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大型居住区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泽龙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的景观特性和生态特性,并结合笔者多年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在大型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笔者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和植物配置方法,并进行了具体总结。
关键词:大型居住区:园林设计:生态性,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96-03
1、引 言
大型居住区绿化景观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景观系统。随着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和扩大,居民对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居住区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比率日益增大,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闪光点。笔者结合多功能年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如下分析探讨。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特性分析
2.1 城市园林的景观特性
城市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侧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作为游览区域,必须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以园林学、美学作为景观规划的指导,围绕游览、教育、休闲度假、娱乐或环保为主题展开。在景观创意、内涵、表现形式和视觉形象方面均形成独特的表达特点,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
2.2 城市园林的生态特性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于植物体内,这一过程是生物圈与太阳能发生联系的唯一环节,也是生物圈赖于生存的基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万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林设计目的,是为了创造人类理想的家园。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近些年,人类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的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见图1)。
3、当前城市大型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城市,聚集科技人才,专门的设计公司和资质较高的园林绿化设计公司较多,园林绿化发展的较快,规划设计水平高。但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科学技术较薄弱,缺乏专门的设计人才,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相对欠缺,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0多家园林绿化公司,有些园林绿化公司根本就没有专门设计人员,存在粗制滥造园林绿化工程的现象,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3.2 景观设计与建设缺乏整体考虑
居住区开发规划中常用的组团模式要求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公共绿地。中心公共绿地是居住区的门面,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居住区住宅的卖点。因此不少居住区规划中对此类共享空间关注较多,而对其它局部,如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居住区边缘则关照不足,存在居住区绿化的死角,结果造成整体不和谐,各个景观孤立、不连贯,从而显得居住区绿化景观凌乱无章。
3.3 植物的应用不合理
3.3.1 盲目引进外地植物
一方面是植物种植不考虑植物自身的生理习性,盲目的种植一些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绿化树种,结果因生长环境的不适,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达不到成景的效果,植物本身的枯亡也增加了维护费用。因此,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树种,这样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才显得更有个性、有特色。当然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存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不合理,常绿树种多了,一味追求绿量,冬天就显得阴凉。反之落叶树种多了,冬天就显得萧条,没有生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模似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究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3.2 盲目移植大树
为达到绿化速成的目的,时下常见的做法便是大树移植。古人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现在流行的做法是今年种树,明年就可以乘凉。
大树移植有利有弊:首先拆东墙补西墙,缺乏对大树古树的保护,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其次是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很低,一旦不成活,损失将无法挽回;第三是被移植的大树,通常都具有较为优美的树姿,但为保证其成活率,在移植过程中不得不对其修枝、截干,这种损害加上移植过程中的损伤,使大树的造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甚至很难再达到原有的姿态。
4、城市大型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与建设的优劣正成为改善居住区和城市自然环境好坏的关键所在,由于居住区人口相对密集,因此,对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根据园林植物的特点进行选择与合理配置。
4.1 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思路,以前很多小区实际上是以景为本,只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雕塑、喷水池、西式柱廊矗立在公共绿地中,挤占面积,使实际绿地面积很局促。同时,有些楼盘把大面积草坪定为欧式景观基调,绿地内鲜见林荫,在炎热夏日,人们很难进入草坪内休憩。
目前,人们在经历了只重景观,忽略园林绿化主体的以景为本的绿地规划设计思路之后,一些开发商与设计人员已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开始向重视住户的参与性回归,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居住区绿地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炎热的夏天能乘凉,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让住户感到绿地亲切、实在。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人口,都要进行园林景观绿化。
4.2 居住区园林设计时应结合植物的特点,注重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首先,要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置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其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
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檀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地。
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树木时,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在粉尘较多的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滞粉尘的树木;在空气不好的区域,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
第五,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在居住区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5、城市大型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方法
对于中级城市而言,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和园林景观设计相对大城市略显不足,各地气候、环境、地域风情的不同,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也各具差异,各具特色,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5.1 居住区园林生态设计
5.1.1 保留原有植被
大型居住区园林设计时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材料与环境问长期的共存,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5.1.2 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直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蔗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5.1.3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
园林植物的配植以美观为目的,植物与植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是设计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影响而有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深入到某群落内部,乔灌木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的层次上,通常所说的摹拟自然植物群落就是要求人工栽植计划合乎自然群落构成规徨。
小型绿地一般以2个配植层次为宜,即乔木与小灌木的搭配和乔木层加上地被层,这两种配植方法的优点是,充实顶层及地面,留出中层之虚空,从而可以保证视线的通透,避免郁闭感和植物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5.1.4 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劝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们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为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在大型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避免单一化,注重与自然的协调。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尊重所有其他物种的需要。如: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葳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树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居民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感受满目青翠心旷神怡而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大型居住区生态设计是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增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
5.2 做好石景设置,体现地域风情特色
我国传统风景园林中,常将散置石景设计应用于水池周边土坡,意在表现自然山麓野趣之意境。表现手法要求散置石块应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在意境上要求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石块平面组合要求3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立面组合要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同时,认真思考建筑、植物、铺地,以及石头的形状、体量、颜色等诸多因素。
用散置石造景以在人居环境中营造山麓自然野趣意境,用石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能够用少量的石体散置,创建“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自然景观。
特置石景观在大型居住区应用较多,常采用的布景方式有特置、对置等。一般选用体形较大、形体优美、玲珑剔透的具本地域特色的山石或湖石,在布局上多位于水池、庭院、曲廊等局部空间的构图中心,或与园门、漏窗、空窗等成对景。特置石营造山石景观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也被应用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设计师在设计和表现这类景观时必须精心巧构,使其既成精美的画面,又成局部景观构图中心。石块之间的间隙,应用合适得体的园林植物修饰、点缀或过渡,使其石块整体浑然一体,呈现一定的山脉之势,充分发挥特置石的主景作用,如在石缝中设栽植穴配置迎春、棣棠、南迎春、金钟花、麦冬、书带草等,使置石景观尽显自然之意。
5.3 重视水景设计,实现动静合一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因此,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那么,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难的是成景。“一潭死水”会让住户掩鼻而过,叫苦连天。居住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做到真正的“活水”。
因此,在“水景”设计的同时,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古谚“流水不腐”,也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铬。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在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高低起伏,即体现自然,又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等,让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用完美的水系作为景观主体,串联起步行空间和绿化空间,并巧妙地运用石、阶、栏、廊、亭、桥、树木、花草等景观构成元素,以各种形式加以点缀、延续,加大景观的深度(见图3)。
此外,在水景设计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边的植物应配置垂柳、落羽松、水杉及具有气生根的池杉等,使水边乔木景观带更具水乡特点和季相特征;
2)水际边缘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等得体的园林植物以丰富水际线景观,如迎春、棣棠、黄菖蒲、千屈菜、水葱、香蒲、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等;
3)增添浮水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以丰富或活化水面景观,如水面增加睡莲、萍蓬草、菱等浮水景观植物,放养鲢鱼、金鱼等水生动物。
从叠水涌泉到春色满园至游泳池,从获水流瀑至秀水林荫到水韵轻风,以龙形水系的动感渲染着建筑之神韵,使水的灵性、建筑的韵律、草木的生机在动与静中相互融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质量优美的园林景观设计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现代城市大型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已成为当今大型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居住空间环境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设计时不断创新,不拘泥于前人的成见,不囿于已有的经验,不止于既得的成就,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自然、亲切、优美、舒心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华,居住社区中的“邻里交往”与空间环境“分析[J],建筑知识,2004.3。
[3]周俭,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沈清基,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城市规划汇刊,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