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模仿与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丽娜 , 张民和

   摘 要: 本文从理性、感性及艺术三个方面对模仿与翻译进行了探讨,指出模仿是对现实的真实体现,同时又高于现实。
   关键词: 感性; 理性; 席勒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26-02
  
   希腊文mimesis(模仿)原是西方古典美学中一个术语,英语的模仿是(imitation),他不等于抄袭(copying)或剽窃(plagiarism)。古希腊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爱好模仿的本能和从观赏模仿作品中所获得的快感的倾向。从古希腊开始,“模仿自然”一直是西方信奉,的一个基本原则。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三种:理性世界、感性世界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模仿感性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又模仿理性世界,因此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亚里斯多德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模仿它的艺术比现实世界更真实。他认为诗人不是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而是描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因此诗歌比历史更有哲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意义比历史更重大,因为诗歌描述的是具有相当普遍真理的逼真的自然,向历史说明的是“个别的事件”。
   也就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模仿自然实际上是反映现实,但并不排斥艺术的虚构和创造作用。钱钟书先生曾说过,模仿自然有两种,“一是师法造化,以模仿自然为主”;盖茨派说,“造化虽然很美,但不是尽善尽美,作者必须加以一番取舍之功(selective imitation)”;“二者修补自然,巧夺造化。”模仿自然是对自然精华的浓缩,也是对自然的真实写照。
   由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在艺术本质和艺术原动力上的分歧,西方美学从此就沿着两人不同的路线发展下去。艺术本质问题是与典型问题密切不可分割的。“典型”(tupos)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指铸造用的模子。在希腊文中它与idea同义。Idea除了有模子和原型的含义外,还有“形式”与“种类”的含义,引申为“印象”,“观念”或“理想”。从词源上来看,“典型”与“理想”密切相关。柏拉图以后的美学家们不再认为模仿是抄袭了。亚里斯多德主张“按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的创作方法,要求艺术家凭主观对事物加以“理想化”。他所主张的诗歌描述普遍真理的理论,经过“类型”,“定型”的演化,到18世纪,又从“普遍性”转化到“个性”上来,最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典型说”。这是一个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实主义的转化过程。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就直接发展为后来浪漫主义运动的“天才”,“情感”和“想像”三大口号。亚里斯多德要求艺术家不是去模仿实在的事物,而是要去模仿理想中的事物。普洛提诺(plotinus)说艺术“决非仅仅复制所看到的事物,同时还要回溯到自然界本身所赖以产生的理念上去,而且艺术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它们自己的事,它们是美的占有者,对自然界里所缺乏的东西进行增添。因此,菲迪亚斯(Pheidias)塑造宙斯的形象,不是以知觉世界的事物的原型来塑造人物,而是通过对宙斯显灵必定要采取的形态的领悟”。
   马克思就非常赞成从现实出发的莎士比亚式的创作方法,反对从概念出发的席勒式创作方法。他在《新莱茵报》上发表评论,说“伦勃朗式”描绘人物,“终于(把革命领导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那就太理想了。在现在一切绘画中,始终没有把这些人物真实地描绘出来”。拉斐尔式”的画像中,“一切绘画的真实性都消失了。”
   一方面,艺术要反映现实,模仿自然,另一方面,艺术要表现理想,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倾向性。艺术模仿的对象可以是自然万物,也可以是心理活动。换言之,艺术不但再现外来印象,而且要表现内在感情。任何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创造,而创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它既要客观地反映现实,又要超越自然,能动地表现自然。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前者他称为素朴的诗人,即现实主义诗人,后者他称为感伤的诗人,即浪漫主义诗人。他说”素朴的诗人满足于素朴的自然和感觉,满足于摹仿现实世界”,而“感伤诗人沉思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的印象,”他既要“表现客观事物”,又要“感受它们”。
