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与创新农机推广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春梅 国明光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指导下,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购置农机具的愿望也不断提高,各级财政对农机作业组织、农民购机补贴迅速增加。因此进行农机推广工作体制创新,构建新的农机推广工作框架,更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推广体系的优势,是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农机推广 发展 创新
  
  1.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集约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要高,因此农业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依赖性增强。 农机化迅速发展,为农机推广部门强化职能,拓展服务提供机遇。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需求的日益迫切,为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推广工作提供了机遇。
  2.农机化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推广组织陈旧 现行的农机推广体系,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体系在过去健全的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民收入不高,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大田作物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追求的是经济收入最大化,如果不见效益,他们是不会接受新技术的。
  2.2政府性推广形式面临危机 以前的农技推广工作一般是上级下达推广任务指标,县乡组织实施。而在市场经济下,无论是推广组织还是推广者,当觉得有利可图时才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或积极响应,当推广项目无利可图时,农机推广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
  2.3农机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 由于乡镇条件差,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时需要农机推广人员的指导,而乡镇级推广力量薄弱,推广设备简陋,严重影响推广部门的工作。
  2.4农机化建设投资不到位 农机化建设项目投资少,规模小,配套资金有时不能到位,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
   3.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思路
   紧紧围绕着农牧业主导产业,以产业化为中心,以服务于主导产业为主线,以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机经营者、使用者的收入为关键,以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为目标,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逐步建设成以县级农机推广站为龙头,乡镇农机站为补充,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农机经纪人为依托,农民机手广泛参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上下协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4.农机推广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4.1推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新的农机推广体系应以各级农机推广站为主,依托和联合各农业院校和科研部门、生产厂家共同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在各级农机院校与科研部门设立农机推广联络网站,由于这些单位人员存在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对创新技术和机具熟悉了解,推广部门与其合作,可以在不增加或增加较少经费投入的条件下完成推广任务。
  4.2建立一支产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
   农技推广部门应联合在农业生产化过程起作用的龙头企业使他们成为农技推广的有机力量,在政策上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农机推广事业中,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市场化。
  4.3建立一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队伍
   联合农机专业户和收集民间技术建立一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主力。现在很多农机专业户有一定的技术与资金,要发挥他们的作用,有效地弥补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的不足,同时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力,能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5.农机推广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5.1 建立农机化推广创新机制,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科技含量
  在稳定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基础上,积极推进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担当起连接农机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机技术需求信息,积极开辟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扩大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基础、服务为手段的新型推广机制,融开发、经营、推广、服务一体化,逐步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运行机制。
  5.2强化手段,完善农机推广服务功能
  5.2.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和推广培训等服务”。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向当地政府积极呼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办公设施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机具设备,为做好农机推广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
  5.2.2 积极探索新的农机推广服务模式 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5.2.3 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服务组织 按照公益性、社会化要求,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化推广服务组织,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元化农机化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提供及时优质的农机化技术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逐步形成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产业链。
  6.建立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持证上岗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涌现,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
  6.1人才培养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物,特别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敬业、崇德、实干的中青年高级专家。提倡扎实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作风,建立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的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推广人员的活力。
  6.2岗位培训
   全面加强农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好农机推广人才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实用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未来知识的储备。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使之达到推广队伍人员素质高、结构合理、知识更新快,从而确保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80%的比例规定。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人员上岗竞争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3优化政策环境,增加农机投入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办农业机械化的方针,尤其要重视个体工商业者对农机化的投入,提供优惠条件,实行政策倾斜,让更多工商大户办农机,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以达到兴机富民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农机融资投资机制,制定政策,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加大农机化投入。走自我积累、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之路;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各级农机服务组织要坚持“以服务为主,综合经营”的方针,积极鼓励广大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开展各种农机技术承包,技能结合的有偿服务和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壮大自身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要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创办农机产业化龙头,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农机化事业。
  6.4 建立信息宣传机制,扩大网络信息服务
   建立“农机推广信息网”,为农机管理部门、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巨大的发布平台和收集信息的窗口,及时发布有关的政策法规、工作状态、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农机市场供求等信息,并专门设立“农机推广”栏目,内容包括推广动态、科技致富、教育培训、新技术新机具发布等。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机化推广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加强推广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增加推广培训信息容量,扩大农机培训领域,提高培训水平;做好信息报道工作,以传媒为途径,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将信息指导,定期制作节目,传播各类农机新技术信息,沟通生产,向农机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现阶段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作用和地位,让全社会了解农机化推广,支持农机化推广,开创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新局面。
  6.5发展农机服务协会和农机专业户
   农机服务协会将生产、供应、营销、服务等诸多环节连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进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专业户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结构中一种独特的经营形式,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主力军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应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重点专业大户,优先扶持、重点保护、提供服务,使其逐步建成农机专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8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