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孕产妇系统保健与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珊茹 张雪 吴缃琦 余强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辖区近六年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基本情况,找出其相关性、有关影响因素或主要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建议,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4-2009年常住(户籍+暂住)、流动人口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围产儿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六年常住人口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而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 提高流动人口早孕检查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键所在。
  【关键词】孕产妇保健;围产儿死亡;分析;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factors on early pregnancy examination rate, maternal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rate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in past six years in FuTian District,and to explore correlation and main problems among them,then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advice for lowering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Methods: Collect and analyze early pregnancy examination rate, maternal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rate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in the District from 2004 to 2009, both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fluid population included.Results: In the past six years, early pregnancy examination rate and maternal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rate increased yearly.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of Resident population decreased yearly, while it increased yearly in fluid population. Early pregnancy examination rate, maternal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rate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Elevation of early pregnancy examination rate and maternal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rate is the key point to cut down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Key words】 maternal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rat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analysis,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22-02
  通过分析深圳市福田辖区近六年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基本情况,找出其相关性、有关影响因素或主要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建议,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达到进一步降低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4年至2009年福田辖区妇幼卫生信息报表。
  1.2 方法:对户籍、暂住、流动人口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围产儿死亡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3 有关概念:早孕检查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13周内接受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孕产妇系统管理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按系统管理程序要求,从妊娠至产后28天内有过早孕检查、产前检查次数城市≥8次、农村≥5次、新法接生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围生儿死亡采用围生Ⅰ期概念, 即从妊娠满28周(胎儿体重≥1 000g或身长≥35cm) 至产后1周[1]。户籍指有深圳市户口者,暂住指在深圳居住一年以上者,常住为户籍+暂住;流动指在深圳居住不足一年者。
  2 结果
  2.1 六年早孕检查率比较:近六年常住(户籍+暂住)早孕检查率均达到深圳市考核方案指标要求,各年度之间早孕检查率逐年上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近六年流动早孕检查率不达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同一年度常住(户籍+暂住)早孕检查率均明显高于流动早孕检查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见表1。
  表1 2004-2009年度早孕检查率比较
   2.2 六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比较:近六年常住(户籍+暂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达到考核方案指标要求,各年度之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近六年流动系统管理率不达标,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同一年度常住(户籍+暂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明显高于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见表2。
  2.3 六年围产儿死亡率比较:近六年常住(户籍+暂住)围产儿死亡率均达到考核方案指标要求,各年度之间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近六年流动围产儿死亡率亦逐年下降,
  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但仍未达标。同一年度常住(户籍+暂住)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流动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见表3。
  表2 2004-2009年度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比较
  表3 2004-2009年度围产儿死亡率比较
   2.4 早孕建卡率与围产儿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早孕建卡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呈负相关(r -0.840; P值<0.001), 6年来, 随着常住人口早孕建卡率的逐年提高, 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见表4。
  表4 2004-2009年度早孕检查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相关分析
   2.5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的相关性分析: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呈负相关(r -0.872; P值<0.001), 6年来, 随着常住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逐年提高, 围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见表5。
  表5 2004-2009年度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近六年常住(户籍+暂住)人口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均达到考核方案指标要求,这与福田区严格执行《深圳市孕产妇分级管理办法》、福田区妇幼进社区试点工作的开展[2]、“降消”项目长效机制的落实[3]有密切的关系。

  3.2 同一年度常住(户籍+暂住)人口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两率、而常住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这与深圳市生育医疗保险基金启用有关,已参加深圳市医疗保险的户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费、分娩住院费用,由生育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户籍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提高[4],同时与常住人口文化程度较高、住房和经济条件较好、保健意识较强有密切关系。
  3.3 近六年流动人口早孕检查及系统管理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全人口早孕检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不达标,影响流动人口早孕检查和孕产妇管理率的主要原因有孕妇个人、家庭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
  3.4 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呈负相关, 提高流动人口早孕检查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键所在。
  3.5 提高早孕检查率和孕产妇管理率工作有关建议及措施
  3.5.1 深入开展社会多部门、多层面、多形式的公益性宣传活动[5]。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经常性的孕产妇保健知识宣教。各级医疗机构加强早孕建卡及孕产妇保健等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主动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意识。
  3.5.2 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居委会、计划生育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合作。执法部门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坚决查处非法及超范围行医,坚决取缔非法接生,保障孕产妇安全。
  3.5.3 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妇幼卫生经费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妇幼保健人员编制、物力、及设备配备,以保证孕产妇保健工作充分有效运转。
  建议政府提供全人口孕妇免费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基本服务,特别是为不能享受医保的流动孕妇提供免费产前检查基本服务,提高流动人口孕妇的早孕检查率及系统管理率,以达到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目的。
  3.5.4 加强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6],严格执行《深圳市孕产妇分级管理办法》,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4
  [2] 余强,城市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效果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80
  [3] 李润清,李少丽,深圳市“降消”项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7,23(5):391
  [4] 曾红燕,陈晓虹,罗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与围生儿死亡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83
  [5] 黄春萍, 戴碧安. 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0,(11):1256
  [6] 紫艳芳.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确保妇女孕产期安全[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14):18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