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激发要素营造原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骁
摘 要:本文从城市的本质和域市研究目的人手,阐述了城市活力的概念、来源和特点,探讨了城市设计中如何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从物化层面上对人居和谐做7全新的诠释。
关键词:城市本质: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城市活力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2-0066-02
当下中国早已打破了古代城市“墙一城”的单一表征方式,进入了“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时期,现代化的西方大都市似乎成了中国域市所迷恋的模板。由于仅仅把现代化和效率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导致现代中国城市大多缺乏亲切的生活气息。所幸,越来越多的城市设计者都开始反思这一过程,并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城市设计之路。
1 城市的本质与研究目的
从最早的聚居地开始到如今电子信息化社会,人类城市已经过上万年的演变,虽然人类对城市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和认识角度的不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在这纷繁的变革中抓住城市的本质是我们营造人类生活空间不可或缺的前提。
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认为: “城市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的图示,一个整体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并列或者充满矛盾的领域。
建筑理论家与批评家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是一个卓越的集合产品,它是所有市民集体记忆的场所。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R・E・帕克认为,城市的外观结构应看成是人类的特征,城市本质上是人类的化身。
法国大哲学家卢梭认为:“房屋只构成镇,市民构成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的聚落。是生命体的一种聚集形式,正是有了人的活动才构成了城市的深层结构,所以,关注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为人创造更好且更有活力的场所就成了城市设计的核心目的。
2 城市活力的相关概念
2.1 词源释义
活力一词最先来源于物理学概念,1686年著名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力应该用它产生的效果来量度。因此莱布尼兹认为应该用mv・V来量度力,并给它取了个名称,叫做“活力”。在以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活力”成为学术界广为流行的一个用语。
汉语词典中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其引申含义较为抽象,在表述上针对具体事物而有不同的表征差异性。
2.2 城市活力
“城市活力”借用的是生物学上的概念,凯文・林奇将“城市活力”定义为: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机能、生态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而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护物种的延续。这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
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并时刻在不断更新变化,所以“城市活力”概念本就属于无法界定的因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人的活动是城市充满活力的前提。
2.1 城市活力的来源
行为学家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把公共空间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受物质环境的影响较大,只有当户外空间质量良好时,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也随之发生,而正是这些日常活动才是公共空间的活力源泉。
2.3 城市活力的特点 城市活力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类的行为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成就五大层次。正是由于人类对公共领域不同层次的生理。心理需求构成了城市活力的核心,成为城市活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3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公共空间一词源于18世纪以来欧洲的咖啡屋,沙龙的发展,广义上讲,公共空间包含着室内和室外共享空间的概念,现指公众可到达和使用的一切空间。成功的公共空间应该是“社会粘结剂,有潜力把各种各样的团体集合起来,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成为一个能容纳多阶层,多文化,非均质拥有最丰富特质的社会容器。
3.1 公共空间混合使用原则
在当今的城市设计中,由C.I.A.M主导制定的《雅典宪章》所倡导的功能主义的理性原则依然存在,这种功能理性的逻辑性对交通发展和土地的高价值利用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把现实社会判定得过于简单化和功能化,减少了公共空间功能的复杂性和生动性。庞大而单一功能的办公楼和大型卖场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导致其功能日益贫乏。城市公共空间的混合使用包括了功能的混合和形态的混合两个方面。
3.1.1公共空间的功能混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以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被共同使用时,就称之为功能混合,由于各地块的权属状况的不同,有可能产生相邻地块问不同功能的协调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共存、共荣的协调关系,其效益远大于各个局部用地功能的简单叠加。简・雅各布斯指出: “城市中的活力依赖于各种活动的交织重叠,要把多用途的综合与混杂看作是‘本质现象’才能理解城市。”
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挑战在于如何确保以最有交互式的功能占据适当的临街空地。麦科马克在对欧洲和美国的大量城市公共空间调查后发现,支撑活跃的公共空间的功能层级体系依次为:街道市场,餐厅和洒吧,住宅,小型办公区和商店,超市,公寓区,大型办公区,大型工业区,仓库,停车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最具有活力的功能混合形式应是居住,办公,购物,以及消遣娱乐等城市生活融合的公共空间。在这个混合空间中,商业零售的设置是活力产生的基础,是产生现代城市活力的前提:而居住功能特别有助于创造一个“活跃的中心”。居民24小时的日常生活对城市中心的各种设施形成了更太的内在需求。
3.1.2公共空间的形态混合
公共空间形态混合主要指公共空间边界建筑层面上的。其中最显著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其视觉效果。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元素的共存所形成的丰富性,可以捕捉人们从复杂视觉现象中产生的那种既兴奋有敏锐的感觉。创造视觉的愉悦,激发人们的城市活动而产生城市活力,正如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德阐述的那样: “我们渴望一个比我们的瞬间处理能力大的,细部丰富的环境,它可以使我们兴奋,愉悦的融入其中。”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柯布西耶式的现代主义同质性城市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科林・罗的“拼贴”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形态像一幅拼贴起来的画,多元的形态经过不断的融合,形成内涵丰富的新形态。后现代主义大师文丘里提出建筑应该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经过精心的组合,可以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多元化的高度统一。
