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为心理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行为是人类心理状态的又一种语言反应,是人们面对环境刺激产生的心理及生理反应变化,其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全过程设计。因此本文依据人们行为心理的内涵特征及建筑空间的设计要素展开了两者如何适应性发展的分析与思考,通过不同类型建筑空间客观因素对人们行为心理的暗示效应分析以及人们不同特征行为心理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影响探讨,为建筑设计师揭示了科学的实践设计依据,有利于他们从行为心理角度出发合理创设适宜人们居住、使用的功能完备、节能环保、丰富多彩、空间艺术形态强烈的综合建筑形式,对提升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水平、促进行业内设计出契合人们不同行为心理需求的优势建筑,令建筑行业实现以人为本的多元化、现代化、持续化与创新化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字]行为心理;建筑空间;设计
  前言
   新时期,一切城市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均围绕人的因素展开。因此,人性化设计理念已成为建筑行业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与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人性化理念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而依据人们的行为心理特征展开建筑空间设计则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人性化发展的鲜明特征。在规划建筑及实践中,每一个单体建筑或多体建筑空间均是为满足人们某些行为需求而设计的。反言之人们的某些特定行为的心理需求同样可产生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综合影响。由此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我们只有充分深入了解建筑空间设计与人们行为心理因素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创设出适应人们丰富需求的建筑空间,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
  2、建筑空间设计与人们行为心理的相互渗透及作用关系
  开展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设计,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用来生活、工作、学习与休息的
  空间场所,还会对人们的生活与行为心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与建筑空间之间存在一种多方位因素的综合相互影响关系,这种关系既开通过建筑空间及其环境的设计对人们某些行为产生诱导甚至是改变影响,又可依据人们特定行为心理及特征,科学引导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从而令建筑空间环境更加符合与适应人们的行为心理特征。丘吉尔的一句“我们塑造了建筑物,而建筑物又塑造了我们”便充分印证了这一道理。由此可见,建筑空间设计是与人们的行为心理不可分割的。通过深入探讨两者之间既定关系,才能充分强化与激发建筑师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规范作用,并合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设计原则。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需要我们经常与业主、使用者进行实时沟通及交流、组织会谈,尽可能充分全面的深入了解使用建筑人员的工作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综合需求等丰富行为心理数据资料,依据这些信息展开对建筑空间设计的适应性整改、调节以最大化满足建筑未来使用人员的行为特性及行为心理需求。设计人员在清楚、深入、全面了解了使用人员希望得到何种建筑环境空间后,应再次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深入实地进行现场勘查、用事实说话,亲身感受建筑周围环境,从而进一步完善建筑设计效果。从人体工程理论角度讲,当建筑空间设计尺度恰好与人们的生理结构趋于稳定及协调时,便会从心理上激发产生一种亲切之感,令整个人的身心放松,在精神饱满、良好的状态下切实提升工作服务效率。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人们之间倘若保持恰当适应的人际关系与距离,势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由此决定,建筑空间设计应充分注重使用者对人际距离、人际关系的合理需求,从而对人们的各类行为产生科学引导效应,进而令设计人员合理把握建筑空间设计尺度,令人们在空间中的相互交流中,在适当距离作用下,始终拥有愉悦的心情与融洽的氛围。
  3、遵循行为心理在建筑空间中的影响作用,科学开展适应性设计
