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设宁波国际贸易中心的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晓丹

  摘要:国际贸易中。建设是宁波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经济战略转型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国际经贸形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宁波面临着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大机遇。同时,宁波拥有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良好的现实基础。抓住机遇建设宁波国际贸易中心,要明确建设路径及主要载体,设计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功能,勾画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主体框架。
  关键词:宁波国际贸易中心 现实基础 内涵 载体 功能
  
  国际贸易中心是以商品国际交易为基本功能、以强大的物流及口岸服务功能为基础,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起到中枢功能的城市,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贸易竞争的程度和层次。
  
  一、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意义
  
  (一)是宁波更深介入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体系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宁波应加紧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发挥现有经贸优势,整合国际经贸资源。凝聚更多的人流、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和港口物流,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和有效利用,融入国际分工新体系,进入国际分工的核心区,在国际分工新体系中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是推动宁波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当前,宁波正面临着工业化升级、城市化加快、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的战略转型期。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将强化国际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促进宁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有助于宁波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突破宁波资源环境承载力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提高宁波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点
  宁波的特色优势在于港口资源及其所带来的发达的对外贸易、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宁波要在全球贸易活动更加频繁的背景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现代化国际港城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集港口优势、国际贸易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城市综合实力优势和制度竞争力优势为一体,使宁波成为重要的国际经贸门户,全面提升宁波的城市国际竞争力。
  
  (四)是助推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
  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与国际贸易中心密不可分,贸易可以对金融和航运起到极强的带动和辅助作用,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是以国际贸易中心为基础。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可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强大的货币流基础,也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可靠的实物流基础。
  
  二、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现实基础
  
  (一)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区位优势
  长三角是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我国经贸最具活力的地区。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主要的经济中心,在长三角不断提升在国际国内经贸格局地位的过程中,有着进一步提高经贸发展水平、扩大经贸辐射和影响力、建设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
  
  (二)制造业集聚且发达、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产业基础
  宁波基本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产业格局。在制造业方面,宁波是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服务业方面,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在GDP中的份额继续扩大。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大宗商品的集散和交易提供了基本前提,发达的服务业则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心重要的功能体现。
  
  (三)外贸发展势头良好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依托
  宁波外贸连年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逆势飞扬。2008年以来。宁波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人均外贸额达1.2万美元,已达到或接近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水平。
  
  (四)国际会展初具规模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供了主要载体条件
  宁波会展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浙洽会、消博会、国际服装节、塑博会、住博会、家博会、药机展、食博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品牌。展馆设施齐全,建有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常年展展示交易中心等一批大中型展馆,展览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2005年,宁波跻身中国会展十佳城市。
  
  (五)国际海运枢纽地位的形成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支撑
  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宁波港是中国沿海向全球主要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纳入宁波港口“全球通”版图,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6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2位,全球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达1084.6万标准箱,居中国大陆港口第4位,全球第8位。2009年第一季度,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上海港,国际海运枢纽地位初步形成。
  
  (六)外向型经济运行良好、外贸体制创新突出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保障
  宁波经济是外向度较高的开放经济,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为主要形式,逐步呈现多层次、宽领域、高速度的发展特点。宁波目前拥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我国所有的特殊区域类型,齐聚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以及“配套服务”等各种功能,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在体制方面,“政务超市”制度、电子政务制度、“大通关”体制、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外商咨询、投诉机制等体制全方位保障外向型经济的运行。
  
  三、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路径
  
  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这些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主要以国内完整而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依托而形成,如纽约、伦敦和东京;另一种是转口型国际贸易中心,主要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配套的服务设施和开展国际贸易诸多的优势而形成,例如香港和新加坡。
  基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借鉴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的经验,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路径有:
  (一)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应以商品交易功能的完善为起点。不管是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心还是现代的国际贸易中心,商品的交易及服务是不变的主题。
  (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以商品交易为起点,但不应局限于商品交易。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不仅仅要建设成为国际商品贸易中心,而且要建设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心。
  (三)宁波兼具腹地型和港口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条件,可以选择兼具腹地型和港口型国际贸易中心特点的模式。
  
  四、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载体及功能
  
  (一)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载体及功能
  1 四大主要载体
  该平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品牌化的国际会展。宁波应尽快推进国际会展的专业化和品牌化,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打造和培育专业性的大