   由此可见,艺术是客观模仿和主观表现的统一。模仿不但和西方的现实主义传统相联系,而且也和浪漫主义传统相联系。
   有人说,翻译是科学,这并没有错。我们现在虽然有了翻译机,而且种类繁多,宣传得如火如荼,但是,机器终究是机器,是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人所进行的高级翻译活动,如文学翻译。科学派把语言学和符号学引入语际的转译(主要是印欧语系),引起了翻译理论的突飞猛进,印欧语系间的形式转译是实在难以达到真正语义上的等值。这样,“等值翻译”也只不过是人们的理想而已,更何况汉语与欧洲之间巨大形式,语义和文化的差异。笔者认为,要建立适合于任何语际间的转译的理论也只能是神话。毋庸置疑,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是以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对接为基础的。科学往往追求的是重复,而艺术追求的是独一无二。另外一方面,翻译又不等于艺术。由于受到原语文本的限制,翻译必须对原语进行模仿。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翻译不但要求理论与发现规律去指导实践,更需要在总结规律和构建理论的基础上去创造独一无二的艺术,达到地道的效果。
   翻译时对原文体进行模仿是描述翻译过程及其本质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系统。模仿的含义首先是忠实原文,即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正确理解原文,或可以理解为客观的同意转译,动态对等或等值翻译等说法。模仿原文这一系统中,模仿还可分为两个层面:临摹和创造。模仿涉及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反映,不仅涉及内容,形式和音响,还要设及译者与作者之间的时代,地域及个人心理差距。译者的感情,想象,经历和气质不同,在对原作的理解上会有很大差异,这就可能出现同一原文被两个译者翻译,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个不同的版本。
   任何一件艺术品,摆在背景和经历不同的人的面前,加之感觉功能的差异,所产生的反应和联想决不会一样,而各媒体之间的区别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就是使用同一语言媒体的人对原文的反应也有差异,且可能还会很大,不仅语言层面上读者的反映不同,就是词和句子层面上恐怕也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下面译文:
   She curtseyed again,and would have blushed deeper if she could have blushed deeper than she had blushed alll the time.
   一本《翻译教程》上的译文是:她又行了一个屈膝礼,因为她的脸一直都是绯红的,所以现在也不可能涨得更红了。
   这个句子使用了一个deepe...than…和if从句联用的结构,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它的脸已经红到家了,说穿了就是使用了一种强制手段,所使用的结构是汉语中找不到的,而在语言形式背后隐藏的却是英美人对巧智的审美趣味的追求。一个对英国语言文化缺乏了解的认识无法领略其中的味道的。
   笔者认为,这句话要译出其全部韵味几乎是不可能的,权且译作:
   又行了一个屈膝礼后,她羞得满脸通红,已经绯红的脸已经涨得不能再红了。
   译者首先是原文的读者。从读者的反应来看,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差异,因此要允许译者有再创造的自由,不但忠义原文,而且要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是汉译英,译成原来英语的样子,恐怕只能招致同行的指责了。
   又如: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
   “What will you be doing at nine tomorrow evening”?
   这两个简单句传达了什么文化信息呢?第一句用过去时来表达语言的祈使功能,不但表示客气又传达了交感功能。英语中为什么用过去时表示客气呢?原来英文中用过去时可以表示虚拟语气。这种情况在许多无条件句的形式中也会出现,例如:“I wish you could become a millionaire.”因此,前面的那个句子可以加上这样一个条件句“ if you know the way”.第二个句子使用进行时表现了语言的交感功能。英语的进行时可以表达不确定的概念,其效果就是让人感到不冒昧,口气随便不正式但平易近人又不强加与人。这又表现了什么文化精神呢?我想,这种基督教民主的文化精神是任何译文都无法传达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试译以上两个句子,第一句可译为:“请问到火车站的路怎么走”或 “ 能告诉我去火车站的路吗”。第二句可译为“明晚九点你做什么事”。这里,任何“意译”和“直译”的争论都无济于事。据此,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诗不可译”了。
   如同照相和绘画,艺术品无论如何也不会逼真的和原形丝毫不差。艺术品要被称做为艺术,首先要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同原形之间必须要有基本的相似之处,要使人透过艺术品见其原形,否则只能是鬼画桃符了。翻译时,首先要忠于原文,因为译文的材料和基础是原文。
   翻译时如果不模仿,就不能称其为翻译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