  在建筑空间设计要素中,能产生对人们行为心理影响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建筑
  空间尺度、比例、空间色彩及形态等。
  3、1遵循人们行为心理特征,开展建筑空间的适应比例设计
  倘若建筑空间的设计比例无法符合人们生活规律的内在特征,便会给他们在心理造成
  一定负担,令生活中的不适宜性显著增加。反言之,倘若建筑空间的设计比例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特征规律,人们在建筑空间中便会产生无比的舒适感。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利用空间比例在人们行为心理层面产生的影响作用,营造出良好的空间设计效果。例如:对皇宫采用超大空间设计理念可令人们在心理中不自觉的产生皇权高高在上的敬畏感与折服感。这样超大华丽建筑空间的设计使用将皇帝万人之上的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十足彻底。再比如,对住宅建筑内部日常生活功能性空间的设计,例如:卧室、餐厅、书房等,应充分依照人体工程学标准划定的空间比例进行科学设计,从而为人们营造出舒适、亲切、科学的建筑生活空间。
  3、2基于行为心理需求,全面实施建筑空间的围合设计
  从建筑墙体高度层面来讲,如果其高度低于60厘米,则建筑空间毫无合理感可言,而
  倘若这一高度上升至150厘米,建筑空间整体出现一定围合感,并仍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而当高度继续上升至200厘米以上时,建筑空间会体现强烈围合感,并兼备空间划分作用。从建筑墙体的布局层面,L型墙体垂直面的围合感不强,而平行的墙体垂直面则具有较明显的方向感及导向性。例如建筑空间中的过道、走廊、通道等。U型墙体垂直面则具有较强的方位感,即在朝向的敞开一面,有效提升了建筑空间的渗透感。基于以上特征,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我们应遵循这些客观、科学原理设计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从而基于人们行为心理满足不同人群对功能性建筑空间的需求。例如合理设计建筑停留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快速通过空间、适应性衔接空间等。
  3、3由行为心理出发,充分激发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色彩应用
   不同色彩给人的温度感、厚重轻薄感与距离感、尺度感等视觉效果均不尽相同,这些效应将给人们行为心理及生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例如在看到红色时,人们会感觉内心充满热情,整个空间富于喜气、温暖甚至是渗透着勇敢精神;而看到黄色则会体味希望、体味愉悦与快乐;当发现蓝色时则会产生平静、明智与寒冷之感;倘若置身于大面积绿色中,则会整个身体呼吸减慢、神态安静、心绪平静、血压降低、思维趋于冷静。由此可见,不同色彩的丰富运用会对人们的情绪、工作状态及生活情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类特征,在开展建筑空间设计环节中,我们可充分利用不同色彩合理激发建筑空间功能。例如在医院手术室、儿童房、教室可采用深浅不一的绿色、夜店、娱乐场所及酒吧建筑空间可大面积使用较鲜亮的颜色、夏季的建筑室内空间可多采用紫色、绿色及蓝色,而冬季则可多采用红色、黄色进行空间设计,从而营造色彩对人们行为心理的正面影响,提升建筑空间设计的适应性与创新性。
  3、4面向行为心理,综合展现建筑空间设计的丰富艺术性形态及完善适应功能
   建筑设计中不同墙体的围合形式会形成不同效果的建筑空间形态,而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又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不同影响效应。也就是说建筑的空间形态决定着其空间的总体设计效果,并会对其空间环境氛围、格调起到关键性规范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丰富建筑形态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感受,依据建筑空间功能特征选择合理的形态设计方式,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主要包括矩形建筑空间、折线型、圆拱形以及自由型建筑空间等。矩形建筑空间是最为普遍与常见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具有较强烈与明显的单一方向性,且立面不体现方向感,因此具有较强稳定性特征,属于相对静态及良好的滞留性空间。基于这一特性我们可在严肃性办公空间、安静休息室、学习空间、学校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等场所采用该类矩形空间形式展开适应性设计。折线形建筑空间主要指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六边或多边形的特征空间,其中平面为三角形空间具有向外扩张的发展趋势,而位于立面上的三角形则体现上升之感,而六边形空间则呈现一定向心感。圆拱形建筑空间主体包含两种较常见的建筑形态,一种为矩形平面的拱形顶,该类结构具有较强的水平方向性,同时其剖面拱形顶则具有显著的向心流动性特征。另一种形态为平面圆形、顶面则为圆弧形的建筑空间,其具有较稳定的向心特点,能令人们心理产生强烈的收缩感并营造安全与集中的效应,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该类圆拱形建筑空间特征将其运用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中,例如教堂、演播厅、宴会厅等。自由形建筑空间主要包含的特性在于其各类平面、立面及剖面的性质均不稳定,处于多变状态,具有自由且复杂的形式特点,正是由于此类特殊性功能,令自由形建筑空间在形式上富含特殊性与综合艺术感染能力,因此我们可将其丰富用于具有艺术感较强的空间设计及娱乐空间设计中,从而令自由形建筑空间为人们创设出富于变化、动感十足的艺术性空间。

