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压输电线路发热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高压输电线路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并联络各发电厂、变电站使之并列运行,其运行状态直接决定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益。本文主要对一起110KV高压线路发热故障的成因与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 发热故障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一、前言
高压输电线路常见事故多由设备过热引起,电气设备热故障分外部热故障和内部热故障。外部热故障主要指裸露接头由于压接不良等原因,在大电流作用下,接头温度升高,接触电阻增大,恶性循环造成隐患,此类故障占外部热故障的90%以上。本文主要对一起110KV高压线路发热故障的成因与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压线路发热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某地段110kV线路一直处于大负荷运行,为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线路运行人员对该线路进行了特巡,在巡查中,输电人员对各耐张杆塔的跳线连接点进行红外线成像测温工作。测试中发现#8杆A相跳线面向大号侧第二只并沟线夹有明显发热,最高点温度达72.7℃,环境温度为29.0℃,设备正常点温度为29.1℃,经计算得相对温差为99.6%,测试时线路负荷为:76MW,电流为:399A;#13杆A相跳线靠大号侧第一只并沟线夹有明显发热现象,最高点温度达:141.6℃,环境温度为32.7℃,设备正常点温度为35.7℃,经计算得相对温差为:99.2%,测试时线路负荷为:81MW,电流为:430A。而且随着负荷增加发热点温度还会提高,必需尽快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消除缺陷。否则,将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1)#8杆发热情况分析
架空线路跳线一般都用两个并沟线夹过流(图1),在一般情况下,发热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线夹(设线夹2发热)。在人们的思想中,总是认为这是由于线夹2接触不好即电阻大所引起,在处理时仅处理线夹2,但过不久线夹2又会发热。本人认为线夹2发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夹1的接触电阻,如果线夹1的接触电阻小,即使线夹2的接触电阻大些(当然不是很大),线夹2也不会发热,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知道,当电流I通过电阻为R的接头时所消耗的功率为
P=I2R(1)
图1架空线路跳线示意图
P就是使接头发热的能量来源,如果不存在散热的话,P将使接头的温度不断升高,但事实上,散热和发热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温升ΔT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指数曲线上升,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稳定。我们关心的并不是发热的温升过程,而是稳定以后的温升值ΔT。
ΔT=PRr (2)
式中P―热流,即热功率; Rr―接头的热阻,单位K/W;
在温升达到稳定后,电流I通过接头所产生的功率P=I2R即热流。
ΔT=I2RRr (3)
Rr表示通过每瓦热流时引起的稳定温升值。它意味着通过传导、对流、幅射3种形式向外散发热量的多少,如果散热越快,通过相同的热流P引起的稳定温升ΔT就越小,也就是热阻越小,反之亦然。
由式(3)可知,影响接头温度温升的条件有三:接头本身的电阻R,负荷电流I及表示散热多少的热阻Rr。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认为线路的负荷电流I和热阻Rr是一定的。
设线夹1和线夹2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相当于并联,(图2)。
图2线夹等值电路图
代入式(3)得: ΔT2=I22R2Rr=I2Rr (4)
式中ΔT2是线夹2的稳定温升。
当电流I和热阻Rr不变时,线夹2的温升取决于数值的大小。R1越大,温升ΔT2也越大。其物理意义是很明显的:当R1越大时,通过R2的分流也越大,而R2和Rr是一定的,所以温升ΔT2也越大。所以线夹2发热,不仅是线夹2接触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线夹1的接触电阻大小。正如上面所分析的,接头2具有一定的电阻,但是接头1具有比接头2更大的电阻,致使大部分负荷电流通过接头2,而接头的温升是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接头2发热而接头1并不发热。接头1的电阻越大,接头2的温升就越高,所以我们在处理发热的接头2时,不能仅仅处理接头2就算完事,而不去处理接头1,否则,接头2迟早还会发热。
