合教育直通车、家校通等产品,努力使农村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综合功能,为传播农业科技、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培养农民职业技能服务,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试点建设和推广机制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应用示范效应做好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继承传统和创新形式相结合,重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需要借助政府扶持,运营商给予优惠。在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借助政府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推动各类农技推广组织的迅速发育成长,促进其开展好信息服务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渠道搞好面向不同用户的信息服务。建立独具特色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模式,培养一支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的技术队伍。
  
  四、农村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方向
  
  随着城市发展的日趋成熟,加快我区农村信息化进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下一步,为农户打造农业信息化网站及与媒体的无缝对接,提供全方位农村信息化服务,不断丰富农户通信需求内涵,不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程度,加快我区各项通信产品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切实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7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