型展会,例如服博会、家博会、文具礼品展、家电展、时尚用品展等。加快形成国际会展的多种业态。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展馆及周边配套设施。加大与国际著名会展城市的合作力度。打造国际化的会展运营集团。
  (2)国际化的商品交易市场。宁波首先要积极推进现货市场的建设,形成一些大型的实体性专业市场,同时完善专业市场国际化的相关和辅助产业,例如物流、会展、培训等,尽快形成国际化的商品市场网络,打造享誉国内外的塑料城、模具城、五金机电城、小家电城等。
  宁波还要注意商品期货市场的培育,争取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余姚塑料网上交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对建设余姚期货交易所的论证。另一方面。依托宁波港口大宗物资的吞吐优势。逐渐建立起以原油和铁矿砂为主体的期货贸易市场。
  (3)信息化的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中心必将是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宁波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三大中心”(互联网交换中心、数据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和“两大技术平台”(信息服务业孵化平台和行业网站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展会电子商务平台和商品网上交易平台。
  2 跨国公司集聚平台
  该平台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跨国公司中国分销中心。中国市场日益成为跨国公司销售主要目标市场。吸引跨国公司在宁波设立其中国区域分销中心,使宁波成为跨国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桥头堡,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门户,
  (2)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心。国际巨头纷纷把中国作为全球采购重点。宁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供货商队伍,提升供货商竞争力,提高国际展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专业市场的建设,完善跨国采购各项服务,提高贸易运作效率,使宁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的集中区域,
  (3)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代表了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宁波应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尤其是宁波研发园区集聚研发机构的效应,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区域研发中心,逐步建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片区。
  (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心。根据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排名,宁波综合实力排在第11名。是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第Ⅱ能级城市。基于与上海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宁波应侧重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职能型总部和新型业态的总部。一方面结合宁波发达的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生产型(制造型)总部、研发总部、销售总部、财务总部等职能型总部;另一方面鼓励发展新型业态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例如服务外包、金融创新、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等地区总部。
  3 商品大流通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内外联动的市场网络。在流通体系上要打破内外贸长期分离的弊端,建立一个内外统一的市场网络,在全球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内外贸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政府层面上要加紧进行内外贸管理职权的整合和统一。企业层面上要组建新型联合体――内外贸集团,实现内贸企业和外贸企业内外渠道的对接。
  (2)现代化的分销模式。推广“贝发商业模式”,对传统分销模式的业态进行改造,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打造“一级到终端”的扁平化分销模式。促进产业资源和商业资源的全面融合,使企业从单一的产品制造者成为国际市场的供应链服务商以及国内市场的供应链直销商。
  (3)大型的流通企业。要引导一些本土化经营的流通企业向国际化经营的连锁、零售的企业集团转变,使内贸和外贸、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跨国连锁经营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培育能在全球范围内调运配送营运的大流通企业,打造中国的“沃尔玛”。
  4 国际服务贸易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加大金融体系开放度,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结算中心入驻,推进金融机构和业务范围的国际化;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资金结算、收付、划拨等的快捷便利,打造辐射长三角、亚太地区的支付结算中心。在梅山保税港区建设保税港区离岸金融中心。
  (2)国际物流配送中心。加紧建设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解决物流配送的政策与监管障碍。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国际物流企业尤其是国际物流巨头的聚集,形成以货物集散、存储、转运、综合配送、分拣、组装和包装等为主导功能的国际物流配送中心。
  (3)国际商务服务中心。营造适合国际化运营的商务氛围和国际化水准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国际商务服务主体,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商务办公、科技与咨询、信息发布和共享、国际会议、人员培训、检测认证、日常生活等各类服务。
  (4)国际服务外包中心。在宁波南部新城服务外包园区、宁波研发园区、国家高新区等服务外包载体的基础上,完善政策,强化政府服务,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境内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使宁波成为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
  
  (二)六大主要功能
  随着以上国际贸易中心主要载体的建成,宁波国际贸易中心应具备以下六大功能:
  ――商品展示及交易功能;
  ――跨国采购功能;
  ――物流配送功能;
  ――金融结算功能;
  ――国际国内流通功能;
  ――国际商务功能。
  
  五、宁波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对策
  
  (一)抓住机遇,统一认识,加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组织工作
  各级政府要增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战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定位,成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尽快破局。
  
  (二)重塑开放体制,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环境
  体制方面,要在“开放立市、开放强市”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放宽管制,降低门槛,减少商品和要素流动过程中的障碍;要构建高效、灵活的政府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外商服务环境;要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要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例如税收减免政策、投融资便利政策、土地支持政策等。
  
  (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务实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现代物流、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优化和提升宁波服务业结构。提升现有的制造业水平,推动制造业从要素投入型向知识技术推动型转化,积极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以优势传统产业为辅助的先进制造业。
  
  (四)促进外贸稳步发展,巩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支撑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强化对外贸企业的引导和服务;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利用展会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完善应对贸易壁垒网络;尽量争取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尽快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采取措施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促进贸易形式多元化,加快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期货贸易等。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国际贸易中心的各项载体设施
  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加大空运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变“大海港、小空港”的局面:抓住铁路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速推进铁路工程建设,完善海铁联运网络。完善通讯和信息设施建设。加强高品质商务楼宇、高星级宾馆、高档次休闲设施等商业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东部新城等核心商务区的建设。
  
  (六)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加强国际贸易中心的对内辐射力
  提升对内开放水平,利用好长三角这一巨大腹地,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过程中推进长三角贸易一体化发展,实现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通及资源异地共享。借助与重庆、南昌、武汉等腹地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开展战略合作的机会,把宁波的经贸辐射力从长三角向腹地纵深且潜力巨大的长江流域地区推进,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开辟更广阔的腹地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7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