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利宗

  【摘要】近年来,随着企业财务意识的增强,对税务筹划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同时学术界也对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以及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文通过介绍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关系,简述了税务筹划的原则和方法,为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提供可能性,分析出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税务筹划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方法
  一、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概述与关系
  1.税务筹划的概述
  税务筹划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涉税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管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涉税管理活动。税务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绝不违背税法立法宗旨,与偷税漏税有明显区别。
  2.企业财务管理的概述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种企业经济行为。企业财务管理是通过企业筹资、安排、计划、配置、决策、调整和企业利润管理进行的企业行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投融资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在国家财务法律与会计规范下进行财务经营管理与决策,否侧将承担相应的惩罚。
  3.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税务筹划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从二者的关系来看,税务筹划依靠财务管理的方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又需要税务筹划这一理念,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一,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借助财务管理才能实现其节税作用,并保证税务筹划能够顺利实行,并对其可行性、成本认定、收益预测进行分析。其二,科学合理的运用税务筹划能提高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同时税务筹划使企业进行有效的结构重组和资源整合,是企业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税务筹划的原则与方法
  1.税务筹划的原则
  税务筹划的原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法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管理性原则。首先,法律性原则包括合法性、自我保护性、规范性,主要指税务筹划要在合乎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和计划,并要遵守各行各业的准则和规范。其次,综合性原则包括综合利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性、稳键性,主要指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税务筹划时不仅考虑节税的因素,更要考虑节税会产生的成本与费用,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外部作用,同时要以整个经济环境为调整基准,对企业以及经济形势做出预测。最后,企业的管理性原则包括超前性、节约性、时效性,是指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在做出财务决策之前就要计划的,并不是事后调整的行为,同时,企业要在固定的区域和时段内完成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节约税收行为。
  2.税务筹划的方法
  (1)利用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政府出于某些政治和经济目的对某些地区、产业、企业或一部分纳税人进行扶持,减免其全部税收或部分税收,来减轻其税收负担,对其进行税收鼓励并在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政府行为。这种税收优惠政策是符合国家立法意图并且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的,所以纳税人可以充分运用这类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方法既包括税率降低、减免税期,也包括加速折旧、亏损结转和增加抵免等方法,使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选择余地较大。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只针对某一种税,而对于另一种税可能产生额为费用,所以企业在选取优惠政策时要全盘宏观考虑。其次,国家对某一行业或企业的优惠政策固然会使企业的税负减轻,但是这一类企业与行业也会产生风险,如高新技术企业的往往投资额大,回收期长,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2)选择合适的税制要素进行筹划
  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等。这一方法的考虑因素较多,选择余地也较大。纳税主体的税务筹划主要因为我国不同纳税主体的规定有所不同,纳税人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行为选择,达到节税的目的。如我国对于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界定有所不同,承担的纳税义务也不同,纳税主体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决定最适合企业或个人目标的策略。课税对象的税务筹划主要指根据国家对不同征税范围和课税对象的规定进行的筹划,企业可以将应纳税课体通过财务决策变为非纳税课体以实现筹划目的。税基的筹划是对企业的计税基础进行的税务筹划,主要途径则通过减免额、税前扣除、选择有利的纳税方式和压低计税价格等实现。税率的筹划主要通过税率的选择降低税收负担,税率主要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企业通过找到最佳税负点来确定适合的税率。同时,其他的税制要素也可以进行税务筹划,如通过延期纳税的方法增加资金周转时间,节省利息费用,达到节税的目的。
  (3)通过税负转嫁的方法降低企业税负
  税负转嫁是指运用转移税金的方法将税负转移到前一环节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方法。税负转嫁主要分为前转和后转。前转是通过提高商品卖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这一方式适合商品紧俏的卖方市场。后转是通过压低商品的购进价格、压低劳动力工资等其他方法将税负转嫁给生产者,这一方式适合买者较少且卖者不占主动权的买方市场。税负转嫁大多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完成,如果两个企业为关联企业,以方便可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商品,来减少一方的经营利润,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三、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1.筹资决策的税务筹划
  企业筹集所需要的资金时,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与成本,这就是资金成本。所以,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可以筹集到多少资金,还要考虑筹集资金的代价,如果不同的筹资决策所筹集的资金数额一定,但是筹集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不同,企业就应选择代价较低的筹资策略。税法中对于企业列支成本,进行税前扣除的规定不尽相同,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成本的税法规定来计算筹资成本,选择合适的筹资决策。如企业在选择债务筹资还是权益筹资时,所筹资的税收成本便不同。税法规定,利息支出可以作为费用列支,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予以扣除;股息支付不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但是如果企业只根据税收导向采取债务筹资,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筹资风险和财务风险,如果企业的负债成本超过了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便会产生负债融资的负效应。所以,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不仅要考虑某一方面的税收因素,还要考虑企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和税负水平。
  2.投资决策中的税务筹划
  税收政策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有不同规定,这些空间与形式上的差异使企业有了税务筹划的余地。首先,企业在建立时对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会产生税收差异,选择有限责任公司除了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选择合伙制企业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企业是建立附属部门还是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对其纳税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对于企业投资地区的选择也应考虑税收因素,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会有不同的税收政策,经济特区和非经济特区的税收负担不同,境内纳税和境外纳税的差异更为显著。最后,投资的行业和方向也会引起纳税义务的差异,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有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并在获利年度开始实行“两免三减半”,对于港口码头的建设投资也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收率。
  3.利润决策中的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决策,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分配利润的形式选择和时间选择等方面。企业分红的方式只要有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两方面,我国税法规定现金分红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股票分红不用纳税。同时,企业可以选择按时派息还是延期派息,以获得不同的税收筹划收益。但是企业考虑自身利益会延期派息或者减少派息,长期来看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国家对企业的超额累计利润作出规定,在一定限额之外仍不派息的要缴纳相应的税收。
  参考文献:
  [1]薛洪峰.浅谈我国企业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新理念[J].现代商业,2010(23)
  [2]刘长城.论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J].经济师,2002,(11)
  [3]赵秀英.企业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27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