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前,现代水泥工业、水泥加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飞快发展,凝土材料品种不断增多,因此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更新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里的运用更加广泛。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不断提升,适合运用的工程形式逐渐多样,对土建工程建设施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经过长期变革调整后,在科学技术以及建筑材料的共同促进下,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也开始提高。尤其是混凝土本身在强度、耐久性上具备诸多优势,且混凝土拌制物的可塑性良好,这些都有助于钢筋稳定地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对于土建工程的实施都是很好的调节。
1挑选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1.1水
水是土建工程混凝土配制的重要成分,土建混凝土拌制和养护过程不得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而污水及沼泽水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应禁止使用海水。在拌制混凝土用水过程,通常需要保证水能达到相关的标准,具体如下表所示。
1.2水泥
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水泥的品种,建筑行业对水泥品种的划分形式多样。若根据用途和性能可将混凝土分成: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是土建工程普遍运用的一种,其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等。无论选择哪一种沪宁图,水泥运用过程应该对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严格区分,这样可以维持混凝土的运用性能。施工人员也需要结合工程情况,准确的选择符合要求的水泥品牌,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1.3 骨料
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构成。一般1m3的混凝土应配备1.5m3的松散砂石骨料。如果工程建筑需要消耗的混凝土用量很大,则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大,而选择骨料的质量好坏对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混凝土等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土木建筑物的质量和造价方面。因而,土建工程施工时需做到统筹规划的原则,对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等方面高度重视。施工选用的骨料需参照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要求挑选,这样才能确保土建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2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
2.1配料与搅拌
2.1.1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不是由施工者主观决定,而是要结合多方面的性能检测试验选择配合比。此外,还需要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开展试验、试配,只有达到土建施工技术标准的配合比才能运用,而依靠施工经验选择的配合比一律禁止使用。此外,配合比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工程造价,建筑结构性能的需要。若施工配料发生漏配、少配、错配等问题时,则不得允许混凝土进仓。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实际的砂、石含水率会和设计中标注值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拌制前对砂、石含水率测定,再按照测试结果对材料用量调整,以保证配合比满足工程需要。
2.1.2搅拌:混凝土搅拌均匀有助于材料性能的发挥,施工人员在配制混凝土时不仅要正确选定搅拌机,同时要合理掌控搅拌制度,包括: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各种形式的搅拌机在进料容量大小方面不一样,搅拌机应控制在超载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带来影响,一次投料量需限制于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之下。施工配料主要结合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再选择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具体投料量。对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量大小,需按照计算出的各组成材料情况而定。
2.2混凝土的运输
2.2.1运输要求:混凝土配制结束后,则需要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整个运输环节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在运输时需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防止出现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问题。混凝土运输要保证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输到浇筑地点。混凝土的运输需维持混凝土的灌筑量,而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以及禁止存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要确保浇注过程的持续运行。
2.2.2运输方法: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是混凝土运输的三大状况。运输预拌混凝土通常选择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若混凝土取自于现场搅拌站,则一般使用的是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混凝土垂直运输通常选择的是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快速提升架和井架等,而混凝土楼地面运输多数表现为双轮手推车。有时运输混凝土需要参照施工现场、路径、地理条件等情况,合理选择运输车辆。
2.3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2.3.1浇筑: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等严格检查;对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保护层厚度严格检查,把检查后的数据详细记录;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杂质清理干净;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用清水湿润木模板,禁止出现积水现象。若浇注是在地基或基土上进行,则必须对淤泥和杂物彻底清理,且采取排水处理。降雨雪天气施工,禁止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需按照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各层的厚度需结合捣实方法、结构形式等情况严格把握。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需对底部填入合适的水泥砂浆,禁止浇筑时出现离析现象;若浇筑高度大于3m,则选择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让混凝土下落。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状态严格观察,若观察到变形、移位时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需维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保证混凝土能布置于整个模板空间。而新旧混凝土的紧密性要好,在拆模后也要维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要想维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过程必须连贯进行。
2.3.2施工缝:土建工程施工作业时,常会受到技术、人员、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混凝土浇注难以持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时就需要布置施工缝,选择施工缝位置时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因此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不强,需要把施工缝宜留置于结构受剪力较小的位置。
2.3.3捣实:混凝土的捣实主要是为了保证入模的混凝土实现成型与密实,这样能够维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的完整性,让混凝土的性能、强度都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则要快速实施完全的振捣操作,这样能让新入模的混凝土均匀布置在模板的各个位置上。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则必须要把气泡完全排出。人工振捣、机械振捣是混凝土振捣的两种方式,人工振捣主要结合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方法对混凝土实施夯、插,使之成型。若遇到塑性混凝土且没有足够的施工设备时,我们则需要结合人工捣鼓的方式处理。机械振实混凝土的强度高,能促进模板周转速度的加快,显著改善了施工操作的效率。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后出现凝结与硬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实施有效的维护时不可缺少的环境,这就是常说的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有助于水泥充分水化,促进混凝土硬化速度的加快,避免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而出现异常收缩、裂缝等。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尽快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混凝土养护措施:(1)塑性混凝土需在浇注结束后的6~18h内实施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需在浇筑完成后喷雾养护,且尽早完成洒水养护。(2)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持续进行,养护期内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3)养护时间通常要超过28d。
3结束语
土建工程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土建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施工时应该掌握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处理方案进行控制,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维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景海.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J].博士论文,天津大
学,2003.
[2]陈宏山.土木工程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7,(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9956.htm