功能和形态的混合使用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有助于形成丰富的空间边界,推动城市的公共性,促进公共活动的多样性,是营造充满活力场所的必要条件。
3.2 公共空间尺度营造原则
城市是人的聚集地,人是城市的本质,对 “人”尺度的思考是最本源的思考。城市的人性尺度是指在公共空间场所营造建筑结构,造型、空间等方面都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充分考虑到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特点,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宜人的审美感受。
虽然积极的都市公共空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但主要有两种原型: “街道” (公路,小径,大街,里弄,林荫大道,巷道,商业街等)以及“广场”(停车场,市民广场,市政广场,庭院,公园等)。总的来说,街道是有动感的“动态”空间,广场较少动感的“静态”空间。宽与长的比例有助于区别“街道”空间和广场空间,当平面上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大于1:3时,“街道”和“广场”之间开始形成过度,在宽长比是1:5时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主导趋势坐标轴,运动被暗示沿着轴前进:当长边超过1:5时,空间形态就形成了一条街道,所以,严格控制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有助于形成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
公共空间应大到足以容纳市民活动,但也不要大到非高峰使用时段让人产生空旷的感觉,所以在决定中心场所最佳面积大小事,应充分考虑到两侧(四周)建筑物的高度和空间宽度之间的比例,C・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准则:如果要使人们感到轻松而又显得陌生,周围建筑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中心空地宽度的2倍。
3.3 公共空间交通系统组织原则
自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梓发明汽车一来,人类就彻底告别了人与马车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速度时代。如今机动车道路因汽车而成为城市空间的主角,交通空间在城市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既然我们己无法回到过去那种慢节奏交通的时代,那么处理好机动车道与步行车道,汽车与行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3.1同时运动诸系统与双尺度城市
城市学者培根提出“同时运动诸系统”的概念用以协调现代城市繁多的交通方式,培根认为各种各样的运动有着自己的速率和尺度感知特征,所有的这些形式都应在城市结构中部得到体现和重视,才能真实反映现代城市的丰富性其次各种运动系统系统之间应相互协调。
它们应既能分工又能合作,保持彼此的联系又不至于混杂在一起。如过分强调步行系统或者车行系统:过分分离机动车和行人都是不恰当的。
现代城市应该是“人尺度”与“车尺度”共生的双尺度城市,我们既需要“车尺度”来促进城市的经济活力,又需要“人尺度”来品味城市的社会活力,城市公共空间充满活力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方便到达, “只有人们能够到达的场所才能提供选择和激发的机会,因此一个环境提供的容许人们在其中穿行,从一个场所到达另一个场所的机会的多少就成为衡量城市场所活力的重要标准。”
3.3.2人车混行的街道
街道是城市的名片,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舞台,除了城市快速路以外的其他街道都应该是车行与人行相互交磁的。C・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型》中提出行人和车辆隔离是一种分支结构,不符合城市半网络结构模式,这种隔离在减少行人危险性的同时也相应割断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一种合理的做法是,当车流量小于每小时250辆时,把街道营造成一种“生活的庭院”在里面开车的人会感觉在“花园”环境中行驶,促使司机们考虑到其它道路的使用者,这种共享街道的布局给了行人优先权,所以司机们感觉自己是闯入了步行者的领域而更加谨慎地驾驶。具体的做法是将道路规划成为袋型,T形,U型以及尽端圆形场地等,避免过境车辆穿行;采用“折形”或“蛇形”路使汽车速度减慢;在路上设置“驼峰”或“车档”:结合道路设置花坛、坐凳、地面铺装以及灵活布置各种活动空间等。这些做法回复了街道之间的生活技能,重新发现了街道的社会作用。以丹麦哥本哈根为例,尽管市中心以步行为主,汽车仍然能到达大部分地方,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和谐并存。汽车交通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起到合理的平衡作用。
3.4 城市公共空间个性化设计原则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与另外一座城市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城市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的根源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的延续。如米兰的丰富性在于它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力量,文艺复兴时期主要阵地,早期现代化大都市,现代主义的试验床,时尚之都等等。在城市漫长的历史中,建筑与城市空间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把不同的“故事”转化为可以储存的象征形式,形成了市民的集体记忆,是这些故事赋予了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独特的魅力和底蕴。它们激发了市民的自豪感和游客的好奇心,促进了活动与城市文化的符合并置,从而诞生出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
3.5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驱动要素营造原则
根据杨・盖尔的公共交往理论和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由于人类在生物意义上的软弱性和个体化倾向,人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社会性活动在没有一个群体行为作为共同驱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几率低于7%。只有当胜利和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有进一步社交活动的发生。所以为了激发人们的活动欲望,公共空间可以通过营造一系列节庆活动如街头表演,商业促销,游行集会。狂欢节等作为创造更多活动的“触媒”。这些活动吸引了市民和游客参与和享乐,为公共空间提供了许多展现其生命力和活力的契机。以巴塞罗那的VAE港为例,港口的投资管理公司在每个重要的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游行,同时为了增加空间的情趣,港口里的有轨电车都被改装成19世纪的造型,并在车身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标记、名字和一个个伊比利亚半岛的美丽传说。
4 结语
诚然,在如今这个“时间就是生命”的时代,追求效率和高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更应该寻求高效和人性的共融,特别是对城市设计而言。对公共空间的关注的本质其实是对市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也是从物质化的层面上对人居和谐做了全新的诠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