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市政道路质量管理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市政道路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因素很多,一般较难控制,文中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完工后道路的保养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阶段提高市政道路质量的措施。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可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 质量; 保养;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工程质量问题。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线长、沿线地质水文条件多变、结构终年外露的特征,同时,城市道路的地下、地面及空中,由于管线、路面、过街地下通道或过街人行天桥的立体分布,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又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所以工程相关的主体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分析
   1、施工前要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内容,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和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2、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3、人在产生过程中对于保证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对土方、路面和管道施工队进行合理分工,科学管理;施工作业班次也应有计划的安排并有效地和工序穿插,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原则上采取两大班作业,作业时限为7~22时。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1、道路土基是道路质量的根基,无论是填土路堤,还是挖方路槽,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在沟槽内如果挟带大块回填,不仅会影响整体密实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叠砌现象易发生沉陷,所以要控制填土颗粒在10cm以下;带水回填长时间后在行车作用下沟槽部位会发生沉陷,出现明显的凹槽及纵向裂缝,危及路面安全,一般先排除槽内积水,清除槽底淤泥,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回填,在有机质腐烂后会形成空洞,而过湿土会影响密实度,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路面变形,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及淤泥,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才可使用。
   2、和路面完整,防止水侵蚀。路肩碾压不到位或填方宽度不够会影响边坡稳定性,一般填方路堤应分层碾压,或采用片石、卵石或预制块铺砌在边坡表面,用以加固边坡;受条件限制边坡过陡(土质边坡小于1∶1.5)的要砌砖石护坡,边坡直立时要砌筑挡土墙;路肩碾压不实,与路面接槎处经右侧车轮反复碾压而下沉,形成路肩积水,下渗后使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应进行碾压修整,使密实度不低于轻型击实的90%,横坡偏差不大于±1%,力保路肩无积水现象。
   3、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成为现代市政道路的主体,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质量的控制。对于沥青混合料路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撒布不均而形成油垄,经过不断撞击造成高低不平、壅包以及面层与基层粘结较差,一般采取铲平来处治壅包,坑槽是挖成矩形,槽壁垂直,在四周涂刷热沥青,从基层到面层用相同材料填补,并夯实;沥青路面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现象,所以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将已压实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后再摊铺新料;纵向接缝采用合理碾压工艺,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后压实新铺部分使接缝充分压实,达到要求;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偏多,沥青稠度过低会引起泛油,根据泛油的轻重程度,采取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予以处理;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形成啃边,对啃边路段设
  置路缘石,加宽路面,加固路肩。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混凝土板块裂缝由于养生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可在混凝土板浇筑后,按规范及时覆盖养生,一般不少于14d;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撑,产生局部裂纹,一般要振捣,必要时可加设角隅钢筋,软土路基地段可加固,做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板;如果胀缝内的滑动传力杆位置不正确,下部嵌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齐,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艺不当造成混凝土路面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出现裂缝、破损、出坑,严重时相邻两板块错台或拱起,填料挤出路面被行车带走,可在胀缝板厚中央处设传力杆,填缝料选择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且不宜填满缝隙全深,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接缝产生挤碎面积不大,只有1cm~3cm的啃边时,可清除接缝中杂物,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补平夯实,当挤碎较严重时,可用切割机械将挤碎部分切出正规和直壁的槽形,
  然后清洗槽内杂物并晾干,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夯实补平。
   三、市政道路施工完工后的道路保养问题分析
   1、市政道路预养护作业的必要性。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等到路面破坏后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坏,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在维修前,由于路况差、行车颠簸,车辆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预防性养护大多通过对道路面层处理起到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影响小。
   2、常用市政道路路面养护手段。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坑塘、松散、龟裂、拥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利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修补,这种方法不仅节省工时,实现快速修补,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保护了环境;沥青稀浆封层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封层技术,它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价低和节能等优点,主要起改善、恢复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适于用作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设了各类管线,管线沟槽由于压实度不足、新老基层不成板体等原因,往往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各类路面病害,为维持道路平整度及标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
   四、结语
   在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施工中,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执行目标计划和设计规范的相关流程,提高工程人员技术及职业道德,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使道路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 总之,市政道路在施工前精心准备,施工中按规范作业,完工后及时进行保养,这样就可以提高道路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汪东明.关于市政建设中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151~ 153.
   [2] 贾瑞龙.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技术方面的问题[J].科学之友,2009(2):38~40 .
   [3] 马学德.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J].青 岛 交 通 科 技,2009(1):55~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4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