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一句顶一万句》中人物孤独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句顶一万句》是对乡土生活的平静叙述,但其中却隐藏着深刻的孤独,刘震云笔下的人物怀着内心的孤独一直漂泊,在漂泊的途中找人说话,结果却是越说越孤独。当我们渴望与人交往却又得不到满足时,当我们努力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而又寻不得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就是孤独。
  【关键词】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孤独;原因
  
  刘震云历时三年完成了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是对乡土生活的平静叙述,但其中却隐藏着深刻的孤独,刘震云笔下的人物怀着内心的孤独一直漂泊,在漂泊的途中找人说话,结果却是越说越孤独。
  当我们渴望与人交往却又得不到满足时,当我们努力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而又寻不得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就是孤独。孤独的人是痛苦的,人际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如果这个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便会陷入孤独的深渊,《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便是如此。就《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而言,他们感觉到孤独的原因与下列因素密不可分。
  一、历史文化因素
  “士为知己者死”,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一种对知己的渴求,为求一知己而寻遍千山万水,忍受着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只因为内心那种全然的孤独,只为寻得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没有能“能说得上话的人”,那种全然的孤独便会在内心深处打下深刻的烙印。跋山涉水,苦苦寻觅,只是为了一个人,为了一句话,这种寻找是孤独的,却也是炙热的。寻找知己而不可得,但我们仍然踽踽前行在寻找的道路上。
  孤独虽然是一种主观个人体验,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己的渴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在作品中,“孤独――寻找――寻不得――孤独”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轮回,为了“说话”,主人公不停地漂泊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不在灯火阑珊处,于是又陷入了孤独的深渊。他们不断寻找,想要跳出这个轮回,找到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最终却总也逃不过宿命的力量。“孤独”是引发寻找“说话”的原因,而“说不上话”又唤醒了内心的孤独,主人公一生的漂泊都是在这个怪圈之中,拼命奔跑,却总也摆脱不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己的渴求是造成他们不断寻找的根由,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品味着人生的孤独。
  二、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是导致孤独的直接原因。在相同的环境下,面对相同的问题,性格特征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处境会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会坦然面对泰然处之,有的人却会悲观失望感到孤独。孤独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孤独在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的心中产生的作用却是不同的,有的人会把孤独当成一种挑战,逆境中求得进取,有的人则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的性格特征不同,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由此而造成的结果可能就大相径庭。如果杨百顺的性格稍微软弱一些,顺从父亲的意愿老老实实在家做豆腐,而不是一味痴迷于“喊丧”,也许就不会为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一生漂泊;如果牛爱国在生活中多些情趣,而不是终日与妻子无话可说,也许庞丽娜就不会与小蒋有染不会与人私奔,最终牛爱国也许就不会为“一句话”而千里奔波。主人公为了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而一路奔波,一切都看似是一场命中注定的悲剧,然而这场悲剧是由他们的性格特征引起的,他们的性格注定了他们孤独的漂泊。
  三、精神的匮乏
  物质和精神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人既是物质的存在,又是精神的存在,人类要得以生存,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条件得以相对满足条件下,人类就开始寻求精神的实现,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实现并不是同步的,寻求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这种寻求又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造成精神的匮乏,进而便会在心中产生孤独感。
  相比物质而言,人的生存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和愉悦的获得需要与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需要“能说得上话的人”的“一句话”。“说话”本身并不重要,它只是最普通最平常的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行为,重要的是与谁“说话”,“说话”的对象是不是“说得着”的人。杨百顺喜欢“喊丧”却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唯一能“说得着”的巧玲在新乡被人拐骗,牛爱国小时候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结婚后妻子与人私奔,缺少“能说得上话的人”,杨百顺和牛爱国精神的匮乏与他们内心孤独感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生存的无目的性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寻生存的目的是什么,生活的意义何在。生命是一种过程,活着是一种存在,我们虽然不应太过执着于生存的目的,但是心中对生存还是应有一份追求。如果生存没有了目的,那么我们每天的生活便是一种枯燥的重复,心中便会产生无边无际的恐慌,便会陷入孤独的深渊。
  我们不可否认,孤独与生存的无目的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存没有目的,终日无所事事,孤独便会在心田开花结果。杨百顺在几年时间内从事过多种行业,他的名字也随着职业的改变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再到罗长礼;牛爱国从当兵,到妻子与人私奔出去假找,到在泊头公路旁的“老李美食城”与章楚红认识,最后寻亲还乡。他们千里的漂泊没有目的,他们并没有一个非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只不过是一片随风飘荡的孤叶而已。就一般意义而言,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是失败的,他们的生存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的人生因并无实际目的的漂泊而改变,因为生存的无目的性,他们的找寻充当了他们内心的孤独滋生的土壤。
  孤独如影随形,我们无法摆脱、无处躲避,没有人能逃脱孤独的痛苦,孤独不是永远,却是一种必然。《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为了消解内心的孤独而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只是那一句话,便可令内心的孤独土崩瓦解,没有人会永远觉得孤独,然而也没有人能永远摆脱孤独。
  
  作者简介:
  蒋金道(1988-),男,河南项城人,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鑫龙煤业大众煤矿总经理办公室秘书。
  崔江曼(1986-),女,河南林州人,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鑫龙煤业大众煤矿职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0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