  3、5趋向行为心理、实施尺度化设计,科学、有序划分建筑空间
   科学控制、合理应用建筑空间尺度与人们行为心理的关系可有效令建筑空间设计尺度更合理、更具人性化。这是由于不同的建筑空间尺度会令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效应,例如宽阔大型建筑空间会激发人们的舒适感、自由感与活泼开朗的心绪情境,而符合人们习惯行为心理的小空间尺寸则会令其感受无比的亲切、舒适及安全的私密感;高大建筑空间则会在人们心理层面营造或崇高、或神圣、或隆重、或升腾的艺术美感。当然过小或过大的不适应性建筑空间显然会令人心理产生不舒服、不适应的感觉,例如过大的空间设计会令人们产生渺小感、孤独感与无助感,而空间过小则会给人以压抑感、束缚感与压迫感,甚至令人产生抑郁、闷闷不乐的心理情绪。由此不难看出在不同尺度空间中生活的人们会产生不同层面的心理感受,基于此类特征在开展建筑空间设计环节时我们应深入了解空间尺度与人们行为心理的既定关系,例如在办公空间的设计实践中应依据相关人体工程学要求,令办公空间的尺度大小划分既要适度舒适、放松又不过于自由从而影响人们的紧张工作;在酒店、住宅与食堂等空间的设计环节要充分符合人们特有的习惯空间尺度,令其能够身置身于建筑空间中深切感受舒适与亲切的人性化设计;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我们则可科学采用超大的空间设计尺度,从而合理营造既庄重又有序的良好建筑空间环境。总之,我们只有基于人们行为心理特征,掌握好建筑空间设计的度,才能恰到好处的令建筑空间真正发挥适应性设计效用。
   3、6体现行为心理需求,美化建筑空间,促进光照能源的合理应用
   合理充足的光照不仅能有效满足人们对视觉功能的丰富心理需求,同时丰富、多变的光效也同样成为现代化建筑空间设计进程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成分,不仅涵盖了科学设计内涵,同时丰富展现了艺术设计效果。富于变幻的光照可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空间,也可令建筑空间得到完善与美化,通过对物体形状、色彩与质感的影响达到对人们行为心理的合理影响。另外富于变幻的光线还可令相对静止的建筑空间不再呆板无趣,而是充满了勃勃生机与灵动之感,令单色调的建筑墙面富于色彩的变换。当然对无限光照能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充分契合新时期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科学发展观,用有限的投入营造无限的建筑空间完美效果,令人们享受阳光的沐浴、动感的创新设计甚至是神秘的色彩。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我们可通过科学、适应、丰富的用光效果,为建筑空间营造良好的特定气氛与特色情调,令其建筑空间环境充满意境、充满艺术性,并充分满足人们行为心理对艺术之美事物的渴求与向往。
  4、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人们的行为心理是极其复杂的过程,而建筑空间的设计内容又相当丰富、设计操作环节难度极大,两者的客观特性令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要想创设出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只有在空间设计实践中将人们在建筑空间使用中的行为心理看做是一项空间设计的重要科学依据,在充分、合理、全面的展开对人们心理行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再展开创新适用的建筑空间设计,才能令设计出的作品真正符合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并使建筑设计空间真正为人们营造良好、舒适、环保、绿色、节能并兼具艺术美感的建筑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健.建筑尺度与人的心理[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报,2009(2).
  [2]范剑才.在建筑设计中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2(2).
  [3]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张卫.从行为心理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模糊空间[J].华中建筑,2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9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