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温条件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针对混凝土在现代土建工程高温条件下建设中的作用及其施工技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以简要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温条件,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 引言
   混凝土工程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过程。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各工序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其中任一个工序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
  2 高温天气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
   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不仅对新拌混凝土的需水量、工作性能,坍落度等造成影响,而且对混凝土强度、抗渗性以及混凝土耐久性带来不利后果。水分蒸发快,引起坍落度损失,难以保证所设计的坍落度,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和耐久性。若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温度高气泡易挥发,降低其含气量,且变得不稳定,空气量难于控制,使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变得较为困难。
   由于夏季温度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较快,施工操作时间变短,容易因捣固不良造成蜂窝、麻面以及“冷缝”等质量问题。如果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导致混凝土脱水将影响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2.1环境温度因素
  一般情况下,按管理要求的不同,混凝土养护期的大气温度可以分为五个等级:35℃以上为超高温期(酷暑期),25~35℃(即30±5℃)为高温期,15~25℃(即20±5℃)为常温期,5~15℃(即10±5℃)为低温期,5℃以下为超低温期(寒冬期)。实际上,在夏季高温期,当温度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时,由于受阳光直射,混凝土表面的实际温度远远高于大气环境温度。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水的蒸发量与相对湿度成反比,与大气温度成正比。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比常温期要增许多倍,如不及时加强养护,容易使混凝土表面的收缩量远大于内部,出现一些细微裂缝。
  2.2 原材料的温度因素
  1.砂石材料:在烈日暴晒下的砂石料表面温度急剧上升,有时可高达60℃以上。在混凝土拌和中,砂石料的用量占总材料的75%左右,因此,砂石料的温度对于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影响最大。
  2.拌和用水:有些水利工程施工,拌制混凝土大多就地使用附近的河沟水,遇高温天气,水温也可高达30℃左右,这也是影响拌和物温度的因素之一。
  3.水泥:在仓库存放的水泥,其温度可能比库外略低,但在混凝土浇筑后会立即产生水化热,这虽然有利于增进混凝土的初期强度,但往往使大量的热量蓄存在混凝土内部,且外界气温又高,一时难以发散,一旦到了夜晚或者气温骤降,会由于内外温差大而产生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不同品种的水泥,其水化热值也不相同,其中硅酸盐水泥较高,普通硅酸盐水泥次之,含有较多混合材料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相对较低。
  3 解决的措施
  3.1 施工前的充分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地基、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及其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等的位置、尺寸,确认无误。
   (2)模板和钢筋不得沾有碎屑、污物,模板不能有缝,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要涂润滑剂或衬垫薄膜材料。
   (3)混凝土的浇筑尽可能安排在夜间施工。
   (4)对与混凝土接触到的地基、模板,施工前应洒水湿润,降低表面温度,但应防止模板蓄水。
  3.2 浇筑顺序合理
   (1)不得将润管砂浆集中浇筑到柱、墙、梁等部位。
   (2)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梁和楼板。
   (3)浇筑墙、柱等较高构件时,一次浇筑高度以混凝土不离析为准,一般每层不超过500mm,捣平后再浇筑上层,浇筑时要注意振捣到位使混凝土充满端头角落。
   (4)当楼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
   (5)浇筑时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动和变形。
   (6)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使上下层混凝土一体化,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须将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左右以便形成整体。
   (7)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保障前后所浇筑混凝土的衔接,防止产生施工冷缝。
  3.3 合理振捣
   (1)当混凝土浇筑温度升高时,为了便于施工,一般坍落度都要求较大,导致混凝土收缩量增大、强度大幅度降低。如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来补充用水量的要求,凝结时及早期水化热对混凝土影响更大,收缩过快导致的裂缝会更多。因此,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坍落度。
   (2)对于大流动性混凝土,过振会将水泥浆、砂浆、粗骨料从上层至下层分布,其收缩比为3:2:1,这样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在下层砂浆和石子的约束下极易产生收缩变形裂缝。
   (3)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高温、太阳暴晒、大风天气,浇筑时应立即用塑料膜覆盖,避免发生混凝土表面硬结。如出现硬结,可进行二次振捣。必要时应采取遮阳、挡风措施。
   (4)夏季遇暴雨时,应用薄膜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覆盖。
  3.4 合理抹压
   (1)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是不平的,所以要进行抹压找平,但是第一次抹压找平后,混凝土拌合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还要自然下沉,直至初凝。到混凝土初凝时,表面又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甚至出现塑性收缩变形裂缝。
   (2)表面处理时严禁浇水,如确实需要可用喷雾器限量喷洒。
   (3)混凝土表面的不密实和塑性收缩变形裂缝的出现,加速了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速度,使裂缝加剧,特别是在大风和高温的天气环境下,此种情况极易出现,因此需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抹压,消除已出现的塑性收缩变形裂缝。
  3.5 保湿养护
   (1)在表面处理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做到随抹随盖,当混凝土表面没有浮水,能经住手指轻压,就可以开始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终凝后即浇水养护,夜间也不间断连续进行。在炎热、干燥伴有大风的夏季,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充分的湿润,并不得少于7天,掺抗渗防裂剂的混凝土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天。
   (2)平板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
   (3)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3天)后,必要时应及时松动两侧模板,离缝约3-5mm,在墙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应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避免阳光直照墙面,地下室外墙宜尽早回填土。
  4 总结
   对于在高温天气中可能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需坚持“预防为主、严密控制”的方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更充分的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而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庆海. 关于控翻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2] 李莉芳. 土建工程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
  [3] 赵罩. 混凝土施工技术[M]. 中固海洋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3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