处理方法:彻底处理的办法是把线夹1和线夹2都重新清擦干净,涂上导电油脂后再用细钢刷刷过,然后再装上去。
(2)#13杆A相跳线并沟线夹发热分析:
1)登杆检查发现#13杆A相跳线尾线有散股;2)跳线发热温度高于并沟线夹的温度;3)#13杆位于农田中间且附近有间食品厂,污染较严重,从相片看,跳线附有侵蚀性污染物,并沟线夹表面也有严重的污染物;4)从外观上看并沟线夹质量比较差,线夹表面色泽较黑且有轻微坑洼。
根据实践证明,高压线路中线路金具的热缺陷较多,集中在耐张线夹、四分裂变三分裂连接导流板、跳线线夹、接续管等机械连接部分。统计近几年来检测到的外部热故障的几千个数据,可以看到线夹和刀闸触头的热故障占整个外部热故障的77,它们的平均温升约在30℃左右,其它外部接头的平均温升在20-25℃之间。造成过热的原因:
①氧化腐蚀。由于外部热缺陷的导体接头部位长期裸露在大气中运行,长年受到日晒、雨淋、风尘结露及化学活性气体的侵蚀,造成金属导体接触表面严重锈蚀或氧化,氧化层都会使金属接触面的电阻率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②导线接头松动。导体连接部位在长期遭受机械震动、抖动或在风力作用下摆动,使导体压接螺丝松动;
③安装质量差。a)如接头紧固件未紧到位;b)安装时紧固螺丝上下未放平垫圈或弹簧垫圈,受气温热胀冷缩的影响而松动;c)线夹与导线接续前未清刷,没有涂电力复合脂,或复合脂封闭不好,使潮气侵入造成氧化使接触电阻变大而发热;d)铝导线与铜接点连接未加铜铝过渡接头;e)线夹结构不好,导线在线夹端口受伤断股;f)线夹大小与导线不配套,输电线连接点前后截面及导流能力不匹配;g)线夹结构造成的磁滞涡流损耗发热。
处理方法:
1)金具质量。变电所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根据需要选用优质产品,载流量及动热稳定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设备线夹,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铜、铝扩散焊工艺的铜铝过渡产品,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2)防氧化。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应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即导电膏)以代替传统常规的凡士林。
3)接触面处理。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锉掉,使接触面平整光洁,但应注意母线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铜质不超过原截面的3,铝质不超过5。
4)紧固压力控制。部分检修人员在接头的连接上存有误区,认为连接螺栓拧的愈紧愈好,其实不然。因此进行螺栓紧固时,螺栓不能拧得过紧,以弹簧垫圈压平即可,有条件时,应用力矩板手进行紧固,以防压力过大。
5)工艺程序。制定连接点安装的技术规范程序。根据造成连接点过热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工艺规程。采用爆压的线路金具故障率比采用液压的高很多,如广东高压线路接续金具采用液压后,故障率明显下降。
6)检测措施。对于运行设备,运行值班人员要定期巡视连接头发热情况。有些连接点过热可通过观察来确定,比如运行中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光泽,导体上连接点附近涂的色漆颜色加深等。
三、处理结果
该线路经调度批准停电消缺,输电班人员立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抢修,更换了发热相全部的跳线并沟线夹更换为导电良好的节能线夹,在更换线夹时,采用磨沙纸对跳线进行打磨,消除污垢,安装时并涂上导电脂。#13杆A相跳线并沟线打开后发现导线驳口1处,属安装遗留问题,证实与分析情况一致。处理方案完全按分析结果进行,在线路恢复供电后,输电人员继续对该两处设备进行红外成像测温,结果发热处并沟线夹温升已恢复正常。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电力供应增长迅速,相应的电力设备一直在高效率运转,就目前广东要求极高的运行可靠性面前,设备存在着较高的运行压力,希望本文中所分析的一些运行经验能给大家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苏赤勇.关于跳线接头发热的几个问题探讨[J].广西电力技术,1999,(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0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